2022年国考笔试行测具体考什么?有何特点?

发布于 2021-09-15 00:38

01

国考行测特点

  行测试题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全部为选择题

02

国考行测内容

  国考行测分为五大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


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例题:十九大指出,中国****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答案:D。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因此,正确答案为D。)

01


言语理解与表达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题: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从技术商品化、科技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着力在微观组织层面。改革进程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从宏观管理层面思考问题。换句话说,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转变?对科技活动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变?管理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需不需要调整?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应从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B.进行国家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C.明确政府职责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是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

  (答案:A。根据“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一句,可知A为正确答案。)

02


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2   4   8   16  (   )

  A.16     B.24    C.32     D.36

  (答案:C。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故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

  C.12                D.15

  (答案:D。根据题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训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训可坐45人。由此可计算出甲教室举办的培训次数为15次。)

03


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

  (答案:B。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

  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

  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

  (答案:C。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C。)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螺丝:螺帽

  A.水杯:暖瓶            B.线:纽扣

  C.插座:插头            D.筷:碗

  (答案:C。螺丝和螺帽是一组必须配套使用的东西,选项C中插头与插座的关系与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一样。)

  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例题: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音kuí)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答案:B。该选项中“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从根本上排除了“雨水冲刷”的可能性,最能质疑专家的观点。)

04


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三大经济圈中,2010年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几个?

  A.0                       B.1

  C.2                       D.3

  (答案:B。通过比较表格提供的数字,可以看出,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珠三角,故正确答案为B。)

05

综上所述


  以上就是考生对行测考试科目的分析,因为行测全部是客观试题,所以考生应该将所有的题目答完,即使出现了不会的题目,也应该尽快的选择出一个答案,继续完成之后的题目。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