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鄠邑之名,唤醒沉睡的文明密码

发布于 2021-09-22 23:57

解读鄠邑之名,唤醒沉睡的文明密码

2020-06-28 阅读521

         作者:西安市西周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曹云海

      一、从黄帝之世系传说及姓源论

      从黄帝之世系传说及姓源论,是古帝王无非黄帝之子孙矣。《周礼下》称为皇天祚禹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依著名历史学家杨宽先生《中国上古史导论》稽《山海经·大荒经》《海内经》等所开列的黄帝世系表,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所开列的夏代帝系表等,两种黄帝之世系排序,皆为同一指向。可证有扈氏一族其与黄帝世系历史渊源关系,非常紧密而直接了当。

      1、黄帝->昌意->颛顼(高阳氏)->鲧(鮌)->禹->启(而有扈氏为启同姓庶兄)或: 2、黄帝->骆明->鲧(鮌)->禹->启(而有扈氏为启同姓庶兄)。

      又如:黄帝生骆明(排行老三),骆明封地在盩厔(今周至县)骆峪。骆明生鲧(白马),鯀的封国为崇,且夏、商、周,皆有崇国。顾炎武《肇城志》“盩厔,扈国。”崇国在今鄠邑,周至之后间。

      鲧作城,其城址在今鄠邑区城北处东、西韩村之间至南、北河头村之间。古文献记载“城郭之始也”,也就是说,此是中华城市文明的开始。城高九仞,一仞八尺,约合今天十六、七米高。史书评价:“仓颉造字⋯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山海经》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火神)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对这段文字,笔者曾征之古籍研究一番,觉得让人疑议之处甚多,包括对鲧行刑之法。避开政治、个人性格方面原因不论,吾觉得评价一个人物,不应过于看重一些政治和个人性格原因,应当看重的是他德行和善心。鲧作为工料男神、水利专家共工(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考证“共工与鲧”实为一人。)的高级助理,跟随共工治水多年,很有其专业经验的,也是应当肯定的一面。“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后有“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四岳”会议,否决了共工继续治水的进言,推荐鲧治水,尧帝说不行。鲧之能力、干劲不假,但“负命毁族”(意思是说:违抗命令,不听指挥,不遵守族规,自作主张。一句话“不听话”,不为人待见。《史记》载:“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最后尧帝让鲧试试吧。鲧治水九年,沿用共工“雍防”治水经验,卓有成效。鲧在治水方法上有多项新技术发明创造:史书“伯鯀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我初始研究时,疑其“息石、息壤”当为因地制宜之物,如用竹(或木)藤等编制的装石之类的网状筐笼之属,今人谓之“千丝笼”,兴修的“丁字垻”(见图例)。2500年前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用于大江截流;5000年前浙江良渚文化遗址,水中修城之法“草裹泥”;草即芦苇(蒹葭)、茅草、稻草之类,今抗洪抢险中,仍在使用的“草袋、沙袋子”是其“影子”。陕西榆林石峁遗址中以石砌城墙中就摆放有树木(纴木),以达到增大拉力的作用,也是史前史实之事。北方农村,建筑中泥墙或房屋上“使瓦"中“的“麦苋泥”,也是如此之属,依此而论“息石”概念,当属此类。2016年夏秋之际,笔者与西安文史研究院刘髙明先生(宁夏贺兰山岩画的发现者)一起交流,阐述我《鄠邑古史考论》学术见解和研究方面成果,得到高度肯定。谈及“息壤”,即白灰,类似今之建筑处理地基使用的“三合土”,鲧并应用于修建崇国城,加固城基及治水工程。该物应来自鄠邑终南山一带白灰窑。实践出真知,而“石灰”的发现与鲧禹家族南山修栈道,这一伟大工程中有关,时无火药技术及铁器,古人开山取石,用“火烧水激”之法(物理中“热胀冷缩”原理),由此发现了“石灰”的功能和作用。刘先生这一说法,从原理上讲是说得通的,应是恰当可信的。为此,我查阅明崇祯《鄠县志》就有“曲峪山内有莲花山石灰窑”之记载。今檀峪,栗峪,涝峪纸坊、高石窑等有石灰窑遗迹也是例证。故《禹贡》曰“终南惇物也”。惇物者也,宽厚也。《东方朔传》“出于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楸、檀、柘,百王以耴给,万民可仰足也。”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史记地名考》云:“‘秦武王迎甘茂於息壤。’(《甘茂传》)【索隐】啟筮云‘昔伯鮌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或是此也。【正义】秦邑。”笔者依此及史书记载可证息壤之地,当在鄠邑南山一带。《山海经》记载中“窃”字,极其耐人玩味,不可思议。鲧之治水,消除水患,乃四岳推荐之下,天帝同意并获准的工科男神出任水利大臣,治水前线指挥部总指挥的。大灾当前,情况紧急,为不贻误战机,未向天帝奏请事之原由,就“私”动用战略物资“息壤”以堙洪水。于公而非一己之私利,而取其“息壤”之物,着实施用于治水,充其量,只是程序不合“法”,并无不当之处,阵前斩將,断然不可致其于死罪,杀头于羽山郊野。“窃息壤”之说,疑为借口,恐另有原因。此处不再冗述列举古文献之记述,讨论其孰是孰非。纵观史料,鲧禹二人前仆后继,共治水患,崇伯鲧始作崇国城,功不可磨。在中华文明史上应有浓墨重抹显赫的历史地位。

     《史记》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另见图例:谭其骧《夏时期全图》局部)。依此可知,有扈氏是以有扈氏国(扈国)作为食邑之地,说明“扈邑”之名,早在夏启王朝立国之时(公元前2070年)已实际存在,其扈国距今已有4100余年历史。著名历史学家杨宽先生在《中国上古史导论》中说:“‘姒’‘姬’音既相近,义又相通,则姬姓姒姓为一姓之分化可知。周人既自称有夏、夏后,而周人姬姓又即夏之姒姓,则谓夏史为周人神话传说之所演成,其证益昭矣。”今西安市鄠邑区苍游镇陶官寨村扈(户)姓人家约二十余户百余人,是其有扈氏之后裔,有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扈氏先茔墓碑记》为证。

      二、从文字起源论

      上古时期,氏族的图腾,往往演化为姓氏。有扈氏也不例外,扈即上下结构“鳸”或左右结构“(户+鸟)、(雩+鸟)”,是“鳸”鸟为图腾而演化为“扈”姓的(因居其扈国,故以国为姓)。这也是扈字本源之意。鳸,本义是农桑侯鸟,相传为少皞主管农事的官名,即以扈鸟之名名官,作为农业官员或官方机构的代名词,比如耕作播种时,类似用“布谷鸟”之名,代替称谓负责播种这一农事活动的官方机构成官员名称一样,此种纪官方法,这与伏羲氏“以龙纪官”之事,本同一理。这是古人“道法自然,顺应天时,四季五行变规律,其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因为农耕文明是一切文明之源,中国文化当植根农耕社会。(少皞,五帝(五方帝、五色帝)之一,代表西方金帝、白帝、金天氏、主秋,属神蓐收,手持曲尺。“昊、皞、皓”三字一也。)《左传·昭公十七年》:“九鳸为九农正。”杜预注:“鳸鸟有九种也⋯⋯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鄠”字,本为形声字,由“(雩+鸟)”演化而来,而“(雩+鸟)”的前身是“鳸”字。此处即舍去“鸟‘之形,加表城邑之右“邑”或右“阝”而来,仍保留鳸鸟发出之鳸声(音:HU声),而在此不读“雩yu”声,在演进选练过程中用其“(雩+鸟)”作为区别字,这与当时农事活动中祈求风调雨顺雩祭活动有关。《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雩,本为夏季对着赤帝而跳舞之祭祀,今有学者,则过分侧重“鄠”字 从“雩祭”,非“鄠”字本源之义。“(户十鸟)”合体字,许氏《说文》未收录。《顾炎武全集》中收录有:【鄠】底本作[(雲+阝)]。谭其骧、王文楚、朱惠荣等有【校勘记】。《史记》:“夏启即位有扈氏不服”句,张守节《正义》引杨雄《训纂》(即《仓颉训纂篇》)曰:“户、扈、鄠三字,一也,古今字不同耳。”【注:杨雄《仓颉训纂篇》早佚。今丛书集成三编本《仓颉训纂》即依《史记正义》此条辑入。】隋唐时姚察《汉书训纂》里重复了杨雄说法。清人钱坫《新斠注地理志》卷二:“《训纂》合为一字者非。”清人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卷三:“姚察《训纂》以户、扈、鄠三字为一,误矣。”笔者依文字起源演进论(见笔者制作图例》,扬雄《训纂》说"户、扈、鄠三字,一也”,可从。

      鳸鸟,当是怎样的形象?古文献、出物文物,描述或图鉴较少,在加之各地称谓殊异有别,今人尚难加以鉴别,孰是孰非。比如麦收季节,有一种鸟发出“咕咕”声,中原一带民间称其为“咕咕鸟”,人们常捏其泥塑,模仿而吹其声,今考其鸟实为斑鸠,鸽形目,鸠鸽科;而在鄠邑民间,麦收时节,常有一种鸟叫声“呱哒呱咕”,百姓谓其鸟(方言:“黄呱嘞”),笔者疑其或为黄鹂。

       三、《尚书·甘誓》及“飞扬跋扈”故事

       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建立。夏启王在在钧台(今河南禹州)召升各部落首领大会,将首领分封为诸侯,或转为贵族,大加封赏,重新洗牌,以图借此笼络让天下人承认自己,奠定其天子地位,史称“钧台之享”。此种作法,却遭到坚持“禅让制”,反对“世袭制”同姓庶兄有扈氏的强列反抗和不满。第二年(公元前2069年)夏启就率大军,由夏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长驱直入,一路向西进发千余里,直逼有扈氏国,成语“飞扬跋扈”源于此。夏启在有扈氏所地之南郊,进行誓师大会而宣誓,即《尚书·甘誓》是我国现存最早带有军法性质的文献。“五行”词始见于文献。今甘亭镇得名源于此。《竹书纪年》:“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帝都归于冀都⋯诸候于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