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我有病,你有药吗?

发布于 2021-09-20 21:25


(视频文字版如下)

你撸起袖子坐下,手臂被箍进一个圆环型的装置,紧张而忐忑的你,听到一个“白大褂”说:“放轻松,一下就过去了”。

 

 

对,这不是上电椅受刑,只是在测量血压,它可能是我们最常测量的健康指标之一。

 

 

影视剧中的老年人常常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血压陡升而当场晕倒。甚至连《守望先锋》里的人工智能都学会了提醒一只大猩猩:“温斯顿,别生气,你的血压又升高了!”

 

 

年轻人喜欢用它来调侃别人情绪失控、气急败坏。结果,自己也高了起来。全国中青年发病率已突破25%,身边常伴一台血压计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把临床诊断标准定为140/90mmHG。如果你数值长期走高,可能意味着眩晕、头疼、耳鸣、睡眠障碍会找上门。再往后,冠心病、中风、慢性肾病等等随便来一个就够你受得了。因而,高血压一直被视为重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子。

 

 

按照这个诊断标准,我国目前有3亿多高血压患者,相当于“四人行,必有高血压也”。

正所谓,我有病,你有药吗?可惜这个问题没法简单地回答“有”还是“没有”。

 

 

比如一种叫做“白大褂高血压”,意思是一见医生血压就高,医生走开了就好了。这种问题,可能需要交一个医生朋友来逐渐脱敏。部分明确查出病因的继发性高血压,只能通过动手术来解决。

 

 

但还有超过90%的高血压个案,连医生也说不出个究竟,这些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需要马上吃药吗?不一定。医生可能告诉你:“清淡饮食”、“别抽烟、别熬夜”,听着就跟你妈妈的口头禅差不多,但确实非常有效。

 

就以吃盐为例,最近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21000名有中风史或年龄大于60岁的高血压患者被分成两组。一组日常伙食放的是低钠盐,也就是75%氯化钠和25%氯化钾的混合物,对照组使用普通食盐。结果平均5年的随访数据显示,吃低钠盐的中风风险降低了14%,总心血管病风险降低了13%,过早死亡风险降低了12%

 

 

这个研究启示就是:那些声称自己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的高盐值人士,真的需要考虑买份保险了,或者交一个医生朋友。

 

 

如果各种科学养生后还是不行怎么办?可能就要进入长期吃药的大军了。这包括吃噻嗪类利尿剂排出多余钠离子;吃血管紧张素抑制剂舒张血管;吃钙通道阻滞剂调节心率等等降压药。

 

降压药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为了减少中风等严重问题的风险,所以用来调节同型半胱氨酸的叶酸、抗血小板凝集的阿司匹林等也很常用。但根据近年的研究显示,在判断如何用药上,人们过去制定的一些参考标准可能压根就不对

 

 

比如,在我国数量较多的是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病人,也被叫做H型高血压。传统认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值(10μmol/L)就应该补充叶酸。然而,《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针对10789人、随访4.2年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同型半胱氨酸高或低,与叶酸发挥的作用大小没有关系。

 

 

而在依据血小板水平不同的分组中,给血小板水平较低人群用药,与给血小板正常的人群用药相比,可以将中风的风险降低约80%,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意味着血小板水平才是影响叶酸是否能发挥较大作用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其他指标。

 

 

事实上,很多预防心血管病的药物都没被研究透。把这些药物无选择地用于有高血压的人,该得病照样得病,不会得病的还是不会得病,只有极少数人能从吃药中获益,这本质上讲其实就是一种抽盲盒。

 

 

有观众问了,假如先不考虑用药精准与否,那我未来得中风的风险是高还是低啊?怎么来判断是否需要早一点接受药物治疗

 

 

让我们以隔壁老王和他的邻居为例,两位高血压患者尽管血压一样高,然而他们面临的风险却可能很不一样。需要将年龄、性别、肥胖、吸烟、酗酒、血糖、血脂、家族病史等等因素加权,进行综合考虑。

 

 

这就是世界卫生组织现在更推荐用的“综合风险策略”,先评估一个人的心血管疾病总体风险,再指导用药和治疗。

 

显然,我们可以根据雷达图看出来,右边这位在未来十年内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风险更高,因此对症服药收益更高。而左边这位老王,或许只是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减少某些不良嗜好,当然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就可以长命百岁。

 

 

什么,你说要是运气不好呢?所以我们不是让你交一个医生朋友嘛,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全文完--

 

参考资料:

1.唐金陵《高血压病人应如何精准用药?》https://mp.weixin.qq.com/s/go1rZs-emGGtvs2VknsHyw

2.Mahajan S, Feng F, Hu S, et al. Assessment of Prevalence, Awaren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Among Younger and Middle-Aged Adults in China[J]. JAMA Network Open, 2020, 3(12): e209743-e209743.

3.Neal, B., Wu, Y., Feng, X., Zhang, R., Zhang, Y., Shi, J., Zhang, J., Tian, M., Huang, L., Li, Z., Yu, Y., Zhao, Y., Zhou, B., Sun, J., Liu, Y., Yin, X., Hao, Z., Yu, J., Li, K. C., Zhang, X., … Elliott, P. (2021). Effect of Salt Substitution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Death.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0.1056/NEJMoa2105675.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4.Kong X, Huang X, Zhao M, et al. Platelet Count Affects Efficacy ofFolic Acid in Preventing First Strok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Cardiology, 2018, 71(19): 2136-2146.

5.唐金陵,王卫中. 第六章:循证决策实例:心血管病药物预防策略背后的证据和逻辑. 见:唐金陵,Paul Glasziou 主编. 循证医学基础. 第2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72-84.

6.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预防策略http://www.who.int/cardiovascular_diseases/publications/Pocket_GL_information/en/

7.New Zealand Cardiovascular Risk Calculator http://www.sld.cu/galerias/pdf/servicios/hta/ebm_cardio_ne

 

素材引用: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2ZBNFzhsQ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4ak6SCKZ4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IzFTVadKm0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N5KIUNfYGA

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1DA36d5Jo

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_tXvawdp8c

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FKO3Fsdzw

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ZUsj8Q68q4

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OoeqSo_ws

1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C6Ra5giYaI

1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FoPtRlcRL8

 

制作人员:

制片人 孟焕

脚本 甄谁亩 王瑞可

制作 粟特工作室

运营 六十文化

科审顾问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 唐金陵教授  沙沣副教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