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2年高考历史重点、考点预测!
发布于 2021-09-22 00:41
一、2022年高考历史重点考点预测
古代史部分
1.从“大一统”角度考查先秦时期的政治演进
【角度说明】从“大一统”的角度考查先秦时期的政治演进,着重考查考生对分封制具有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的理解,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其对“大一统”理念的认同,凸显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3.从作用(影响)角度考查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与监督
4.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影响角度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角度说明】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同历史时期商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
5.密切结合现实,从社会民生与国家进步视角考查经济现象
【角度说明】高考历史试题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从社会民生与国家进步视角考查经济现象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显著趋势。
8.从演变、特点、影响等角度考查罗马法
【角度说明】罗马法不仅奠定了古代罗马的统治基础,而且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意义重大。罗马法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罗马法的演变、特点、影响等。
11.从扩张方式、资本原始积累、影响等角度考查早期殖民扩张
【角度说明】从扩张方式、资本原始积累、影响等角度考查早期殖民扩张,有利于增强考生对资本主义“扩张性、掠夺性”的认识和理解,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12.从城市发展、生活方式变化等角度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角度说明】从城市发展、生活方式变化等角度切入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贴近社会现实,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
13.“小切口,深分析”考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
【角度说明】从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考查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从总统权力膨胀的角度考查美国的总统制,体现了高考由微观型材料切入考查整体概念的命题方向。
14.从反侵略、求民主角度角度考查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角度说明】设置列强侵华史与国人探索史相结合的材料和问题,突出考查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以及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顺应了高考的立意要求,也彰显了历史学科的多种素养。
16.从国内外形势、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等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经济
【角度说明】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等角度切入,考查西方工业文明在加速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促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等方面的客观进步性,体现了高考重视对考生中外关联的国际意识的考查;从政府的政策、国际环境的影响等角度考查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衰,彰显了高考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17.从工业文明冲击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角度说明】西方工业文明传到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冲击比较明显。高考往往会以物质生活、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变化为切入点进行命题。
18.多角度考查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角度说明】高考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考查,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命题视角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背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对工农问题的认识上。
21.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考查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角度说明】高考常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考查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着重考查国际格局演变的阶段特征,引导考生多角度看待问题。
22.从表现、影响等角度考查经济全球化
【角度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其也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考查角度涉及表现、影响(双刃剑)等。
23.多角度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角度说明】近几年高考对世界文学艺术的考查主要涉及两个角度,一是设置情境,链接政治或经济现象,考查文学艺术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二是设置新情境,考查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特色)。
24.从现代化视角考查新中国的“一五”计划
【角度说明】高考常从推动工业合理布局的角度考查“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相互促进的角度考查“一五”计划的影响等,注重考查考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试题调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二、高考“咩”预测|历史: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或成命题切入点
高考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金羊网记者邀请了华附、省实、执信、广大附中的名师,为考生们预测高考9门科目每一科的试题,传授临考经验。
考生可到“羊城派APP”,收集阅读自己需要的科目,召唤考场“霸王龙”。祝每位考生,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考入自己理想的高校。
名师:广东实验中学高三历史备课长李瑾老师
趋势预测:
最后阶段备考:
善用三类资源:考前十多天的时间,继续用好三种备考资源,不乱方寸。
1.教材。教科书上的内容是学生理解世界的“根据地”,考前翻翻书,既是为了减少知识的模糊点,还可以与当前时事热点结合,展开思考,不失为考前温书的好办法。
2.高考题。在复习备考中,同学们已经做过很多次高考原题了。但是在考前把过去近三年的试卷再看一遍,好好揣摩一下还是有必要的。通过研究高考题,了解试卷的结构,理解命题者的命题立意和方法,对于合理解题思路的保持很有帮助。
3.模拟题。保持每天一定量的定时训练。做题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题感,训练的关键在于习得和养成熟练的学科方法。当然,还可以通过对题目材料的阅读,扩大知识的积累,对一些历史细节和历史结论有更完整的认识。
克服两种倾向。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对高考又有很高的期望值,难免会有情绪和心态的波动。比较常见的两种心态有:
1.大局已定,过于放松。看课本一目十行,过眼不过心。做练习笔走龙蛇,草草了事。“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这种过于放松的心态的确是在浪费最后的黄金时期。考前仔细看看书,发挥短时记忆的作用,减少知识的模糊点,考前认真练练笔,保持良好的解题习惯和题感,对高考的充分发挥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2.惊慌失措,加班加点。最常见的情况是感觉一片空白,似乎什么都不记得,一做就错。其实是这种心态在作怪,把自己的问题无限放大,最终只看到不足,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已经实现的进步。要克服这种不良倾向,首先应当对自己客观评价,肯定自己,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其次就是调节自己的身体、心理状态,在作息时间上要求自己,把最好的状态调整到考试的两个时段。
临场tip:
1.调整好应考心态,心态是致胜的关键。考试不能不紧张,考场上只有保持紧张的状态才能合理、有效地安排考试节奏。也不能过于紧张,发挥失常。
2.将任课老师日常叮嘱的答题规范认真落实到位。如注意审题,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答题一定要分层次,要点化、序号化;突出关键词;注意字体,要工整、清楚;不要大量照抄原材料,至少做到“摘词不抄句”;史实表述要准确;一定不留空白。
(声明:本文均源于网络,原作者不详。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