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熬夜学习真的有效率吗?;;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已成历史,新四大天坑专业出现;;中科大少年班“创新试点班”招生办法常见问题

发布于 2021-09-21 09:50

第二回: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已成历史,新四大天坑专业出现,学生谨慎选择

第三回:

中国科大2022年少年班“创新试点班”招生办法常见问题解答

高中超越计划
生化环材是不是天坑专业?#高考专业#志愿填报#高考




高中生熬夜学习真的有效率吗?

很多高中生尤其高三学生,都有一颗想要天天认真学习的心,但由于效率低、自制力差等原因一直无法实现。

由于愧疚心理作祟,大家最常采取的行动就是间歇性熬夜学习,以弥补之前无数个颓废的白天。但,实际的学习效果呢?


熬夜学习不可取

01

熬夜,时间加倍的错觉

很多人觉得熬夜可以让人有更多时间,其实这种想法是愚蠢的。

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睡眠时间,而且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有的需要七小时,有的则需要九小时。

熬夜学习只是把白天的学习时间挪到了晚上而已,并不会使一天的时间额外增加。

你可能觉得今晚学到两点,早上六点起床,这样就多出来了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但这几个小时会在第二天的浑浑噩噩中溜走,其实并没有赚到额外的时间。

熬夜的本质是透支和周转。

这东西就和货款一样,不是说你贷了一万多,你就忽然赚了ー万多,你是要还的!而且,你还是选择了学习效率最低的时间段。

02

凌晨学习效率最低

有一名学者对中国一个大型学会的投稿数据进行了一次整理,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

数据库里有每一篇稿件的单位作者、领域、稿件名称,然后还有一个看起来没用的数据——投稿时间,即在系统里按下提交的时间,精确到秒。

要知道学术界的生活是比较不规律的,如果没课的话,很多人都是放飞自我的状态,因此什么样的投稿时间都有。

由图可知,9点、10点、14点和15点是投稿的高峰。另外,晚上21点也是一个高峰。

在提交稿件前,投稿人一般会做最后一轮通读、检查,确保完全没问题后,才会投稿到系统中。

而且,这一步至关重要。

因为一篇投稿到学会的文章,一般不是那种经历多轮修改的稿件,而是“哇,截止日期马上到了,赶紧赶出一篇文章来投!”

所以,这样一篇相对粗糙的文章能否通过学会评审,往往取决于投稿前一小时的工作状态。

于是,这名学者去除掉投稿截止日当天的数据后,计算了每小时投稿的通过率:

按照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总结出,人一天效率最高的时间是:20点和21点、13点和14点、6点到10点。

而效率最低的时间段则是0点到5点,除了4点这个异数还比较高之外。

综上,在0点到5点之间投递的稿件,相比晚上21点,入选率要低70%。

对于这个问题的结论,我想可能是这样的:

早起学习和熬夜学习相比,肯定是早起学习比较好。但是如果实在要熬夜的话,最好熬到凌晨4点,4点似乎是一个潜能爆发的时间。

千万别熬到凌晨5点,毫无疑问,这是全天效率最低的时间…

但也有人会说,不是有“达芬奇睡眠法”吗?听说能达成减少睡眠时间,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

往下看,你就知道自己还太天真了。

03

达芬奇睡眠法的时效性

达芬奇睡眠法

达芬奇睡眠法是一种将人类习惯的单次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睡眠周期进行,以达成减少睡眠时间的睡眠方式。具体就是每四个小时,睡15~20分钟。

而达芬奇睡眠法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因为在人长期处与紧张状态时,大脑的钠钾比会失去平衡,造成所谓的“精神疲劳”。而一个短暂的θ脑波期,也就是约5至15分钟后,大脑便能恢复正常的钠钾比。这听起来很酷,可行性也很高,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一个自己作死的故事

有名童鞋,成绩一直处于弱鸡队伍,高一高二都是浪过去的,但却一直迷恋班上的学霸女神。在多次暗示加一次明示被拒以后,受到打击,决定奋发图强!

但高一高二荒废太多,一时半会也赶不上来,怎么办?这位同学就找到了 “达芬奇睡眠法”,白天课程比较紧张,大家作息都一样。但到了晚上,他开始“加餐”了。

那时一般6:30起床,晚上10:20下晚修。刚下晚修大家都会去吃个宵夜,然后回寝室休息一下就洗洗睡了。但他不一样,他一下晚修,立马回宿舍,带个耳塞蒙头大睡。到了11点半,大家都准备睡时,他的表演才刚刚开始。

卡好时间,睡了一个钟后,他开始学习了。三个钟后(23:30--2:30),按照达芬奇睡眠法,该补觉了,于是乎他就睡半个钟,靠着闹钟起床;再来三个钟(3:00--6:00),赶着最后半个钟,再补补觉。

刚开始三天还行,年轻就是最大的本钱。虽然白天很困,但这是高三常态,他也没在意!

就这样持续了快一周,他算了一下,不对呀,虽然晚上多出了六个钟,但白天上课基本都在“钓鱼”,第一节晚修也是趴着过去的,而且晚上也犯困。看似多了六个钟,其实有效时间更少了!

他开始反省,是不是自己方法用错了?

是的,他觉得自己方法用错了,因为“达芬奇睡眠法”说的是每四个小时休息15分钟,他觉得自己一开始为了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而更改规则是错误的。

于是乎,他开始严格按照“达芬奇睡眠法”来调整自己的作息。他改到23:40上床休息,0:00起床学习,4:00开始睡个15分钟,起床学习,然后一直到白天正常上课。

就这样,一周后,他成功了…成功进了医院。被迫在家休养了一周后,他再也不敢作死了。最后高考,他也并没有考到一个好的学校。

那他失败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缺乏深度睡眠!

缺乏深度睡眠的危害

睡眠一般分为单相性睡眠和多相性睡眠。

一般我们采用的是单相性睡眠,就是从晚上一觉睡到大清早,或早上睡到晚上,中间没有间断。每晚通常有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持续90~110分钟。

而达芬奇睡眠法,就是一种多相性睡眠,每4个小时睡15-20分钟进行休息,全天睡眠总时间在2小时左右。但每次睡眠都不可能完成一个睡眠周期,更不会进入深度的睡眠状态。

因此,虽然大脑的钠钾比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但由于长期缺乏深度睡眠,而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疲劳以及视觉、触觉错乱等现象。

那我们睡觉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04

睡眠的本质

于你而言,“睡着”只是一种状态。但对于你的身体来说,则意味着各个器官都得以休息、调整与更新。

例如大脑会整理白天信息,并将产生的代谢废物清理掉;人体免疫系统在修补漏洞;呼吸频率降低,心肺得到休整…

白天学习、工作时产生的耗损都需要在这段时间补充,以便支撑你第二天的战斗。

英国萨里大学的科林·史密斯教授曾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里描述了一项实验:26名参试者被分为两组,一组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另一组超过10小时,持续一周。

一周后,血液样本检测结果显示,睡眠缺乏组的受试者体内有七百多种基因功能发生了改变,严重的还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

这项研究认为,如果人的正常睡眠模式遭到持续的破坏,将会对身体各项机能造成永久性损伤。

但还是有学生倔强地认为,我还年轻,还耗得起,用健康换高分也值了!

可是这样一点都不值!

05

为什么反对学生熬夜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中学时代的学习和大学的突击性学习不太一样,大学的每一门课程没有延续性,都是一个学期就终结了,你有合理的缘由去熬夜突击。

但初中、高中是通过三年的时间去淮备一个考试,而不是明天那场模拟考。在这个过程中把明天或后天的时间拿来今天用,并没有显著的成效。

白天收益大于晚上

很多同学在晚上熬夜后,不得不利用白天补眠,那本质上就是多了晚上自学的时间,却少了白天听老师讲课的时间。而在大部分情况下,老师讲课带来的收益是大于学生自学的。

老师的课程是经过精心准备和多年积累、筛选的,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有一种学霸下课随便玩,因为他每天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

白天睡眠质量差

由于学生的特殊性,你必须五、六点起床上学。

而白天补觉一般是在上课期间,可是你没法躺下,只能趴着,还有人一直在说话。这就会导致睡眠效率特别低,你需要用额外的时间去恢复体力,算来算去怎么睡怎么亏。

所以,在一个人一天睡眠需求固定的情况下,还是晚上好好睡最划算!

但还是有人表示,即使看了这么多,我还是得拼一拼,继续熬夜,否则我的时间就不够用啦!

那想要建议你以下几点。

06

如果你的时间真的不够用

如果你不得不逼迫自己熬夜来弥补效率的话,希望你:

熬要熬出效果

你应该清楚知道学霸成绩好,往往是因为掌握着两样东西,应试教育的天分和学习方法的领悟。

你应该向这类人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熬。

你熬的这个夜是牺牲自己白天的精力和身体健康换来的,除非这件事能给你带来突破性的进展,否则三思。

熬夜注意健康

如果12点至1点睡的话,一定要在10点半左右加餐,哪怕是一包牛奶,也能保证一定的效率,记住身体是第一位的!

中间还可以到室外放松5到10分钟,保证足够的脑部供氧。

熬夜要有所计划

熬夜时要提前规划学习内容,可以实行文理科搭配的方式,但建议每晚只搞2科左右。多了思维转换浪费时间,少了容易产生疲态。

但绝对不能老师说一你就做一,老师的安排永远是要照顾到全班的中等水平。如果想出类拔萃,就要有自己的复习纲要。

熬夜也要有固定作息时间

即使熬夜,睡觉和起床的时间也要每天保持一致。这样形成生物钟后,才会有精神去思考。

熬夜要注意阶段性

在开学时可以逐步延迟睡觉时间,不必一步到位,防止因为一天的熬夜而耽误一周的学习。

在高考前半个月左右开始不再熬夜,因为考试需要的是良好的状态,这比某个小知识点更重要。

熬夜不如早起

《奇葩说》里颜如晶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晚睡是恶习,早起是自律。

把熬夜的做得事放到早起做,万物俱静不仅仅是深夜,清晨也是。

如果以牺牲身体的代价熬夜是为了获得快乐和学习,那么为什么不在清晨二者兼得呢?

熬不熬夜决定于你的学习效率和自我管理,不用去看别人是如何成为学霸状元的。

高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种大考小考不计其数,但最终决定成果的,是高考。

而对现在的高三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调整好适应高考的作息,和一个健康的身体。

第二回: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已成历史,新四大天坑专业出现,学生谨慎选择

随着时代的发展,属于生化环材的时代已经过去,新时代有四个专业被誉为新四大天坑,学生毕业比生化环材还难就业。而且国家近些年通过政策扶持等,老四大天坑专业进阶脱坑。

新四大天坑专业看起来还非常高大上,好像学了就能拥有无限光明的前途。咱们学生不要被迷惑了,未来要尽量避开。

01


法学


法学专业看似有大前途,有光明的未来,实际上这个专业的市场已经饱和了。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被这个专业所吸引,导致学的学生太多了,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数量急剧升高。

但是原本市场的岗位没有升高,这就导致原本大家都有座位坐的现象变成了强者坐弱者,弱者没座位的现象产生。学生只有选择法考才有大机会,但是我国法考的通过率仅15%。

02


哲学


这门专业属于文科类专业,学生平常的任务很重,而且很乏味,很无聊。最主要的就业口子也是太窄,最好的就是去报社以及机关单位工作,但是很少有人能成功进入。

学习哲学的专业分两种,一种是自己非常喜欢主动报考的这个专业,另一种是被专业调剂到哲学专业的。哲学专业在本科实在没有优势,在研究生层次的话,还是要看学习层次如何。

03


历史


提到历史学专业,他的学生未来就业口子非常窄,要么成了历史老师,要么成了历史学家,要是本事强一点地成为考古学家。而且历史学和其他文科类专业不同,他甚至考公务员都没有专门的岗位,因此每年学习历史的学生很少。

虽然现在不少的省份新高考模式,历史是必选科目,但是不建议以此在大学里立足。因此选科有历史的学生,务必要注意其他学科的培养。

04


心理学


这门专业在国内发展得比较晚,现在很多的先进思想和技能技巧都要向西方学习。这门专业的限制太大了,学生的学历得是研究生起步才能有好的发展,很多普通本科生毕业后都转业了。

而且心理学隐形的要求学生英语得好,因为研究生层次有出国交流的机会,如果外语不好自己想都不要去想。而且很多西方的典籍也是极具学习意义的,但大多是英文原版。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都有坑,每年还都有主动入坑的学生。就拿法学专业来讲,它的未来确实很好,但是前提是考过去法考,但实际上能考过的真心不多。再一个就是历史和哲学,就连考公务员的岗位都不多,咱们学生本科毕业优势真心不大。

第三回:

中国科大2022年少年班“创新试点班”招生办法常见问题解答

摘要

      

1

考生必须同时符合“200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和“高二(含)以下”这两个基本条件,方可报考。

2

考生若同时符合少年班和少年班“创新试点班”的报名条件,可同时报考这两类招生,但需要分别进行网上报名和邮寄报名材料,注意邮寄地址不同(详见招生办法)。 

3

报名分为两个部分,两者缺一不可。一是网上报名,截至2021年10月8日;二是邮寄报名材料,截至2021年10月12日,以收到材料为准,不以邮寄材料时间为准。

4

请特别注意以下各项时间截点,逾期不候。

网上报名:2021年9月18日—10月8日

接收材料:2021年10月12日(含)前

公布初审结果:2021年10月20日(含)前

网上缴费:2021年10月24日(含)前

5

考生在报名时,请认真仔细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常见错误有:身份证号填错、姓名填写有错别字、性别填写有误、省份信息填写错误等,请注意防止出现此类错误。因个人原因填错考生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6

考生在填写个人通讯信息时,务必要填写准确,以保证考生能够及时收到准考证或遇突发情况,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考生。 

7

关于考生照片,请注意:网上报名时请按要求上传电子照片,并彩色打印申请表,无需另贴照片。

8

关于校荐与自荐,只有获得我校发放给中学的校荐表的考生,在报名时方可选择“校荐”,其他考生请选择“自荐”。 

9

考生请将报名材料进行装订(直接用订书机装订即可,无需加封面或目录等装饰),建议材料自上而下的装订顺序为:1、推荐表(如有),2、申请表,3、户口本复印件,4、身份证复印件,5、高中阶段成绩单(须加盖校章),6、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 7、其他证明材料。

  • 申请表需要彩印,其他报名材料(打印件或复印件)黑白印或彩印皆可。

  • 身份证复印件必须提供,如考生没有办理身份证或者身份证丢失,请前往当地派出所办理临时身份证,并提供临时身份证复印件。

  • 考生提供的成绩单需要考生所在中学相关部门盖章。高二学生,如在高一上或高一下没有成绩排名,请在报名系统中的相应位置中填写“999”;其他年级学生,请在“学习成绩说明”栏目中填写具体说明内容。

  • 请勿将相关获奖证书的原件邮寄给我们,复印件即可。考生邮寄的所有纸质版报名材料,由我办统一留存,恕不退还。

邮寄信息

少年班“创新试点班”报名材料邮寄信息如下:

收件人:招生办公室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551-63602553、63602563

邮编:230026

  • 建议通过EMS或顺丰快递来邮寄材料,其他快递亦可,为保证材料及时邮寄至我办,请不要通过平邮或挂号信的方式进行邮寄。

  • 建议不要多位考生一起通过一份快递邮寄报名材料,以防止材料丢失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 考生在邮寄报名材料时,请牢记住邮件的单号,并通过快递方查询邮件状态,当发现邮件状态为“已签收”,则说明邮件已经被我办签收,请勿担心。

考生应及时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查看报名进度和重要通知。

如有问题,请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电话:0551-63602553、63602563

邮箱:zsb@ustc.edu.cn

以上内容来自:中科大本科招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