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吗:自控力科学的退步与进步

发布于 2021-09-21 21:58

《意志力》及其他大量关于自控力的畅销书

研究基础,已被证明是不可信的。
我们对自控力的认识急需一次更新。

作者 / 向伯
排版 / Julia
本文整理自一篇知乎回答,共4400字,阅读时间约15分钟。

问:

保持「自控」会消耗人们有限的认知资源,从而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吗?

Roy Baumeister 提出,人们每天的自控力之所以不相同,是因为自控力本身就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因此会在使用后减少。一开始做了困难的任务的话,在之后的任务里的成绩会降低。这个效应被命名为自我损耗效应。

这个自控力会消耗人们的认知资源的前提正确么?按照这个逻辑,节食必然伴随着工作效率的下降?

对于这个问题,几年前研究者可以做出肯定的回答,但现在大概不行了。这是件坏事,也是件好事。

最近由自我控制力量模型提出者之一Vohs领衔的大型重复研究【1】的发表,宣告20年来关于自控力到底是不是有限资源的研究大多付之东流。

01

意志力是有限资源

自我控制力量模型

1995年某天,著名社会心理学家Baumeister和同为社会心理学家的夫人Tice在家里烤曲奇饼,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闻到却吃不到是不是会消耗人的自制力?

于是他们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于1998年发表了著名的胡萝卜实验,即让受试者在放着曲奇饼的房间里却只能吃胡萝卜,会让受试者在后续做无解的题目时坚持的时间更短【2】。


这个实验基本刻画出了Baumeister他们所研究的【自控力】这个概念的内涵,它指的是在面对诱惑和冲动时,控制自己的情绪、想法和行为,以做出朝向目标的行动的能力。这是一种不局限于特殊领域的资源,可以被看作能量。

Baumeister他们把在执行一个消耗自控力的任务后,缺乏自控力以执行第二个任务的现象称为【自我损耗】。后续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的实验任务来研究自我损耗现象。


研究积累到2007年,Baumeister,Vohs和Tice正式提出了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将自控力比作肌肉,即:自控会消耗资源;资源消耗后个体在后续任务中表现会变差;通过休息,自控可以恢复;并且自控力可以通过锻炼提高【3】。

他们一开始认为是损耗任务让受试者的自控力资源耗竭,所以没有资源再执行第二个任务。但有研究发现,如果第二个任务很重要,或者有很大的奖赏,那么自我损耗现象不会出现。于是他们对理论进行了更新:是在执行第一个任务后,受试者的自控力资源库感觉到资源紧张,于是开始【节省】资源,如果有特殊需要,还是可以调用的【4】。

同时,Baumeister他们试图寻找“资源”这个很虚的概念的生理基础,他们很惊喜地发现【血糖】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有研究发现,在执行需要自控力的任务后,大脑的血糖水平会下降;而喝葡萄糖饮料补充血糖能抵消自我损耗的现象。

于是,自我控制力量模型的大厦有了三个主要的环节:
  1. 在执行需要自控力的任务后会出现自我损耗

  2. 出现自我损耗是因为自控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3. 血糖是自控力的生理基础


然而,这三个环节都激起了研究者广泛的争议,引起争议的顺序总体上是3-2-1。

02

血糖的争议

自控力的基础就是血糖这一说法很吸引人,毕竟我们可以想象,每天下午三四点的时候会感觉又饿又累,这时候如果能吃一午茶,就能恢复能量。

我们提到,说血糖是自控力的基础是基于两点:在执行需要自控力的任务后,大脑的血糖水平会下降;喝葡萄糖饮料补充血糖能抵消自我损耗的现象。

但后续研究发现,这两点都存在问题【5】。

首先,研究者使用更精确的血糖测量,发现在执行自控任务后,血糖水平并没有显著下降。之前研究发现的血糖下降很可能是因为使用了不够精确的测量仪器。

这一发现已足够致命,但Baumeister他们并不太以为意,毕竟喝葡萄糖饮料能抵消自我损耗现象的发现还是robust的。

但喝葡萄糖饮料也挺奇怪,研究发现,喝下葡萄糖饮料和用葡萄糖饮料漱口然后吐掉效果差不多,都能减少自我损耗。这个发现要解释起来就复杂了。

Baumeister他们说,这是因为我们在口腔里也会分解吸收葡萄糖,即使不吞下去,我们的机体也能产生补充葡萄糖的预期,这种预期就能让机体调整自控力资源库的【节省】程度。(好玄好玄)

而其他研究者则认为,这可能说明葡萄糖的作用不是补充一种【资源】,而是改变人的动机,让人不那么寻求满足,而有动力去做一些费力的事情。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争议——有限资源的争议。

03

有限资源的争议

一些心理学家很不喜欢【资源】这个概念,觉得它好像啥都能解释,实际上又啥都解释不了。有研究者说【资源】这个概念就像一碗汤中的一块石头,对这碗汤没有任何助益。

一些研究者开始思考,要解释Baumeister他们命名为【自我损耗】的这个现象,有限资源的概念是必要的吗?有没有可能跳过资源的概念,直接进行解释?

2014年,Inzlicht和同事提出了自我控制的【优先级转换模型】,以替代力量模型【6】。他们提出,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建立起了两种动机之间的平衡——一种是获取外部收益的劳作,这是我们必须做的;另一种是能让我们感到内在快乐的休闲,这是我们想要做的。所谓的自控力,不过是在两种动机之间的转换权衡。

例如,我每天刚上班的时候能专心工作,是因为这时候我工作的动机是10分,而看手机的动机是5分。在工作中,我可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辛苦、无聊甚至沮丧,那么在3个小时后,我工作的动机可能降到了2分,而看手机的动机增加到了15分,那么我就会停下工作,刷起手机。

也就是说,我下班前停下工作刷手机不是因为干活消耗了太多意志力,导致我缺乏资源了,而只是因为我现在刷手机的动机胜过了工作的动机。

当然,动机不一定是有意识的,我们的思维不一定会意识到“好,现在我不想工作了,想刷手机了”,这种动机转换可能是自动化的。


Baumeister他们不同意这个动机转换模型,一直抓着一点不放来反驳:在自我损耗研究中测量受试者的动机,均未发现损耗后受试者做后续任务的动机降低了【4】。

04

自我损耗是否存在的争议

在2018年的一篇文章中,Baumeister,Tice和Vohs三人组带着点戏谑地说他们感到很困惑,因为攻击他们的力量模型的研究者又分成了两个相互矛盾的阵营:

一个如前所述质疑【资源】这一概念是否必要,这一质疑至少以认同【自我损耗】这一现象存在为前提;另一个则直接质疑,做需要自控的任务真的会让人在后续任务中表现更差吗?言下之意,大概他们觉得质疑资源是否必要还情有可原,直接质疑自我损耗属于没事找事。

质疑自我损耗的研究者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元分析】,一种是【重复研究】。

元分析的方面比较混乱,因为元分析涉及很多不确定的处理方法——怎么挑选研究,怎么找未发表的研究,怎么对效应量进行校正,各个步骤都有争议点。使用某些处理方法后,自我损耗效应不显著了,但又有研究者站出来说那些处理方法是有问题的。

能最直观检验自我损耗是否存在的当然是重复研究。Hagger等人2016年进行了第一项预注册的多实验室重复研究,发现自我损耗效应不显著【7】。

Baumeister等人马上反驳,说这项重复研究为了能全部用计算机收数据,对损耗任务进行了改编,是有问题的——这些任务就不耗费自控力,所以当然无法产生损耗效应。

Baumeister在2016年的文章中还发表了他的“名言”:根据他带研究生的经验,那些不能成功重复出他的研究结果的学生,往往自己的能力上存在问题【8】。

那么该怎么办呢?Baumeister他们也希望证明自我损耗现象是存在的,于是Vohs领导了另一个大型重复研究项目。Vohs是力量模型的提出者之一,能够确保使用自我损耗研究常用、研究者相信能够导致自我损耗的实验任务。可以说Baumeister他们很大程度上把宝押在了这项研究上。

Baumeister他们还发表了一番对【效应量】的见解。他们认为考察自我损耗的效应量有多大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实验室和现实生活差距太大,效应量既可能低估也可能高估。但实验室实验是有用的:至少能证明一个现象是存在还是不存在。

好了,一切都为Vohs领导的这一项重复研究搭好了舞台——Baumeister他们把宝压在了上面,并且明确说了重要的就是效应存不存在。

前几天,这项研究正式发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上(20年11月就网络发表了)【1】。全球36个实验室、超过3500名受试者参与了研究。

结果表明:自我损耗效应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先做一个损耗任务并不会让受试者在后续任务中比没有做损耗任务的受试者表现更差。之所以说“基本上”,是因为探索性分析发现了统计上显著的结果,但效应量很小(d=0.08)。


研究还取得了一些其他发现:
  1. 在进行损耗任务后报告更疲劳的受试者,自我损耗效应相对更强;

  2. 特质性的自控能力与自我损耗效应无关,也就是说并非自控能力更强的人就更不容易产生自我损耗;

  3. 对于意志力的信念与自我损耗效应无关,也就是说并非相信意志力是有限的就会让人出现更强的自我损耗。

05

现在该相信什么

那么这项重复研究说明了什么?我们现在该相信什么?

重复研究的结果并不能说明自我损耗就不存在,它最多能说明当前研究者常用的历时几分钟的损耗任务并不足以导致真正的自我损耗。

它告诉我们,研究者在过去20年时间里做了很多无用功,但并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努力做一件劳心费神的工作一段时间后感觉做不下去了这种体验是不是一种自我损耗,以及为什么产生。

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如果损耗任务的时间更长、强度更高,就能得到真正的自我损耗现象,也不知道这种“损耗”到底是因为自控力资源有限,还是仅仅是动机的转换与平衡。

但我们可以确知的是,自我损耗领域的研究对【自控力】的概念是过于局限的:为什么自控力一定要是抵抗诱惑,为长期利益而延迟满足?

06

从另一角度审视自我控制

关于自控力,有另一条研究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达成目标和特质性的自控力、诱惑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方面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发现:影响目标达成的是感受到欲望的诱惑,而非积极地抵抗、控制欲望【9】;换句话说,真正自控力高的人并不是那些善于抵抗诱惑的人,而是那些本来就很少产生欲望的人【10】。

这是什么意思?自我损耗研究的是需要意志驱动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人们平常不会做出的行为。在损耗任务中,可能每个人都会面对某种诱惑,比如不吃巧克力而吃胡萝卜。

但在实际生活中并非如此,假如张三和李四都计划在晚上9点锻炼,对于张三来说,可能他产生了躺下刷手机的欲望,必须克服欲望让自己起来锻炼;但李四已经形成了习惯,根本不用想就自动化地去锻炼了。

研究结果告诉我们的,正是李四会成功,而张三很难成功,即使他偶尔确实能够战胜自己的欲望。


就连Baumeister也认同:“自我控制一般通过养成和打破习惯来实现。因此,自我控制主要通过建立并维持稳定的行为模式来发挥最大效用,而非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11】

因此,“减肥会影响工作绩效”“工作太累了所以没力气锻炼”这种说法的不合理之处不仅在于自我损耗现象到底存不存在,更在于它说明减肥、锻炼这些我们希望养成的好习惯并没有真正成为习惯。习惯研究已经告诉我们一些方法,让它们不需要认知加工就能完成。

广告

习惯心理学:如何实现持久的积极改变

作者:[美]温迪·伍德(Wendy,Wood)

京东

07

总   结

总结起来,只能说对于“自我控制会消耗人们的资源”这个说法,目前的研究证据不足以说明它到底对不对。这涉及两个问题:

  • 自我损耗现象到底存不存在?

  • 如果自我损耗存在,是因为消耗了有限的资源,还是仅仅因为动机改变了?


目前我们知道的,是之前的研究存在很多问题,而现在我们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期待未来研究能给我们更满意的答案。

除了思考这些问题,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自我控制不只是抵抗诱惑,它还涉及养成好的习惯,让无意识帮助我们实现我们的目标。这或许是比自我损耗涉及的那部分自控力更重要的部分。

···参考资料···

【1】Vohs, K., Schmeichel, B., Lohmann, S., et al. (2021). A multi-site preregistered paradigmatic test of the ego depletion effect.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21989733

【2】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 Tice, D. M. (1998). Ego-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1252-1265.

【3】Baumeister, R. F., Vohs, K. D., & Tice, D. M. (2007).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6), 351-355.

【4】Baumeister, R. F., Tice, D. M., & Vohs, K. D. (2018).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regulation: Conclusions from the second decade of willpower research.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13(2), 141-145.

【5】Molden, D.C. et al. (2012). Motivational versus metabolic effects of carbohydrates on self-contro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 1137–1144.

【6】Inzlicht, M., Schmeichel, B. J., & Macrae, C. N. (2014). Why self-control seems (but may not be) limited.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8(3), 127-133.

【7】Hagger, M. S., and Chatzisarantis, N. L. D. (2016). A multilab preregistered replication of the ego-depletion effect.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 546–573.

【8】Baumeister, R. F. (2016). Charting the future of social psychology on stormy seas: Winners, losers, and recommendation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66, 153-158.

【9】Milyavskaya, M., & Inzlicht, M. (2017). What’s so great about self-control? Examining the importance of effortful self-control and temptation in predicting real-life depletion and goal attainment.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8(6), 603-611.

【10】Hofmann, W., Baumeister, R. F., Förster, G., & Vohs, K. D. (2012). Everyday temptations: an experience sampling study of desire, conflict, and self-contro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02(6), 1318.

【11】De Ridder, D. T., Lensvelt-Mulders, G., Finkenauer, C., Stok, F. M., & Baumeister, R. F. (2012). Taking stock of self-control: A meta-analysis of how trait self-control relates to a wide range of behavior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6(1), 76-99.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