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课文到底怎样进行把握――《落花生》教学刍议
发布于 2021-09-24 00:08
前几天在作业点评挑刺时遇到了一位老师的置顶打卡,通过认的研读,总体上我还是比较认可的,但有一点引起了我自己的思考,并将自己的观点上传――
客观的讲,您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这种偶发事件,在不少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也遇到过。您通过辩证和发散的思维,并结合时代的发展情况,顺势而为,引导学生理解“既可以做像落花生一样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也可以做像苹果、石榴一样既给人带来好处又注重外表的人”,从而顺利的突破这一教学障碍,让课堂在细节生成中获得精彩。
平心而论,您在课堂当中遇到和处理的方法,很多老师也会这样去做,包括我以前也这样处理。但是我个人认为,教学《落花生》这样一篇经典的散文,深刻地理解许地山先生撰写此文的目的和当时的心境,教师在备课时要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那就是不能脱离作者撰写此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天的老师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八九十年前坐着看待事物的原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许地山先生的父亲为了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巧借落花生这一事物,目的在于启发引导孩子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保持朴素和善良,做一个靠勤劳双手和自己的头脑致力于社会的人。他的父亲将落花生与苹果石榴等做对比,也只是选取了一个合适的角度来进行形象的对比和说明,突出落花生深埋地下,从不张扬的特点,也并非是在有意的贬低其他水果。
我们现在的很多教师如果对作者写这篇文章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父亲教育孩子的良苦用心认识不深把握不准的话,就很容易犯下表面看很民主很辩证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上背离了作者和作品的“初心”。
我认为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苹果葡萄也很光鲜的时候,我们既要肯定学生的认知,也要给学生讲出作者的父亲这样做对比的目的,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想法。我们不能用今天的认识和眼光过多的点评跨越时代的作品。我想编者之所以将这篇经典课文编入教材,正好契合我们当今的新时代:继续争做说真话干实事儿敢担当的一代新人。
当我发表完自己的观点之后不久,这位老师便回复了我:“其实,我认为老师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对于现在的孩子,或是当代的教育策略来讲,注重的是孩子的发散思维,其实《落花生》这一课,并没有褒姒任何一种事物,只是针对花生它所特有的生长特点,那种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朴实无华的人很相似,它(他们)就是具有这样的品行!但是,在而今,这篇文章在几次的改编后,它能仍然出现,说明一方面有他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还有他现在存在的现实意义及价值!在我理解,他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课文学习,让孩子们明白:做人既要像花生这样朴实无华,不爱慕虚荣,还要像苹果、葡萄、梨子这样善于去表达!”
对此,我又打开课本研读了课文,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并将我的认识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当然我并不反对这位老师提出的某些观点。原文中关键的一处是这样的:“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对这句话仔细研读后就会发现,作者的父亲在这里要说明的重点是,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而苹果桃子石榴则挂在枝头上,前者只有挖出才知道,而其他水果挂在枝头使人容易发现。对比的侧重点在于果实界的位置不同,一个长在枝头,一个埋于地下。在这句话里并不是侧重于强调高高的挂在枝头的水果有多,而埋在地下的花生不。所以下文说“我们和母亲听了也都点点头”,这里点头肯定的也是强调的,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地下,花生埋在地下不容易被发现,而不是比谁漂亮谁不漂亮。
一家人在接下来的聊天中,父亲希望孩子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可是很有用。这里是强调的花生自己长的不,与它自己很有用进行对比,我感觉侧重的不是和苹果石榴桃子其他果实一样对比,不。
我们平常讲课总是侧重于苹果既又好吃,花生不但很好吃也很有用。正如我前面所说,我个人认为,作者的父亲在这里进行对比的重点,还是强调花生生在地下,不像苹果他们一样生在地上容易被发现,并非是有意的拿花生和苹果进行对比,这样对比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作者的父亲以及作者不会犯样这样低级的错误。
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不妨将那一段的顺序进行调整,就变为下面的样子:“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通过两个的句子的对比就会发现,原句当中还是突出强调二者的对比――一个高挂枝头,一个深埋地下,并非强调一个,一个不。这自然还用争辩吗?人们当然都盼着既又有用。但我感觉这并不是他的父亲教育子女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
《落花生》作为一篇传统的经典课文,被选入五年级上册进行教学,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学习方面,到底编者主张一种什么样的观点呢?难道是启发引导学生来辩证的认识这样一个问题:像落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值得学习的,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既又好吃,能张扬自己的个性也是值得学习的?我想这不免太望文生义思维发散的太散太远了。以前我们在三年级下册学过《鹿角和鹿腿》一文,从中明白任何事物都有缺点和优点,不能光靠外表来判断一个事物的优劣。上文很明显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比较浅显易懂。而《落花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它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我认为在思想内涵和理解难度上明显要高于前者。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说明去许地山先生当年写这篇文章真实想法:难忘父亲借落花生这个话题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良苦用心。这从文章的结尾那句话也能明显的看出来――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对于文中作者的父亲将落花生与挂在枝头的水果进行对比,的确也包含着枝头的水果非常漂亮很吸引人这一特点,作者的父亲希望孩子们做个像花生一样朴素而有作为的人,但我们在这里不能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引导孩子可以做“个性张扬、喜欢表达”那样的人。我感觉如此引导脱离了作者及作品本身的主旨。我们应该给孩子们讲明白,作者的父亲将二者进行对比,到底想强调花生的什么特点,希望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看法,仅做参考。我愿意和各位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真正把握好每一篇课文的思想定位。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