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是家用车的终极解决办法吗?

发布于 2021-09-20 21:33

撰文 | 褚韵文
 
 
汽车,从少数人拥有到走进其千家万户,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节点来看,时间并不是很长,更不用说国内的汽车市场了。
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已经让中国成长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当年拥有穹顶的帕萨特B5,
对国人来说绝对是一款难以忘记的车型

像我小的时候,路上看到新奇的汽车,或者说是亲自坐进汽车的那一刻,还会有一些惊喜。
但是现在汽车几乎伴随了我们每天的生活,上班代步、周末出游、日常采购等等,已经成为了与生活不可分的的事物之一。
 
我们买车的时候会提到家用车一词,“家用车”这三个字,猛一看,这个太笼统了吧?但是仔细想想,每个家庭都会根据自身的用车方式而有着不同的需求。

世纪之交的国内,拥有尼桑风度足够让人羡慕

没错,这确实应该是一个非常精准的“形容词”,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愈发成熟,消费者越来越清楚自己将会购买一台什么样的车。


这时候不妨回想一下,在汽车以一种新兴事物在国内刚刚起步的时候,三厢车是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毕竟看起来更“高级”,那个时候,三厢车往往会是一些公司或者政府部门的首选,而那个时候,能够拥有这样一台车,也是面子的体现。

国人很难掩饰自己对于三厢车的喜爱,
直到现在还有专门为国内市场生产的三厢桑塔纳

这种潜意识的选择似乎一直都在影响着国内消费者,从一些汽车品牌的产品规划中也能够看出,很多车型的两厢版本,不管设计感多么出色,不管实用性是不是比三厢版强,但是永远只能让国内消费者对海外用户“心生嫉妒”。
 
在此之后,SUV的浪潮席卷全球,不过对于国内市场的影响似乎更加明显。
可能是因为国内市场起步较晚的原因,对于新生事物有着更强烈的期许,当然,也缺少一些自身是否适用该类产品的辨识度。


那个时候的消费者几乎进入了一种“闭着眼选择”的模式。
一股脑地认为SUV要比轿车更为出色,空间要更加实用、甚至还觉得这一类车型拥有越野的能力。
于是人们能够找出任何理由来说服自己,我就是需要一台SUV!

后续根据市场需求打造的小型SUV雪佛兰创酷

这种供需关系就导致了各大品牌在国内玩命推出SUV,从小型一直到全尺寸,各种类型的SUV车型都能轻松买到,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专供国内用户的型号。

SUV从小到大应有尽有,全尺寸的林肯领航员

于是在现在,我们成功迎来了SUV同质化的现状,不是说SUV一无是处,它们确实有自己的优点,但是现在几乎所有SUV都具备这些特质,很少能够在其中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配置点。
 
这反映的是不同时代下,“环境”对于消费者购车所产生的影响。
不可否认,一款车是顺应一个时代的产物,反之,市场成熟之后,人们的需求也会影响产品推出的路线,两者随着时间轮转,互相影响。
 
这是大环境对于家用车选择的一个影响,当然,这一点确实和个人也有关系。
 
其实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不同的理想家用车,就拿我为例,我理想中的家用车是一台微型或者小型的车辆,因为我的需求很简单,就是好停车,而且并不需要有空间的需求,所以Smart和MINI Cooper就成了我个人理想的家用车。

微型车在老旧小区里面好停车是对我最大的吸引

其实我的选择和目前普遍大众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对立”。
因为作为家用车,通常是要满足家庭中所有成员的需求,而不是我这样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在之前,选择家用车主要会考虑这么几点,价格、品牌、车型,确实价格永远都会是消费者考虑的点,但是后面两点在消费者愈发成熟之后似乎有了一些转变,应用场景、载客人数、会被提到前面。


这就不得不提到MPV,之前人们会说SUV是多种车型的结合体,但是我觉得其在MPV面前还是稍逊一筹。
 
SUV被叫做运动性多功能车,但是当我们仔细想想,市面上究竟有多少款车型能够符合这一要求?
光是运动这一个点就会将一大半的车型筛选出去,因为这些车要是按照运动车型的驾驶方法去驾驶可能就要翻车了,甚至仅用轿车的开法都会失去信心。
 
关键是SUV在进入国内之后和越野一词挂上了关系,但是准确地说,这是两个毫无相干的事物。这就导致这类车型后续的一些发展方向与宣传重点发生了一定的偏差。


至于多功能,确实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例如,更大的后备箱空间,以及相对于轿车更加灵活的座椅使用方式,但是这一点在铺装道路覆盖的环境下,SUV与MPV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要体量够大,这都不是问题。
 
而且相对于SUV的长车头,MPV要有更大的内部空间使用率,可能两台车身长度都在5米左右的SUV与MPV,实际体验下来,绝对是两个级别车型的乘坐感受。
 
说到乘坐感受,这应该是两类车型区别最大的地方,SUV、MPV与普通轿车相比最大区别就是载客的人数,这是轿车不具备的优势,在面对二胎、甚至三胎的情况下,举家出行,SUV与MPV会有更大的优势。


但是虽然都能提供6座、7座等座椅布局,但是重点来了,亲自体验过两种车型的座椅与空间吗?
相信体验过后,如果追求日常的乘坐舒适性,那一定会选择MPV,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MPV在第二排的空间处理上是绝对的优势,而这也是平日里使用频率最高的座椅,通常MPV车型会在第二排配备独立座椅。
简单来说,这就是飞机上的头等舱、公务舱,独立调节的靠背、腿托、扶手等等,除了纵向空间舒适以外,横向空间也没得挑。


其实之前消费者对于MPV的“偏见”主要来源于其非常厚重的商务属性。
没错,这类车型在进入到国内之后的宣传也是偏重于此,大家可能会觉得从这台车上走下来会被别人当成司机,但是舒服的是自己又不是别人,不是吗?
 
而且商务属性其实是因为这类车能够满足更高的要求才会被作为商务出行的选择。
目前消费升级的情况下,购车诉求依此提升,消费者在选车时的第一诉求由性价比转换为“舒适、细节、人性化”,总结一下就是家用车高端化的转变。
 
顺着这样一个消费者选车的趋势,各大厂家也将自家的MPV车型带到了国内,并且在宣传的口风上面做出了转变。
 
在奥德赛 锐·混动来到国内进行销售的时候,其宣传词中就出现了奶爸一词,这明显就是一个偏向家用的转变,而且混合动力加持也是为了更好的燃油经济性,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定会被看重的点。


混合动力系统出现在MPV车型当中,国内奥德赛尚属首次。
在上市一两年之后,依旧有着月销上万的销量,足以体现出消费者的认可,作为家用车来说,乘坐感受以及低油耗都具备十足的吸引力。
 
在今年的刚刚过去的成都车展当中,展台热度最高的车型也要属MPV,广汽丰田赛那、起亚嘉华、北京现代库斯途,合资高品质MPV集中扎堆出现在国内应该也是尚属首次,而且这些车型早已开始了预热。
 
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共性,就是这些车型都不在去宣传商务属性,而是强调其能够作为一台非常出色的家用车。

广汽丰田赛那


起亚嘉华

现代库斯途

丰田赛那主打的大空间以及THS混合动力技术,并且混动为全系搭载;嘉华则强调自己是最不像MPV的MPV,意在让消费者对于个性化有需求的时候向其考虑;而库斯途更是直接打出“家用MPV普及者”的口号,通过车辆级别与价格形成降维打击。
 
很难想象这是出现在国内市场的MPV盛况,而且自主品牌当中,例如荣威、广汽传祺也都推出了定位更加高端的MPV车型,再有比亚迪最新发布的e平台3.0中,马上也将会有全新的MPV车型与大家见面。
 
可以说现在都看到中高端MPV这一市场当中产品的空缺,要想抓住这一机会,尽早给出产品无疑是最好的做法,而且消费者对于MPV产品的接受其实也反向说明,市场的接纳度越来越高,各大厂家也要做好准备。
 
MPV加入到国内家用车市场中的竞争其实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来得可能晚了一些,消费者目前对于MPV的需求其实就像我们工作当中遇到的“急活”,尤其是在15-25万元这样一个能够让更多家庭都接受的价格区间。

此前家用MPV的个头都太小,
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而且现有的一些品牌推出的所谓家用MPV其实也需要改变一下思路。
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家用MPV不一定要小,这一点其实和轿车、SUV同理,作为消费者来说,宁愿多花一点钱,也要有更高级别的体验。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MPV也可以称得上是我心目中家用车的最优解决方案,首先声明我也是一个年轻人,并没到中年油腻的时候,而这一思想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就是我当时参加了奥德赛混动的试驾。
 
就目前现有的技术来说,MPV其实也是可以有一点驾驶乐趣的,并不都是忽忽悠悠开船一般的体验,所以对于未来市场中是否还会有更多新面孔的诞生,我还是非常期待的。
 
其实这也是目前众多消费者所期待发生的,毕竟现在产品就那么几个,局限性有些大,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其实一个不公平的事情。
随着新产品的加入,这一现象应该会缓解,只不过希望各大品牌能够让产品多带有一些独特的特性,不要那么快就让同质化现象发生。【iDailycar】

天天汽车
既有眼界又有趣的汽车资讯平台,IP化试车节目、行业深度报道、前沿新车解析......
3364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