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9月24日教招考试公基刷题

发布于 2021-09-24 22:57

招教考试☆必胜

                         2021年9月24日 

【教师招聘考试公基刷题】

密封线

公共基础知识刷题

1、以下有关公文印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上不压行文,下压成文日期,且“骑年盖月”

B. 联合行文时所有机关都要署名和盖章

C. 所有的公文都必须要盖印章

D. 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C选项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B两项正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C项错误,D项正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第十三项规定:“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下列刑罚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

A. 驱逐出境

B. 管制

C. 有期徒刑

D. 拘役

A选项

【解析】本题考查刑法。

A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B、C、D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

故正确答案为A。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B. 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C.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

D. “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A选项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曲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在元代兴盛。

B项正确,惠特曼,是美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以其诗歌最负盛名.由于他在诗歌形式上的革命性尝试,他被誉为美国“自由诗之父”,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C项正确,《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D项正确,“骚体”又称“楚辞体”,指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得名于屈原的《离骚》。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4、镇江香醋、保宁醋、永春老醋和哪个省的老陈醋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醋”?(   )

A. 山西

B. 四川

C. 福建

D. 陕西

A选项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保宁醋、永春老醋,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醋”。山西老陈醋,山西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镇江香醋,江苏省镇江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宁醋是四川省的地方传统名优特产,属于中国四大名醋之一。永春老醋,福建省永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故正确答案为A。

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    )。

A. 国家的审判机关

B. 国家的监察机关

C. 国家的监督机关

D. 国家的行政机关

A选项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

A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B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C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D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故正确答案为A。

6、下列哪一项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最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涵(    )。

A. 诚实信用原则

B. 对等原则

C. 同等原则

D.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D选项

【解析】本题考查程序法常识。

A项错误,《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诉讼主体从事民事活动要诚实、善意,未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精神,排除。

B项错误,《民事诉讼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对等原则是我国法院对外国主体加以同样的限制,排除。

C项错误,《民事诉讼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这是同等原则的法律规定,虽然它体现了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具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一定程序上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精神,但不如D项“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全面,且D项内容在一定程序上包括该项内容,排除。

D项正确,《民事诉讼法》第八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最能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涵,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7、下列不属于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制裁的一项是(    )。

A. 判处徒刑

B. 没收财产

C. 罚款

D. 剥夺政治权利

C选项

【解析】本题考查刑法。

A项正确,《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

B、D两项正确,《刑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四)驱逐出境。”

C项错误,罚款是行政处罚的一种,不是法院的制裁方法。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8、(多选)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攻入北京的战争有(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法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D选项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1842年8月,英国军舰侵入南京下关江面,切断了清政府的漕粮要道。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并未攻入北京城。

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

C项错误,中法战争是法国侵略中国和越南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

D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军队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战争自1900年春开始到1900年8月14日,彻底攻陷北京城。

故正确答案为BD。

9、(多选)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史称“洋务派”。下列属于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是(    )。

A. 康有为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刘铭传

BCD选项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导者,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B项正确,左宗棠是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左宗棠兴办的福州船政局,成为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机器造船工厂,也是一座设备比较完备的造船工厂。

C项正确,李鸿章是洋务运动领袖之一,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不但促进了没落王朝的工业化,而且为在财政上捉襟见肘的政府提供了大量稳定的资金。

D项正确,刘铭传是推动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有台湾洋务运动之父和台湾近代化之父之誉,在台任职期间,进行了编练新军,修建铁路等一系列洋务改革。

故正确答案为BCD。

10、(多选)下列诗句,描写春天的是(    )。

A.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B选项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杜牧的《江南春》,描写了江南花红柳绿的世界。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还有流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和迎风招展的酒旗。因此描绘的正是春景。

B项正确,“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贺知章的《咏柳》,意为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描绘了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

C项错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梨花”比喻冬雪,形象描绘出塞外大雪的场景。

D项错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出自刘禹锡的《秋词》,意为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该句诗描写的是秋季晴空万里,一鹤直上青云的景象。

故正确答案为AB。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