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听真话吗?

发布于 2021-09-15 15:41

    每逢写作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会再三再四地叮嘱学生,要“写真话,抒真情”;再三再四地告诫学生“唯有真实的东西方能打动读者”。然而,当某些“真话”赫然出现于学生习作,并摆到我们面前时,我们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列位,上眼吧,先来看看下面的这篇学生习作:

厚厚的眼镜

“八年级,一个神奇的年级。老师们总说这是拉开距离的时候。

至于换老师的事,我本身不过敏。可是在八年级换一个语文老师就着实有些不知所措了。

我们新语文老师长得确凿很丑,虽然很高,但却显得瘦弱。总是戴一副厚重的眼镜,长相粗犷,有些凶恶。长长的脸,可眼睛却很小,和那镜子极不搭配,牙龈和牙齿总是外露,怕是那嘴小的缘故吧。总之就是很丑,让看见她的人都避之唯恐不及。

本人因为悟性不高,智力低下,似乎在语文方面没有什么出路。八年级期中考试,我语文大约是90分吧,虽然满分是120分。自习课上,同学们正为了“五四运动”的八条意义忙得不可开交,背得焦头烂额,都在等着去默写那无聊的意义。这时有人把我叫了出去,说是语文老师让我去找她。就算是初一那个语文老师我都抵触,更别说是初二的老师了。嗯,我想到了搪塞之词,不过在事实看来,搪塞之词确无大用,我只好和她谈一谈。过程不算太长,所以我就不再说了。总之,老师的眼里有了难得的光芒,很美。她眼中的光芒充满了希望,似乎也不那么严厉了。这是我头一次看到她眼神中的温柔,我也开始发现这个戴着厚厚眼镜的语文老师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了。总之,她对我的爱不该写出来,因为一切文字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这个老师很好,因为她有一颗善良的心,虽然我那语文成绩起色尚小,进步尚微,但我相信,在这“厚厚的眼镜”的帮助下,我会获得进步的。”

读着眼前的这篇习作,我不由暂时搁下批阅的笔,陷入沉思。虽然这篇作文的某些细节观察有失偏颇,并不算准确,但我可以断定文中写的是他的心里话,他所写所抒的是真事真情,因为期中考试后找他谈话的那一幕我至今还依稀记得。按理说,学生写真话,抒真情,我应该感到欣慰和高兴才对,可为什么我分明察觉到内心有一丝隐隐的不快呢?

努力平复了一下五味杂陈的心情,我仔细地再读这篇习作,感觉这个小孩子其实并无丝毫恶意,他只不过是说了自己的一点真心话,顺便尝试了一下“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先行贬抑,再做褒扬罢了。但因为之前“贬”得太过“真诚”太过“用力”,呵呵,所以后面的“褒”实在没有起到应有的突出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我该如何评判这篇习作并给予一个较为公平公正的分数呢?

方法一:将他叫来,当面正色告之:“此文中的外貌描写有丑化教师形象之嫌,用词太过直截了当,有伤师生之谊,以后万不可再用。”然后将这篇习作发回,命其另选题材重做一篇;方法二:对文章内容不置可否,只单纯从写作技巧上进行点评指正:“欲扬先抑”在运用时,须分清主次重点,后面“扬”的部分要着力大肆去写,尤其是老师找去谈话的部分应作为重点大写特写,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更加突出,对老师的褒扬也才能起到彰显的作用;方法三:全然不做评判,只随便打个分,让他自己去想好了。

我暗自思忖,任由思绪在这三种方法中徘徊游走。第一种做法直接将小孩子的真话宣判“死刑”,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这不符合写作课提倡的“写真话,抒真情”的原则,对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会有一定伤害,不可取;第三种做法太过不负责任,敷衍了事,亦不可取;思量再三,我决定选取第二种。此事到此似已告一段落,然而我胸中依然存了些“块垒”,感觉不吐不快,索性写下来,大家共同探讨。

作文课上,我们一直鼓励并提倡学生写真话,写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这“真话”需要附加一些条件一些限制成为“特定条件和限制下的真话”吗?是不是所有的“真话”都在我们提倡鼓励的范围之内呢?是不是学生所有的“心里话”都能得到教师首肯,可以毫无顾忌地写到作文中呢?是不是只要是写真话,抒真情,就可以拿到一个理想的作文分数呢?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我想,“三观不正”的“真话”是肯定不被允许的。譬如不爱学习、沉迷网游、偷窃打架、暗中早恋、诋毁英雄、盲目追星、篡改历史等等,不仅不能写,更不能做!因为这触犯了教育底线、道德底线甚至是法律底线!可是,像前面习作中那种写出自己对老师的真实但并不一定中听甚至有些扎心的“真话”亦或是揭露、曝光班级、年级或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阴暗面、缺点错误的“真话”可以写吗?思索良久,我终于得出结论:这一类真话当然可以写!谁规定的真话只能是好听话?只能弘扬真善美而不能揭露假恶丑?谁规定的学生习作只能是一团和气中庸之道而不能锋芒毕露一针见血?

然而写归写,结果如何,就不好说了。毕竟教师的专业素养、脾气秉性、心胸气度参差不齐,接受粉饰太平歌功颂德褒扬有加的“真话”固然毫无问题,但是接受这种真实(至少在学生眼中,这就是他所见所闻的“真实”)却较为刺耳刺心的真话大概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我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日后在强调学生习作要写真话,抒真情之前,是否应首先扪心自省:当面对写满“无忌童言”的学生习作时,我能接受学生并不一定好听的真话吗?我喜欢听那种并非褒奖的真话吗?我对真话的承受力究竟有多大?

不由的,又忆起去年武汉新冠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生前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同样,对于学生习作,我想,也应该允许其有不同的“发声”。允许学生吐露真言,抒写心声,哪怕这真言这心声很幼稚很直白很不客气很扎心。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先进的写作指导理念,更要有包容学生真话的雅量和直面自身问题的勇气!

当然了,如果以后说真话的时候,能略微考虑一下他人的承受力,稍微委婉一点,含蓄一点,可能会更好吧。毕竟……做人……不能太直男!呵呵!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