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人民日报的12个素材教你写作文(三)
发布于 2021-09-24 15:41
【作文素材】人民日报教你写作文
01 用毅力和恒心托举梦想
02 阅读的陪伴最温情
03 中国发展的速度与温度
04 “轻”阅读的分量并不轻
05 小皮箱见证家风传承
06 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07 热词背后是充满生机的生活
08 金色盾牌 热血铸就
09 匠心聚 百业兴
10 从冷门变热门,博物馆何以“出圈”?
11 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12 老字号如何拥抱“Z世代”?
05
开头以小见大 结尾引人深思
小皮箱见证家风传承
桂从路
开头: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第一展厅,展陈着张子清烈士使用过的一只小皮箱。这只小皮箱虽然年代久远已有破损,但走近参观的人无不被其背后的故事打动。皮箱上用以固定的36颗图钉像是主人身经百战后的累累伤痕,灯光下的淡淡光泽折射出穿越时光的坚守与传承。
解读:开门见山,引出标题的“小皮箱”,具有画面感。
结尾:张子清烈士的女儿张质彬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她曾在怀念父亲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您对革命的忠诚、勇敢,以及德高望重的崇高思想品德,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在珍藏几十年后,张子清家属将这只小皮箱捐赠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让更多人从中获得成长滋养、精神洗涤。红色家风是党的宝贵财富,传承红色基因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正是小皮箱带给我们的启迪。
解读:引出张子清的女儿,再次强调家风的传承作用,启迪读者。
06
开头引用热点 结尾习言习语
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石羚
开头:前不久,电视剧《觉醒年代》主创团队走进北大燕园,身着长衫的“李大钊”“陈独秀”,与青年学子一同再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历史场景,感动了现场学生与无数网友。“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生……”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了五四先驱矢志不渝的追求,也道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共同心声。
解读:由热播的《觉醒年代》引出文章主题——中国青年,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结尾:领导人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鲁迅先生曾如此寄语中国青年。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高扬“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坚定信念,把小我融入大我,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广大青年必将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解读:引用领导人和鲁迅先生的话,描绘美好愿景。
07
开头简洁直观 结尾指出问题
热词背后是充满生机的生活
曹雪盟
开头: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为语言的发展带来新语料,也嵌入日常生活的交流中。
解读:简洁的语言,既照应了文章标题,也提出了中心论点。
结尾:网络热词的创造和使用也有讲究。有的网络热词使用不符合交流场景,常会引起尴尬和不适,起不到应有效果;有的网络流行语存在低俗化、粗鄙化倾向,更欠缺典雅,需要予以规范。网络热词体现着互联网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流于琐碎、粗鄙的网络热词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唯有表达积极态度、观照现实发展,方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解读:采用辩证眼光,指出网络热词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08
开头先闻其声 结尾点明标题
金色盾牌 热血铸就
赵雅娇
开头:“我坚持得住,不要管我,先送其他重伤同志!”这是张从顺牺牲前留下的话。在抓捕现场,即将被擒的毒贩丧心病狂地引爆手榴弹,张从顺左小腿被严重炸伤,但他坚持让救援人员先抢救其他伤员,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自己最终因失血过多不幸离世。以雷霆手段打击毒贩,为禁绝毒品恪尽职守,张从顺用生命兑现了“从警戍边报国”的庄严承诺。
解读: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开篇引用张从顺的话,引出后文对张从顺的介绍。
结尾:金色盾牌,热血铸就。警服见证责任,警徽映照使命。多少实干担当、多少流血牺牲,都是为了无愧于“人民警察”这个称号。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1.6万余名民警因公牺牲。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人民警察的使命和担当,用实际行动昭示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赤子情怀。亮正义之剑、守万家灯火,在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总有人民警察在默默守护。
解读:点明标题,表达对人民警察的赞扬。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