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智能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发布于 2021-09-23 00:00
导语
全球智能汽车 2020 年销量达 1120 万辆,智能汽车普及率大幅提升。
来源:中信证券
一、智能汽车 2025: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全球电动车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进一步成熟以及政策的支持,预计到 2025 年中国和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规模分别达 750 万辆(CAGR=40.5%)、1718 万辆(CAGR=39.6%),其中绝大多数具备智能配置。
全球智能汽车 2020 年销量达 1120 万辆,智能汽车普及率大幅提升。2020年全球L2级及L2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辆销量达1120万辆(渗透率为14.3%), 同比+78%。其中 2020Q4 全球 L2 级及 L2 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辆销量为 345.9 万辆,美国 销量为 120 万台(智能汽车渗透率达 30%)、中国销量为 83.2 万台(智能汽车渗透率达 12%)、欧洲销量为 62.8 万台(智能汽车渗透率达 19%)、日本销量为 19.9 万台(智能汽 车渗透率达 20%)、其他地区销量为 60 万台(智能汽车渗透率达 12%)。
我国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规划,预计 2025 年 L2&L3 级自动驾驶新 车渗透率达 50%。《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将智能网联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20-2025 年为发展期,2026-2030 年 为推广期,2031-2035 年为成熟期。其中,提出到 2025 年 L2 级和 L3 级新车将达到 50%, 到 2030 年超过 70%。
预计 2025 年中国和全球智能汽车销量分别达 1716 万辆、3287 万辆。得益于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成熟,以及关键零部件成本的持续下探,中国&全球智能汽车渗透率有望 于 2025 年分别达 50%、35%,对应汽车销量分别为 1716 万辆、3287 万辆。2030 年, 中国&全球智能汽车渗透率有望分别达 70%、60%,对应智能汽车销量分别为 2665 万辆、 6581万辆。中长期来看:华为赋能的相关企业,在中国市场稳态有望拿到 20%-30% 市场份额。主要原因是:1)华为在品牌力、AI 能力、物联网生态、产业链整合、研发投 入方面有强度大的优势;2)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中的成功要素有望被复制到智能汽车领 域:公司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由 2010 年的 0.18%提升至 2019 年的 12.9%,其中 2019 年占 据中国 26.4%的市场份额。
二、华为入局:定位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
战略定位:华为不造车,基于 ICT 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 随着汽车产业与 ICT 产业的深度融合,智能 网联电动汽车正在成为人类社会新的革命性发展引擎,其影响远远超出两个行业本身。基于此,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部门的战略定位为:华为不造车,聚焦 ICT 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致力于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业务范围:由汽车零部件产品生产与销售向汽车销售业务拓展。回顾公司在智能汽车 领域中的布局,可以看出华为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中的产品布局也随着组织架构的变化发 生了相应的变化。
产品布局:依托 HI(Huawei Inside)全栈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1+5+N”智能 化产品。截至目前,华为 HI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主要包括“1+5+N”。其中,1 是指华为自 研的通信与计算架构。5 是指华为自研的 5 大智能系统:智能座 舱、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N 主要是指 30 余个智能汽车零部件, 具体包括激光雷达、AR-HUD、4D 雷达、MDC 计算平台等。
(1)HI 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商业化进展不断加快。2020 年 10 月 30 日,华为 发布全新 HI 品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其包含了 ADS 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以及智能电动三部分。
ADS 自动驾驶系统支持 L2+-L4 级别自动驾驶功能。华为在 2020 年 Mate 40 发 布会上透露,华为 ADS 自动驾驶系统将支持 L2+至 L4 级的自动驾驶系统,并将 配备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摄像头。
基于鸿蒙 OS 系统打造智能座舱。华为在智能座舱领域中的布局,主要是基于鸿 蒙 OS 系统打造,未来可搭载 70 英寸屏幕以及 7.1 环绕立体声系统,并且将集 成更智能的语音助手功能。
智能电动是华为提供的电机及电池解决方案。华为在 2020 年 Mate 40 发布会上 透露,搭载华为智能电动的车辆百公里加速时间可达 3 秒级别,充电速度可以达到 10 分钟充电 200km 续航水平。除此之外,华为智能电动还提供电池异常提前 预警等功能。
HI 全站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首次用于北汽极狐阿尔法 S 中,预计 2021 年交付。 2021 年 4 月 17 日,北汽蓝谷发布与华为合作的第二款车型极狐阿尔法 S,成为 全球首款搭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型。该车型共包括六个配置,售价 25.19-42.99 万元,其中最后两个配置搭载华为 Hi 全栈式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售 价分别为 38.89 万和 42.99 万元。
华为 HI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售价或在 4.5/8.5 万元。依据北汽极狐阿尔法 S 不同车型的配置&售价差异,华为 HI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售价或为 4.5/8.5 万 元。由于华为 HI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额外搭载了等效线程 96 线的 3 颗激光雷达,按照单个 1000 美元价格计算,三颗激光雷达的价格或在 1.9 万元附近。扣除激光雷达后的售价为 2.6/6.4 万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大的 性价比。
(2)自研 CC 架构,迎接智能汽车发展趋势。
从传统汽车走向智能汽车,架构必须进行变革。随着车辆电子化程度增加,车内 ECU 数量迎来爆发式的增长,由于不同的 ECU 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导致算力不能协同、且不能做好而互相冗余。同时,由于不同 ECU 不同的嵌入式 OS 和应用程序,导致无法统 一维护和 OTA 升级,第三方应用开发者更无法与硬件进行便捷编程;ECU 数量 的急速增加,增加了内部通信需求导致线束成本和装配成本增加。
为迎接智能汽车的发展浪潮,华为于 2019 年推出自研的 CC(Computing /Commu nication,计算+通信)架构。华为 CC 架构通过以太网络链接智能座舱 CDC、智能驾驶 MDC 和整车控制 VDC 三个平台。同时,公司也自研了鸿蒙座舱操作系统 HOS、智能 车控操作系统 VOS 和智能驾驶操作系统 AOS 以分别支撑上述三个平台。
(3)自研五大智能系统,目前覆盖三十多种智能汽车零部件。其中,五大智能系统 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网联、智能车云。
智能座舱系统:依托麒麟模组、AR-HUD、车载智慧屏、鸿蒙智能座舱生态等软 硬件产品,为下游用户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智能驾驶系统:依托 MDC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激光雷达、4D 雷达、执行器以及 相关软件,构建平台标准化产品,加速智能驾驶产业生态的投建。
智能电动系统:2019 年华为发布了智能电动 VDC 平台,集成了整车控制 OS、 整车控制软件、VDC 硬件平台、mPower、Hicharge 等智能电动产品,为下游不同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智能网联:华为在联网层面,从模块、网关到云平台布局,打造完善的联网方案。硬件方面,华为提供车内通信的车载模组、T-Box、太网关等部件。软件方面, 华为 OceanConnect 车联网云平台,打造云智能联网解决方案,可支持干万级车辆同时在线。
智能车云:截至目前,华为智能车云服务包括自动驾驶云服务、车联网云服务、 三电云服务、高精地图云服务和 V2X 云服务。在华为高精度地图云服务方面,由于华为具备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完整的高精地图采集和制图能力+开放的多图商联盟,其高精地图云未来将 加速开放。
组织架构隶属关系由之前的 ICT 管理委员会变更为消费者业务中。
2019 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隶属于 ICT 管理委员会。随着汽车产业与 ICT 产业的深度融合,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正在成为人类社会新的革命性发展引擎,其影响远远超出两个行业本身。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部门,加大了在智能汽车领域中的布局。
2020 年智能汽车 BU 部门调整至消费者业务中。华为正式宣布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的业务管辖关系从 ICT 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隶属部门也由之前的 2B 板块调整到 2C 板块。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共设 9 个部门。其中架构设计与集成战略部、战略业 务发展部、政策与标准专利部、Marketing 部门,可以视为是前台部门;MDC 产品部、智能驾驶部门、智能座舱部门和智能车云部门相当于中台部门;质量与运营部为后台部门。
研发人员&研发规模:2020 年华为智能汽车 BU 部门研发投 入超 5 亿美元,2021 年拟投入 10 亿美元,用于智能汽车领域中的产品及技术研发。目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部门研发人员数量已达 5,000-6,000 人。
三、为何入局:自身业务承压,智能化浪潮加速
入局原因一:目前公司仍处于美国实体清单中,在核心零部件获取上仍有困难,手机 业务持续承压。智能汽车作为 AIoT 领域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市场规模达万 亿美元,规模足够大。华为入局智能汽车,有望接棒消费者业务支撑公司的后续增长。
华为 2020 年营收 8914 亿元,消费者业务营收占比达 54%。公司 2018/2019/2020 年营收分别为 7212/8588/8914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593/627/ 646 亿元。其中,2020 年消费者业务营收 4829 亿元,为公司第一大营收部门;运营商业务营收 3026 亿元,企业业务营收 1003 亿。
半导体厂商&芯片代工厂对华为供货影响较大,消费者业务将继续承压。自 2019 年 5 月 15 日美国将华为等 70 家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以来,美国半导体厂商及芯片代工厂对华为芯片供货影响较大,华为消费者业务将继续承压,手机出货量及市占率持续降低。
智能汽车有望成为 AIoT 领域中率先落地的应用场景。当前正处于两 轮科技红利之间,5AIoT将成继移动互联网后,下一轮科技红利最大的机遇。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连接数趋于饱和,但伴随 5G、wifi、AI 等技术发展、成本下降以及场景逐渐成熟,物联网的机遇才刚刚展露。
乘用车市场规模大,全球营收达万亿美元。2018 年全球 乘用车销量达 5740 万辆,市场规模 1.29 万亿美元;2018 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达 2400 万辆,市场规模约 5160 亿元。
全球汽车行业格局在过去 20 年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前 15 名厂商汽车产量占比 达 87%以上。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内,全球范围内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仅仅是内部产量排名的变化。
2020 年,汽车行业发生变革的元年,造车新势力市值大幅增长。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特斯拉市值 6,689 亿美元,远高 于第二大车企丰田汽车 2,507 亿美元的市值。考虑到中国本土庞大的智能电动车市场,乐观的投资人期待中国智能车市值比肩特斯拉的量级,相关公司估值快速显著提升。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分别为国内的第二大和第七大市值车企,两家公司加总市值达 6658 亿元(1032 亿美元)。
智能汽车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新品牌迎来建立机遇。随着特斯拉(中国)、蔚来、理想 汽车等智能汽车销量的提升,2021 年前五月,四家造车新势力的市占率达 22%,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较为显著。
科技公司进入汽车市场并有可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汽车电动化浪潮下有望改写上述竞争格 局。汽车电动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造车门槛,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智能化将成为产品下一主要竞争力。中长期来看,华为赋能的相关车企,在中国市场稳态有望拿到 20%-30%市场份额。
四、华为怎么做:目前采用三种方式,未来仍有更多可能
合作模式 1:向车企提供智能汽车软硬件产品,目前已与几十家车厂展开合作。该合 作模式类似传统 Tier 1 或 Tier 2 厂商,华为直接向车企或 Tier 1 提供智能汽车软硬件智能 化产品。截至目前,华为的多款智能化软硬件产品已用于多家车企多款车型中。
多款软硬件产品已与奥迪、奔驰、沃尔沃、上汽、比亚迪、长安等多家车企展开 合作。华为早期主要向车企提供车载通信模块,2015 年华为 LTE 4G 车载通信模 块拿到了来自奥迪和大众的订单。目前,华为向国内主流车企提供智能座舱、智 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五大业务领域的智能化部件,主要包括 HiCar、通信模块、DriveONE 三合一/多合一、车云服务等。
搭载华为智能化部件的多款车型陆续量产落地,华为汽车产品加速上车。在仅就智能化部件合作的车企中,已有多款车型搭载华为智能化部件上市,包括搭载 HMS 的沃尔沃 XC40 RECHARGE、Polestar 2、奔驰 S 级轿车,以及搭载 HiCar、 DriveONE 三合一的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在采用平台化或全栈解决方案合作的 车企中,也有多款车型搭载了华为智能化部件并陆续上市,包括搭载 HiCar 的新 宝骏 RC-6 & E300、上汽荣威 iMAX8、比亚迪汉,搭载 5G T-Box 的北汽新能源 ARCFOX α-T、上汽荣威 MARVEL R,搭载 5G 芯片巴龙 5000 的广汽新能源 Aion V,搭载 DriveONE 三合一的上汽大通 EUNIQ5 & EUNIQ6,以及搭载 NFC 车钥 匙的比亚迪宋、汉。
合作模式 2:向车企提供平台化产品及服务,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 是已公布的方式。 此种合作模式主要是指华为基于自研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车云等平台, 以及对应的 AOS、HOS、VOS 等操作系统,向车企提供平台化的产品及服务。车企及或 第三方供应商可以基于该平台化产品进行上层应用软件的开发。
合作产品主要包括华为 DriveONE 三合一电驱系统、HUAWEI HiCar 智慧互联 解决方案以及 HUAWEI Sound 音频技术。2021 年 4 月,赛力斯举行了生态合作发布会,宣布与华为联合了 “高性能电驱轿跑 SUV”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该车型采用了华为 Drive One 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华为 HiCar、华为 Sound 三大产 品,售价 21.68 万元(两轮版驱动产品)和 24.68 万元(四轮版驱动产品)。
借助华为销售渠道,开拓潜在消费者。截至 2020 年底,华为已在全球建立了 5000 多家体验店,年接待用户数超过 8000 万。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 通过与华为进行 深度合作,将借助华为的销售渠道改善公司运营成本&优化销售网络。
合作模式 3:提供 HI 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北汽极狐 ARCFOX α-S 是已公布的方 式,未来将向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广汽集团提供全栈解决方案,联合打造子品牌。2020 年 10 月,华为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 HI,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HI”是指 “Huawei Inside”,华为不仅给车企提供智能化部件,还与车企联合设计、开发汽车,向 车企提供五大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发挥技术优势,车企发挥整车优势。
华为 HI 首款全栈产品 ARCFOX α-S 发布。4 月 19 日,首款搭载 HI 全栈智能汽 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型 ARCFOX α-S 华为 HI 版正式发布,定位高端智能电动车, 预售价格为 38.89-42.99 万元,计划最早于今年 11 月开始交付。该车型是全球首款实现城市通勤智能驾驶的量产车型,首次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 ADS系统, 搭载 3 颗激光雷达和 400Tops 算力的 MDC 810,计划在高精地图覆盖的区域, 实现点到点的自动驾驶,体验接近 L4 级别自动驾驶;同时该车型也是首款搭载 华为鸿蒙 OS 的量产车型。随着华为智能汽车产品加速落地,华为未来成为市场中主流供给的概率较大。
向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广汽集团提供全栈解决方案,联合打造子品牌。2021 年 4 月,在华为第 18 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与 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三家车企正在进行“HI”模式的深度合作,计划分别打造三个子品牌,将从今年第四季度起陆续推出。(a)与长安汽车、宁德 时代联合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将于 2021 年底发布。长安汽车正式宣布将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包括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和一个超级“人车家”智慧生活和智慧能源 生态。(b)与广汽合作打造 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计划于 2024 年推出首款智能电动汽车。华为与广汽集团的 合作始于 2017 年,双方首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领域技术 展开战略合作。2019 年 9 月,双方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在计算与通信架构,迎接软件定义汽车发展的趋势,综合双方在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合 作研究,共同打造可持续迭代升级的数字平台,真正实现软件定义汽车,为用户持续提升更好的体验。目前,双方正在合作研发智能电动汽车。
未来合作方式仍有多种可能。华为作为世界科技巨头,希望“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 界”。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公司凭借在 ICT&消费电子领域中的多年积累,在智能硬件、软 件系统、IoT 生态、供应链管理、销售网络等领域建筑了显著的壁垒。在智能汽车渗透率快 速提升的背景下,AI 迭代速度及转型缓慢的传统车企为抢占更高的市占率,选择与科技企 业联合是必然趋势。华为入局智能汽车的方式,未来仍有更多的可能。
五、对市场的影响:加速车企智能化进程,催生更多投资机会
整车层面,华为将扮演重要角色。未来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AI 迭代速度及转型缓慢的传统车企为抢占更高的市 占率,选择与科技企业联合是必然趋势。华为入局,通过科技赋能传统车企,可大幅缩减 车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同时增强智能汽车产品竞争力,料将成为中国智能汽车市 场领域中的重要玩家。
智能汽车竞争格局初现。据中国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达 136.7 万辆,前 20 名车企销量累计达 104.5 万辆,市占率达 76.4%。其中, 造车新势力特斯拉、蔚来和理想汽车销量分别为 13.75 万辆、4.37 万辆和 3.26 万辆,竞争格局初现。
产业链层面,加速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智能汽车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产品,从最 底层的架构,到传感器、车载计算平台、汽车软件等,产业链中衍生出众多新的增量机会。目前,上述各细分领域仍处于“割裂”状态。华为凭借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软硬件 一体化布局,未来有望进一步整合智能汽车产业链,不断增强我国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智能汽车时代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以及管理架构的比拼。由于 智能电动汽车重新定义汽车产品,是对传统汽车公司原有研发组织形式的挑战,需要软件、 硬件、机械件工程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产品定义和研发设计。华为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 &规模,通过软硬件一体化布局,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本土自动驾驶供应商,推进我国自 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
华为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1)从 2015 年到 2020 年华为的研发总投入从 596.07 亿元提升到了 1418.93 亿元。华为在最近十年每年都坚持将 10%以上的销售收 入投入研究与开发,在最近的 2020 年中,这个比例甚至提升到了 15.9%。过去 十年中华为的研发总投入已经超过了 7500 亿元。(2)研发人员方面,在过去十 年内华为一直保持着研发人员占总员工 40%以上的占比,并在 2019 年开始进行 了研发人员的扩招。在 2020 年,研发人员占比已经超过了 53%,总研发人员达 到 10.5 万人。
华为层面,依托鸿蒙 OS 入局智能汽车,落地智慧出行应用场景,自动驾驶软件迭代 能力亦有望加速。(a)我们认为,AIoT 时代,企业比拼的不再是单一产品的竞争力,建设 端到端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正在凸显。华为依托鸿蒙 OS 系统,积极围绕智慧办公&运动健 康&智能家居&智慧出行&影音娱乐五大生活场景,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战略。(b) 智能汽车作为智慧出行重要一环,软件算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用户体验。华为入局智能汽车,其意义不单单在于增加汽车设计、汽车销售等领域中的经验。通过与整车厂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数据助力迭代更好的算法,进而不断增强自动驾驶能力, 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本土自动驾驶供应商之一。
风险因素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华为无法获得先进制程芯片的风险;华为与下游整车厂合 作不及预期的风险;自动驾驶汽车出现严重安全事故影响行业进展的风险;政策对于自动 驾驶进行限制的风险;汽车芯片&激光雷达等计算单元和传感器成本下降缓慢的风险等。
曲率创工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