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海洋学院涠洲岛珊瑚馆开展全国科普日暨珊瑚日科普系列活动
发布于 2021-09-24 23:58
1、科普进校园活动
9月17日,广西大学海洋学院黄雯博士为涠洲岛实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关于珊瑚礁知识科普,号召孩子们做“保礁护海”的使者,让保护珊瑚礁的意识在校园落地生根,培养孩子们主动保护涠洲岛自然环境。黄雯博士强调:“海岛未来是你们这些‘小岛主’们的,在全球珊瑚礁退化的大背景下,大家要行动起来,先从自己做起,携手身边的亲人们一起保护好自己家的‘海底花园’”。学生们现场学习气氛热烈,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2、全国科普日暨珊瑚日科普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9月20日在活动启动仪式上,北海新绎游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志萍女士,广西规划馆馆长方圆女士,无境深蓝潜水员海洋保护联盟创始人、联合国地球青年卫士王淼女士,全球和中国珊瑚礁普查广西区负责人、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的黄学勇老师,广西大学海洋学院涠洲岛珊瑚馆馆长黄雯博士先后致辞并指出:珊瑚礁是全世界海洋多样性的中心,渔业资源、旅游资源、保护海岸不受侵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广西珊瑚礁普查立足于涠洲岛、仍需要联合各方力量,政府、社会和科研机构等,这是一个全球联动的项目。只有做到公众有意识去保护环境,保护珊瑚礁,才能在珊瑚礁普查的基础上对于珊瑚礁的现状和动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在启动仪式结束后,黄雯博士在珊瑚馆给参加本次科普活动的嘉宾、志愿者们进行了科普讲解,希望通过讲解一些珊瑚的特点和所做的修复保护成果来促进大家对于珊瑚的认识,从而提高保护环境、保护珊瑚的意识。
3、广西大学校内直播连线,同步开展科普活动
4、广西珊瑚礁普查
“涠洲岛珊瑚普查”行动中,黄学勇老师带领着由无境深蓝潜水员海洋保护联盟的核心骨干组成的志愿队伍“无境深蓝广州绿码队”出发到涠洲岛北面进行珊瑚礁普查。为了能更好地掌握涠洲岛海域珊瑚礁的生态环境和生长情况,普查团队顶着烈日坐船到达珊瑚礁生长区域海面,潜到水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样带定位布设,用相机记录着珊瑚礁最新的生长变化,以及珊瑚礁的鱼类和底栖生物丰度情况。每一年的珊瑚礁普查都是一项科研,更是一场辛苦的劳作,无论是对于珊瑚礁保护还是大众科普都是极为重要的资料。
5、珊瑚公益种植
珊瑚礁普查后,黄雯博士带领十多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一同在涠洲岛北部: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珊瑚礁修复示范区内种植了70余棵珊瑚。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