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解答丨为什么考第一名叫“状元”?

发布于 2021-09-22 07:48


小学语文提高学
为什么大人永远不懂孩子的世界?#育儿#家庭教育

精彩内容

“中状元”,意思是在科举考试中考取进士第一名,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荣誉。“状元”一词产生于唐代,“元”是“头”、“首”的意思,而“状”字和旧时的科举程序有关。

唐代科举考试是两级制。考生要先在当地考取举人资格后,才能参加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进一步考取“进士”。进京考试的学生,要先填写自己的身世和近况,相当于现在的报考表,这个表叫“书状”或者“投状”。

因此,后来考得进士第一名的就是这些“投状”中的第一名,故称之为“状元”,或者“状头”。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在发布进士排名榜时,进士名单是依照名次自上而下,进士第一名自然在最前面,位于榜首,所以称之为“榜首”或者“状元”、“状头”。

但是,到宋代后,“状元”就并不是指进士第一名了,而是对于“殿试”前三名的统称,也就是说,只要考取“进士”前三名,就都可以称为“状元”啦。

后来,到明清时期,殿试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自此,“状元”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啦,也成为中国读书人“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象征。

据史书记载,从唐代科举考试开始,到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其间历代王朝有名有姓的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

其中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宋代的文天祥,明代的杨慎。而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则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

- END-

 下面的精彩内容,点一下图片免费查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