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素材积累】脱贫攻坚路上“好人榜”

发布于 2021-09-16 07:29

脱贫攻坚路上“好人榜”

习总书记说: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脱贫攻坚路上的英雄事迹,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2中考满分作文助力。

当代“愚公”毛相林:在绝壁上凿出致富路

“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作为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带领村民艰苦奋斗,拔除穷根,实现了整村脱贫。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这是老下庄村的真实写照。下庄村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从1997年起,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时15年蹚出一条致富路。他带领村民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在毛相林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曾经贫困的下庄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家乡是我们生命的根,是情感的栖息地。支援家乡,为家乡奉献自己的青春是每一个人应有的职责。毛相林对家乡的深情就体现在他对家乡的一系列脱贫攻坚行动上。真的是脱贫攻坚,为家乡鞠躬尽瘁。

张桂梅:用教育之光烛照贫困山村

“培养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培养出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带着这样的初心,张桂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为让贫困女孩走进学校,她挨家挨户做工作,每天早上5点起床,

第一个出现在校园里,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课;为让学生考好成绩,她每天快凌晨1点才躺下。

12年,1804个可能辍学的女孩走进大学!华坪女子高中创办前,华坪县中考升学率还不到50%2020年,达到90%以上,全县高考升学率多年在丽江保持第一。2011年起,华坪女子高中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创造了滇西山区的“教育奇迹”。

然而,张桂梅患上心脏病、肺气肿等23种疾病,多次送往医院抢救才活过来,她行走困难,上下楼梯都是攥紧扶手、一步步地挪,因为关节痛,她的手上贴满膏药,早上要吃十多种药,中午吃五种药。

张桂梅的初心笃行,已经从潺潺溪流汇成浩浩江河,惠泽了云岭大地的千万女童家庭,她将一辈子献身教育扶贫,点燃了大山女孩的希望,这种毫无保留、不求回报的付出,让人由衷敬佩!

用爱心和执着成就不平凡的人生。扎根乡村教育的张桂梅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大山孩子的希望,平凡而伟大。

黄文秀:扎根大山,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1989年出生的黄文秀,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她研究生毕业时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工作,并报名到条件艰苦的边远贫困山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一线倾情投入、默默奉献,奋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黄文秀把扶贫之路作为“心中的新长征”,全身心扑在工作上,遍访建档立卡贫困户,手绘“民情地图”,往来奔波于崎岖的山路,跑项目、找资金、请专家,组织贫困户成立互助组,建立电商服务站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全村整体脱贫。

2019616日,黄文秀利用周末回田阳县看望病重手术不久的父亲后,因暴雨心系所驻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连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暴发不幸遇难,年仅30岁。

黄文秀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而有人却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这就是我们的榜样文秀书记。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李玉:“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

“我走了这么多地方,看了那么多的乡村,原来的落后状态通过精准扶贫改变了面貌,真是让我由衷幸福。绝对贫困的标签撕得可真不容易,能够有幸参与其中,我为自己和团队感到骄傲。” “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李玉激动地说。

李玉用几十年的时间,深入贫困地区,走遍全国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 。他不仅 “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也是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 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他与他的团队探索出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

年已7旬,李玉仍在食用菌产业的一线忙碌着。2012年以来, 他先后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 贫困地区,每年280余天奔走在山西、 安徽、贵州、云南、 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李玉表示非常荣幸,但这个荣誉称号属于食用菌行业中的每一位科研人员与从业者,属于所有为脱贫攻坚奋战的科技工作者,自己仅仅是个代表。

投身科研,矢志战贫。李玉真正把总书记提出的“小木耳大产业”做大了,做强了,做精了,做优了,真正实现了更好地满足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

姜仕坤:生命诠释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做领导工作本来就是“苦差事”,很多时候要“五加二”、“白加黑”,想舒舒服服的就不要当领导干部。姜仕坤就是这样一位吃苦耐劳、鞠躬尽瘁的好干部。

20164月,姜仕坤在出差时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6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姜书记身边人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他生前最爱看的一本书。他折过的书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可以遗憾,但不要后悔。我们留在这里,从来不是身不由己。而是选择在这里经历生活。”李春惠记者动情地指出,姜书记曾四次调研位于海拔1800米高山上的大田乡兰蛇坡村,这里是黔西南州最后一个通电的村,路左侧是石壁,右侧是悬崖,车窗外是万丈深渊,车上坐的人分秒感到绝望,是姜书记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现代化的能量。面对全村800人是苗族同胞、常年种苞谷,贫困发生率超过80%的村庄,姜书记不仅冒着生命危险上兰蛇坡,还到地里、猪圈、羊圈了解真实情况,苦口婆心动员村民改种,掰着手指头给老百姓算帐。如今的兰蛇坡有近一半的土地种上了经济作物烤烟,许多农户靠养殖翻修了旧居,还有不少人家盖了新房。

晴隆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贺伯果说:虽然县里贫困程度远超出想象,但姜书记还是强调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只能闯干拼!初到晴隆时,为了解决用水难,他跑了一个多月到全县56个贫困村考察。6年来,他车辆行程几十万公里,平均每天要在车上颠簸100-200公里,而每次下乡都特别关心养羊情况,进村入户总是先钻进农民羊圈里查看。他常说:“想让百姓养羊,自己先得懂羊”,一本养羊的书紧随其身,无论再忙都要和养殖专家探讨改进饲养方法,最终才想出以吊脚楼结构做成“羊宿舍”,终于治好了潮湿导致的羊腐蹄病。

同事们劝他好好休息下,去医院看看不舒服的身体,他总说“等忙完这阵再说,现在遇上国家好政策好机遇,晴隆脱贫正当时啊!”

 “等忙完这阵再说,现在遇上国家好政策好机遇,晴隆脱贫正当时啊!”这是姜书记对劝慰的同志说的最多的话,正是为了晴隆的脱贫,姜书记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宝贵的生命。“引领脱贫,时不我待”,这是对姜书记一生最好的诠释。

夏森:一位老党员的初心与坚守

“我是经历过苦日子的,知道那种苦,所以看到现在还有孩子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学习,就很心疼。”夏森第一次来到陕西省丹凤县考察,走访丹凤县龙驹寨镇西街小学时,简陋的教学环境让她很难过,她当即下决心要为那里的扶贫和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于当年捐资2万元,为该小学添置课桌椅。

这位夏森老人,已经98岁高龄了。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她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她离休后仍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累计捐出自己靠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3.2万元,用于改善陕西省丹凤县、江西省上犹县贫困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其中100万元设立“夏森助学金”,目前已资助182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

此后,夏森多次捐款。这些钱,都是夏森与其老伴的生活费和离休金,他们平常的生活十分节俭,吃穿用度“够用”即可。然而在捐资助学方面,他们总是不“知足”,毫无保留。她常说:“资助的学生不光要看他考入的是几类、几本大学,主要看他的思想道德表现;资助的学生必须热爱祖国!”

离休后,夏森同志投身到脱贫攻坚的光荣事业中。20064月至今,她先后捐出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共200余万元,累计资助了182名家庭贫困大学生、6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高三学生完成学业,并多次为贫困地区学校建设、优秀师生奖励等慷慨解囊。两位老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我经历过苦日子,知道那种苦”,这是多么朴实的话语,而这话语中又蕴含着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与坚守。她的大爱,她的扶贫精神真的令人仰慕! 

【中考加油】博采众长 学以致用——初三优秀作文汇编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