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发布于 2021-09-15 07:17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 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分配制度?
(1)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的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我国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③是市场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 简述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必要性和意义?
(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前提)中,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必然性:是由我国的现实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意义: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3.我国的非按劳分配方式包括那些?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按生产要素分配有何意义?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适用于个体经济。
(2)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科技、资本、管理、土地、信息等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适用于任何经济形式。注:公有制企业里面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要素)。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①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合理性和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注:要重点区分各种分配方式。
4. 收入分配公平是指什么?收入分配公平有何意义?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当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重点)①根本上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实现公平奠定物质基础。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③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⑤扩大就业,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背)(此问题答案一般比较开放,请根据题目材料灵活选择)
5. 什么叫效率?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公平;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分配能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两者又是矛盾的。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提高效率,又要注重公平。①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第八课 财政和税收
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从本质上来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2)(重点)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背)
经济状况 | 财政政策 | 主要手段 | 货币政策 | 主要手段 |
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经济发展滞缓、通货紧缩 | 扩张性(积极、赤字)财政政策 | 增加财政支出 减少税收(如下调税率、上调出口退税率)、增发国债 | 宽松的货币政策 | 下调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
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经济过热、通货膨胀 | 紧缩性(消极、盈余)财政政策 | 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 从紧的货币政策 | 上调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
2. 什么是财政政策?有哪些类型?与货币政策有和不同?(重点理解和区分)
经济状况 | 财政政策 | 主要手段 |
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经济发展滞缓、通货紧缩 | 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 | 增加财政支出 减少税收 |
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经济过热、通货膨胀 | 紧缩性财政政策 | 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 |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于货币和银行的政策,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3. 财政收入有那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那些?
(1)财政收入的形式有:
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收入。
③债务收入。
④其他收入:收费、罚款等。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财政支出分为那些部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分为哪几种情况?
(1)国家财政支出分为:
①经济建设支出;
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④社会保障支出;
⑤债务支出。
(2)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分为:
①财政收支平衡;
②财政盈余;
③财政赤字。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5. 简述税收的含义、种类和基本特征?
(1)税收,从本质上来说,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①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②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它具有固定性。
(3)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6.简述增值税的含义、纳税人、作用?
(1)含义: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2)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①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②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7. 简述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和作用?
(1)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税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率税率。
(2)纳税人:
①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
②在我国境内无住所而又不居住或者居住不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3)作用:
①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②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8. 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
(1)偷税:纳税人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2)欠税:纳税人不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3)骗税: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取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4)抗税: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9.为什么要依法纳税?纳税人怎样做到依法纳税?(重点理解)
(1)原因:
①从税收的基本特征看:税收具有强直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要求纳税人必须纳税。
②从我国税收性质看: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③从税收作用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实现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④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看:公民在享有国家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因此,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增强纳税人意识:
①增强纳税人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