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养出两个“干饭”娃的(二宝篇)

发布于 2021-09-25 17:57

标题下方,更多育儿科普。
玲珑身心课堂
你身边的儿科医生。 儿童身心健康,在专业与日常之间建立链接。伴随孩子成长的全过程。
9篇原创内容

前文回顾:老大上大班那年的冬天,二宝出生了,这个孩子先天不足,带他回家的时候,体重只有2.2千克,他的养育之路,开始了。

 

缺少案例的建议大概率不是好建议,没有趣味的科普也很难成为好科普。

 

下面灰色背景的字体内容,是我写作的感受,想直接看故事的可以跳过。

 

 

二宝出生的时候,是有些惊险的。

孕周37周的时候,常规超声检查,发现他的脐带绕颈从一圈变成了两圈,并且他在肚子里的胎动增多,只好让他提前出生。

 

产科同事告诉我,这个皮娃娃,不知道在肚子里转了多少圈,螺旋型的脐带,随时有可能出现血供消失导致最坏的后果,几乎可以说,他是从肚子里抢出来的。

 

第一眼看见他,我就感觉,他太小了,也太瘦了,皮肤颜色也不那么红润,呼吸有点不太顺畅的感觉。

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是新生儿基础评估的指标。

 

麻醉退得很快,从手术室回到病房,我的一个脚趾就可以动了,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在刻意的练习中,我已经可以抬脚了。

 

肠道排气之后,我就喝下母亲提前备下的一大碗鸡汤、鸡肉还有一碗饭,然后尽可能的在床上翻动身体,不时让宝宝吸吮乳头。

 

很好,母乳很快变多了,准备好的奶粉都没开封,就已经可以满足宝宝了。

 

不建议产后妈妈学我大量进食的行为,当时,我曾感到恶心、腹胀。也因此产生了一些心理上的不适。

术后肠胃功能还没有恢复,大量进食对于新妈妈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尽快让宝宝吃到母乳是每个母亲的心愿,但欲速则不达,我那样的吃法没有产生不良后果,只能说是比较幸运。

宝宝在多次吸吮乳头的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乳汁,还有在母亲身边的安全感。

宝宝的吸吮是促进乳汁分泌最佳刺激,而进食和运动是增加奶量的不二法门。

 

然而二宝在吃东西方面显然没老大好说话了。比如他停下不吃之后,谁也别想勉强他多吃一口。

 

好在母乳是足够孩子吃的,跟养老大一样,坚持纯母乳喂养。

3个月的时候,出现了乳头皮肤破损的问题,孩子吃奶变成一种痛苦的体验,并且吃不完的奶还要用吸奶器,这个过程扩大了裂口,也延缓了愈合。

硅胶假乳头可以缓解疼痛,却影响了孩子的奶量。最后,放弃了一切外物手段在尽可能让自己尽快修复和宝宝吃好两者之间的,不断调整、平衡。

如果孩子不把乳晕一起含住,就拒绝哺喂,然后再试一次,再试一次。

吃不完的乳汁,在一天结束前一次性挤出。这个频率不至于会牺牲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乳汁分泌量。

正确的喂养姿势可以有效避免乳头损伤。避免对伤口的刺激有助于恢复。

 

第一个辅食,照例是营养米粉。还好,尝试了两个品牌之后,我找到了他要吃的品种。

 

有了米粉的补充,母乳就不再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对于量的要求也不再那么高。

我们试着给孩子自制辅食,比如将米饭,板栗和牛肉,混在一起打成糊状,那个香味是真的好,大人都感觉垂涎欲滴。

当然,这些食物都是在前期已经建立了适应的。

适应新食物的原则是:从少到多逐渐增加,不要同时进行多种食物的适应。

每次准备食物的时候,我们会跟他说一下食材名称,尽管他还不懂,但这是一种让他有参与感的互动。

吃的时候,我们会告诉跟他说“胡萝卜变到碗里了喔”诸如此类的话。

自己制作的食物,一度是他的最爱。

 

先天不足的孩子,是很容易受到疾病的“眷顾”。七个半月的时候,他患了风疹,出疹子的时候,各种烦躁难受;一岁半的时候,有过一次“支气管炎”,伴随气喘,呼吸都有些费劲。两岁多的时候,脓毒血症,住院治疗。以及伴随整个3岁前的几次小感冒。

 

每当生病期间,食欲都会明显减退,但病情好转以后,食欲都会随即改善。

小孩子不装病,食欲改变是一个很直观的表现。

他想吃的东西,一直在变化。

 

对没吃过的新食物充满兴趣,看到了都想吃,但尝试过后更多的是拒绝。不管是什么东西,新鲜感很快过去,我们在花样更新上稍有懈怠,他就不好好吃了。

 

反复上演的对话是这样的:“这个好不好吃?”“好吃!”“还要吃不?”“不要!”

 

为了调动他的食欲,我们在他面前卖力的表演:“这个味道不错”“这个挺好吃,下次还做吧”。有时我们还用抢他食物的“假动作”来刺激他。

面对这些曾经在老大身上好使的招数,他仿佛能洞察一般,不抵抗,也不妥协依然只接受自己能接受的。

 

半年多的时间里,他的体重维持在12公斤,未见增长。给他测体重,那不变的数据,都让心头的焦虑更重一分。

也许是工作忙碌现实无奈,也许畏惧逃避的潜在意识,他上小班之后,我们做了一次缩头乌龟,把他送到了我母亲那里。

 

母亲那里永远不缺吃的,彼时,家里总是有各种杂粮,南瓜、地瓜、玉米。都是地头上新鲜出来的。

或蒸、或煮,最原始的加工方式,不加糖不调味的天然食材。

没有要求他吃的催促,只有想吃的时候,就拿来吃的随意。

孩子放学回来,喊饿的时候,母亲总有小玩意给他。

 

饥饿中任何食物都是香甜的,养育老大的经验,母亲只坚守了一条,不追着喂吃的。

 

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吃东西,是真的不觉得饿。

饿了的时候,就是让孩子吃东西的好时机。

不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对孩子吃东西实在束手无策的时候。

不妨考虑一下让孩子产生饥饿感的方法。然后询问他是否愿意吃点东西。

你会选择哪一种提问方式:

“现在你饿了,吃块蛋糕还是吃个蛋挞?”

“现在你饿了,想吃点什么?”

这是一个改头换面的推销员策略,不要给客户拒绝你的机会。

让孩子可以自己做选择,我们需要做的,是确认提供的每一个选项,是自己可以接受的。

在母亲那里,孩子放学后,晚餐前的时间里,会经常看电视。每每看到各种美食节目,他就会缠着母亲按着做,有时候,也会提要求,让我们买某种我们不曾听过的点心。

 

感谢万能的淘宝。这段时间,仿佛是他的试吃期,我们完全没法判断他想吃什么,爱吃什么。但惊喜的发现,在各种尝试中,他长高了,也变重了。生病也少了。

 

他的进食有了可以归纳的特点,他喜欢软烂的食物,厌恶咀嚼。表现为进食长纤维的菜品,会引起干呕。

 

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母亲把菜切成小丁,用正常的方式做着吃。那时候全家吃蔬菜都需要用勺子取菜。

 

他逐渐长大,菜的大小慢慢接近正常,他愿意吃,但依然比较抗拒咀嚼,激将法,鼓励法各种没用。

直到6岁多,新牙在原来的牙齿还未脱落之前就出来了,只能到医院拔牙。

口腔科同事医生说了一句,以后要多咀嚼。

我赶紧告诉他,如果你以后不想每次换牙都来医院拔牙,就要多吃需要咀嚼的蔬菜哦,软骨也可以。

“哦,软骨也可以?”他表情夸张的表演。在软骨的诱惑和对拔牙的抗拒中,他有了强大的咀嚼动力。

 

从此之后,他开始抢着吃蔬菜,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不再为他吃东西操心过。

 

一次胃肠型感冒打破了这一切,当天吃的蘑菇连同其他食物全部吐了出来。

之后他反复表示,我不吃蘑菇,我不能吃蘑菇这样的话。

即便感冒好了以后,他都坚持这样的表演:吃了蘑菇以后,故意做出干呕的动作。

初步怀疑是给朋友科普食物过敏的电话内容被他听到了,而他坚信自己的呕吐是由于过敏。

 

甚至我自己也一度怀疑,他是否真的对蘑菇里的某种成分不耐受,准备放弃这个食材。

 

偶然的机会,朋友约做披萨,我带他去了。出炉的时候,他忽略了面皮上曾经摆放的蘑菇片。

我也假装不知道,在揪心和期待中,看着他吃完两大块,没有任何的不适反应。

 

之后,我对他摊牌:恭喜你哦,现在能吃蘑菇了呢,披萨好吃吧?

 

终于,他接受了自己是可以吃蘑菇的。从此之后,也没有再拒绝过炒菜或者汤菜里的蘑菇。

 

他逐渐变成了跟哥哥一样,爱吃肉食,不拒绝蔬菜水果,有啥吃啥的干饭娃。

 

两个娃娃的喂养故事讲完了,新的故事还在发生中。不知道你是否习惯这样穿插一些知识和建议的表达方式。

 

相比纯粹干货的喂养建议,你会更喜欢哪一种呢?

 

明天开始,我将总结一些关于喂养建议的纯干货,取用请自便。

关于顾医生个人微信说明:由于医生工作的特殊性,可能会遇到工作时间不便回复的情况,敬请理解。添加顾医生后,可直接留言。根据您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针对性的推文。

友情提醒:网络科普只是提供一了一个知识的渠道,家长们拿捏不准的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就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