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5

发布于 2021-09-15 02:26

美国自“反恐战争”以来 半数国防开支流向承包商

       美国布朗大学13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自2001年全球“反恐战争”开始以来,美国国防部14万亿美元的开支中,多达一半流向了国防承包商。

  据美国合众国际新闻社报道,这份报告是布朗大学正进行的“战争成本项目”的一部分,于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几周后发布。布朗大学的研究发现,“9·11”事件以来的20年里,美国国防部对私人承包商的依赖与日俱增,引发了关于问责、透明度和有效性的深刻问题。

  布朗国际政策中心的威廉·哈东在题为《战争的利润:“9·11”后五角大楼开支激增的企业受益者》的报告中发现,一些企业依靠“反恐战争”带来的利润“被公认为合法的”。然而,也有一些则被视作“可疑或腐败商业行为的结果”。威廉表示,这种现象是存在问题的,会增加浪费、欺诈和滥用的风险。




“光辉”为何落后于歼-10?印媒承认后者优势明显

       “为什么印度的‘光辉’战斗机会落后于中国的歼-10战斗机?”印度《欧洲时报》9月12日以这样的疑问为题进行报道,将歼-10与“光辉”这两款战斗机进行分析对比。印媒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光辉”Mark-1A战斗机能与歼-10A战斗机相匹敌,但远远比不上歼-10C。

  报道称,歼-10和“光辉”战斗机象征着中印两国在国防科技和工业方面的艰苦努力,这两款战斗机的首飞时间只相隔3年,歼-10战斗机在1998年首飞,“光辉”战斗机在2001年首飞。这两款战斗机都是单引擎、三角翼布局的喷气式飞机,歼-10的体型略大,采用机腹进气道,配备有鸭翼;体型较小的“光辉”战斗机则采用上单翼布局,进气道在机身两侧。

印度“光辉”战斗机

  报道称,歼-10战斗机自量产以来已经衍生出3个子型号,分别是歼-10A、歼-10B和最先进的歼-10C。而“光辉”战斗机的Mark-1A版本在今年1月才获得印度空军的订单。报道提到,歼-10B战斗机还有一款采用矢量推力发动机的改进型,这赋予了该战机超机动飞行能力,这在空中缠斗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优势。

  不过,一些印度专家认为,由于“机翼载荷”较低,“光辉”战斗机在高空战斗、持续转弯能力、爬升率和巡航速度方面具有优势,依靠更小的推力就能维持连续飞行。另外“光辉”战斗机较小的机身也有“小小的优势”,使其在视线范围内很难被发现。

歼-10C战斗机发射火箭弹

  报道重点提到,歼-10C战斗机还配备了在驾驶舱外的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这是“光辉”Mark-1A战斗机目前所不具备的。报道推测,与“光辉”战斗机相比,歼-10C可能有着明显优势的地方是在传感器融合方面,这得益于中国在电子、运算、计算机硬件方面取得的进步。另外,还有印度专家认为歼-10C战斗机可能会配备高性能的电子战套件。

  报道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光辉”Mark-1A战斗机与歼-10A战斗机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勉强能赶上歼-10B,但是远远不如歼-10C。除非是新推出的“光辉”Mark-2战斗机具备先进的航电设备、发动机和武器系统等这些“4++”代战斗机的能力。但这完全依赖于制造商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和印度航空发展局研制新型战机的速度和效率。




美、日、印、澳“马拉巴尔2021”联合海上演习集锦

  据美印太司令部报道,8月26日,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的海上部队于菲律宾海开始了第一阶段的“马拉巴尔2021”海上合作演习。

  此次演习由美海军主办,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四国海上部队于菲律宾海共同行动,加强海上联合作战、反潜作战、空战、实弹射击、海上补给、跨甲板飞行作战和海上拦截作战能力。

  第一阶段美方兵力包括:太平洋舰队的顶级潜艇猎手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巴里”号 (DDG 52)、海军特种作战部队、第72特遣队的P-8A海上反潜巡逻机,以及军事海运司令部(MSC)亨利J·凯泽级燃油补给舰“拉帕汉诺克”号(T-AO 204)。

  其余三方的兵力分别为:印度的什瓦里克级多用途隐形护卫舰“什瓦里克”号(F 47)、卡莫尔塔级反潜作战型护卫舰“卡德马特”号(P 29)和P-8海上反潜巡逻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出云级多用途作战驱逐舰“加贺”号(DDH 184)、村雨级驱逐舰“村雨”号(DD 101)、“不知火”号(DD 120)及P-1海上反潜巡逻机;澳大利亚的澳新军团级护卫舰“瓦拉蒙格”号(FFH 152)。

  “马拉巴尔”为年度海上演习,旨在加强澳大利亚皇家海军 (RAN)、印度海军 (IN)、日本海上自卫队 (JMSDF) 和美国海军之间先进战争战术的规划、训练和运用。

  “马拉巴尔”军演由美印两国1992年发起。起初是印度和美国两国海军间安排的双边演习,但其他国家也定期参加演习,最主要的是日本。据新华社此前报道,2018年的“马拉巴尔”联合军演在美国关岛海域举行,2017年在孟加拉湾举行。




美国参联会副主席:我们的目标应是永远不与中国开战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永远不与中国开战。”当地时间13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约翰·海顿(John E。Hyten)在与学者对话时,强调了美国若与中俄开战的可怕后果。

  据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网站介绍,9月13日,布鲁金斯学会邀请海顿与智库高级研究员迈克尔·奥汉仑(Michael O’Hanlon)讨论美国的国防状况、军事现代化等问题。其中,海顿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卸任。

  奥汉仑问海顿:从评估所谓“军事威胁”的角度来说,中俄两国是否同样令你担心,还是说这时候主要专注于中国?

  而海顿在谈到美国的国防战略时,将俄罗斯与中国称为“步步进逼的威胁”(pacing threat),美国开始“在更确定的条件下”讨论中国。

  奥汉仑进一步询问,如何评估中美爆发某种形式战争的可能性,并提到了哈佛大学知名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

  海顿称,我们总是得担心“修昔底德陷阱”,但美国已经和苏联经历过同样的事情,两个大国发生了当时最严重的对抗,这也是第一次有两个大国同时拥有庞大核武器。但是,双方全程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因为我们一直保持威慑,没有越线”。

  他补充说:“所以谈到大国之间的事,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永远不与中国开战,永远不与俄罗斯开战。因为对于这个星球和我们这些国家来说,那将是可怕的一天。它将摧毁世界和经济,是所有人的灾难。所以我们必须确保不会走到这一步。”

  他还承认,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与俄罗斯是非常不同的竞争对手,经济规模巨大,美国想发展的盟友和伙伴也需要与中国合作。

  除此以外,海顿不止一次地强调了与中国对话的重要性:“我们尽管有分歧,但确实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目标,那就是永远不要与彼此开战,因为核战争是一件坏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