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讲堂》【2021.09.22】

发布于 2021-09-22 23:57

我想边看文字边听节目

天津市宝坻区刘进来今年养了180多亩的稻田蟹,中秋节前后,螃蟹就要上市销售,可眼下螃蟹的长势却让他很发愁。

接到求助后,栏目组派出帮小妹来到刘进来的种养基地,了解情况。


稻蟹立体种养就是在稻田里养螃蟹,水稻为螃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螃蟹能清除田间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稻田里养螃蟹,挖一条水沟,是在稻田换水或是晒田的时候,预留给螃蟹的生活场所。另外,到了夏季高温的时候,螃蟹可以到水沟的深水区躲避高温,安全度夏。

再有半个月,螃蟹就要上市销售,而眼下螃蟹个体小,收益要大打折扣,这让刘进来很是着急。

乡土专家陈金良,从事水稻种植20年,稻蟹立体种养7年,基地占地面积2000多亩。

接到栏目组的邀请后,乡土专家陈金良跟着帮小妹来到了刘进来的稻田里。

刚一来到养蟹稻田的水沟边,陈金良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由于刘进来稻田的水沟与稻田之间有田埂,而且埂较高,坡度还陡,不利于螃蟹爬到稻田里自由采食,这样就减少了螃蟹的进食量,进而导致了螃蟹生长比较缓慢,个头较小。因此,陈金良建议刘进来,把稻田一侧的田埂挖掉,让稻田和水沟的水面相通,稻田一侧水沟的坡度修成1:2,这样有利于螃蟹爬进稻田采食,促进螃蟹生长。

除了水沟建造不合理,影响了螃蟹的生长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呢?

螃蟹身体两侧一共长有5对足,最前面的一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钳子,是鳌足,螃蟹用它来捕捉夹取食物,并进行自我防御。而后面的4对足,是它的步足,用来走路。由于每只步足的关节只能上下弯曲,所以螃蟹就只能横着走了。

刘进来的放苗和日常管理,也都做得不错,那这螃蟹生长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田埂上,乡土专家陈金良在仔细查找原因;水沟里,刘进来的妻子正忙着清理淤泥。转念间,乡土专家似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

螃蟹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28℃,而宝坻地区夏季水面温度能达到33℃以上,刘进来的水沟水深只有50厘米左右,夏季水面与水底的温差不过2-3℃,水底的温度在30℃左右,螃蟹生活在里面会感到不适,导致不进食,从而影响了生长,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死亡。

第二天一大早,帮小妹和刘进来来到了乡土专家的种植基地。

乡土专家稻田里的水沟水深有1.2米以上,那水面和水底的温度能相差多少呢?

乡土专家陈金良养螃蟹,稻田里的水沟与稻田之间没有田埂,水沟与稻田水面是相通的,而且水沟的坡度较小,便于螃蟹爬进稻田捕食。同时,水沟在水深1.2米以上,夏季水底的温度在25℃左右,能让螃蟹安全度夏,也不影响进食,自然长得就快了。而刘进来的水沟水深过浅,夏季水底温度过高,引起螃蟹不适,影响进食;又因为埂高坡陡,螃蟹不容易回到田里,所以进食少,长不大。

第三天一大早,乡土专家和帮小妹再一次来到了刘进来的稻田,帮他指导螃蟹的集中育肥。

暂养池是稻田里插秧的时候,刘进来用来暂养蟹苗的,此时,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通过帮扶,刘进来找到了螃蟹生长缓慢的原因,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在这里我们也祝愿他的螃蟹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内黄县是中国尖椒之乡,全县辣椒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辣椒种植效益,多年来,当地人不断尝试辣椒的各种套种模式。其中大蒜套种辣椒由于经济效益较高,已在当地大面积推广。

较高的收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试种的行列,郭国凤就是其中的一位。

郭国凤,53岁,内黄县六村乡郭桑村人,大蒜套种辣椒5亩,然而刚套种上辣椒没多久,他的大蒜就出现了问题。

接到求助后,栏目组派出帮小妹进行了实地走访。

郭国凤的大蒜套种辣椒,采用的是一种“三二”式模式,即三行大蒜,两行辣椒。这种模式,畦宽90厘米,畦垄宽25厘米,十月初每畦种植三行大蒜,行距大约20厘米。第二年五一前后再在每个畦垄上定植两行辣椒,行距大约18厘米,大蒜与辣椒有一个月左右的共生期,这期间,大蒜可以为辣椒苗遮阴,有利于缓苗,提高成活率。六月辣椒进入快速生长期,开始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空间,而此时大蒜已经收获。两种作物套种,彼此促进生长又互不影响。

叶片的枯死,势必会影响大蒜的生长,这让郭国凤开始担心大蒜的产量。

正常情况下,一亩大蒜可产鲜蒜2000千克左右,郭国凤种的大蒜依目前长势看,至少要减产四分之一,如果按去年5元每千克的鲜蒜价格计算,郭国凤这5亩大蒜将损失12500元。

乡土专家杨广军,中级农艺师,从事辣椒种植20多年,服务农民上万人次,合作社辣椒种植规模3000多亩,他已经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辣椒种植能人。

接到栏目组的邀请后,乡土专家杨广军跟帮小妹一起前往郭国凤的大蒜田。

大蒜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它主要侵害大蒜植株的叶片。受害的叶片出现隆起的橙黄色小病斑,不久,病斑处表皮破裂,散发出橙黄色粉末状的锈菌孢子,这些孢子随风雨再次传播。发病严重时,叶片病斑密布、形成连片,全叶发黄,最终造成植株枯死。

郭国凤有些纳闷儿,前几天还好好的大蒜,怎么一下子就得了锈病了呢?

原来,锈病的发生跟湿度有很大关系,湿度越大,越容易发病。由于刚定植的辣椒苗需水较多,郭国凤担心辣椒苗缺水死亡,于是频繁浇水,造成了大蒜田湿度过大,为锈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在调查中,除了大蒜田湿度过大,乡土专家还有了新的发现。

由于大蒜种植密度过大,导致蒜田通风透光差,这不仅加重了锈病的发生,还影响了大蒜的品质。

大蒜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到了,主要是因为大水漫灌,浇水太多,可又一个难题摆在了面前,同一片地里种的辣椒偏偏正是需要浇水的时候,这该怎么办呢?

由于锈病的传播速度比较快,郭国凤不敢耽搁。当天,他就按照乡土专家的建议,对大蒜田的锈病进行了防治。

第二天,郭国凤和帮小妹一起来到了乡土专家的合作社种植基地。

相对大水漫灌来说,滴灌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保持松软。另外,滴灌可以减少地表蒸发量,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大蒜植株和辣椒苗长势喜人,滴灌设施方便快捷、省工省力,这些让郭国凤赞不绝口,但最让他感兴趣的,还是地底下蒜头的长势和产量。

听了这位大姐的介绍,郭国凤很是羡慕,这让他明白了只有产量和品质并存,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受郭国凤的委托,乡土专家杨广军帮他购买了滴灌设备,并和帮小妹一起送到了他的大蒜田,铺设安装好。

通过帮扶,郭国凤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成功解决了相关问题。同时,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我们衷心地希望郭国凤的大蒜和辣椒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无论是套养,还是套种,想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都要讲究科学管理、互惠互利。通过帮扶,我们看到了刘进来和郭国凤的改变,也看到了他们继续发展共生农业的信心,我们也衷心地希望他们能在各自的领域获得成功,希望更多人靠着“共生式”农业,过上好日子。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小编,马上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