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出国留学的性价比高吗?申哪些学校比较好?
发布于 2021-09-26 10:53
本文由AdmitWrite留学平台入驻导师 普林斯顿大学 Will学长 提供
(注:导师学历已通过平台审核,真实可查)
前言
作为大气科学专业的学长,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申请经历。
希望这篇经验分享能帮助到各位申请者。
背景简述
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专业并辅修环境科学专业 GPA3.5/4.0
标化成绩:TOEFL100
GRE160+168
本科经历:大二下学期加入了导师的课题研究;多次参加学术会议、在实验室工作、去野外进行科学考察;在本科期间发表了中文核心论文共计3篇,SCI英文论文共计2篇,其中包括和学长、导师合作的论文。
本科申请 Ph.D.及录取情况:共申请了近十所美国大学,拿到了五个学校的OFFER。
University of Miami (UM) 迈阿密大学全奖 Ph.D. (专业:Atmospheric and Ocean Science) 2、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加州理工全奖 Ph.D. (专业: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3、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全奖Ph.D. (专业:Earth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4、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宾夕法尼亚大学全奖 Ph.D. (专业: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5、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W) 华盛顿大学 提供部分奖学金硕士Master (专业:Atmospheric Sciences)
博士:迈阿密大学 大气与海洋科学专业 GPA4.0/4.0
博士经历:博士期间每年都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经历;参加了如剑桥大学、加州理工大学、美国大气海洋中心举办的Summer School;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近十篇论文,包括与其他研究者共同合作的论文。
PHD申请博后录取情况;共申请四所学校并全部拿到offer。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 (专业:Atmospheric and Ocean Science) 2、Columbia University 哥伦比亚大学 (专业: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专业:Atmospheric and Ocean Science) 4、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麻省理工(专业:Oceanography, Applied Oce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博后:目前在普林斯顿大学读气象与海洋动力学专业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6/4_16326251202924001.jpg)
已成功被保研北大的我为何又选择出国?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刚刚收到了博后的录取通知书并选择普林斯顿大学,怀揣着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名博后研究员的梦想,继续我的科研之路、延续从本科到博士的学术进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六年前我还是个对未来充满茫然的本科生。
回想起2013年的冬天,上大三的我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要做出会改变我一生的重大决定。
那时我幸运地收到了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大喜事的消息,就是我被北大保研了。
也不用做什么就可以去全国人的梦想学校继续深造,但是我犹豫了...
因为我更希望出国留学,尽管是充满着周围人的不理解和质疑。
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放弃北大的保研资格而去选择出国呢?何况还需要备考、申请并且包含了太多不确定因素,未必就能申请到比北大更好的学校。
而且从大三下学期才开始进行出国准备,时间非常紧迫。
但我想出国的念头如同星星之火,渐渐燎原 …..
坦白说当时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之一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虽然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段感情有一个失败的结果。但这不就是青春吗?趁着年轻应该多做自己想做的事,虽然可以用年少轻狂来形容我,但是人不轻狂枉少年嘛。人生的真谛就是在于通过造作来体验不同滋味的人生。
但当时出国留学的决定绝不是一时脑热,是经过一系列思考和权衡才理性决定的。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6/4_16326280020824.jpg)
做出决定前我问了我自己三个问题:
(1)未来十年我的人生规划和目标是什么?(2)申请到的学校的文凭会高于会比北大的文凭吗?(3)我的留学申请的规划是什么?如何在紧迫的时间里有条不紊地进行准备?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在出国留学之前也没有出国旅游或者交换留学的经历,所以我非常想走出去看看,体验一下异域风情和文化。
当时我认为即便是十年后我也会认可我今天做的决定,会为我走出舒适圈的勇气感到自豪。
而且我也和大学的导师和辅导员进行了沟通,咨询了在北大就读以及在国外留学的前辈们。其中一位学长(现在哈佛大学任教)还向我推荐了AdmitWrite留学机构,建议我联系留学机构会让申请轻松一点。
最终我还是放弃了北大的保研机会,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光是想想就很艰难的留学之路。
如何用紧迫的一年时间来准备完善留学申请相关材料?
申请开始后,首先面临着一个最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我只有不到一年时间来准备申请了。
如果因为时间不够导致材料没准备完善,最终申请失败的话,那我就没有退路了。
一想到这里就很焦虑和担忧,也没有人权利支持我感觉有些没底气,就连我的父母也是完全反对我申请出国的。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6/4_16326287925194001.jpg)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如果真的不幸发生了只能去接受。我也找好了迫不得已的退路,提前和大学导师说如果申请失败我就去他的实验室“搬砖”。
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只能靠一时的新鲜和一腔热血就可以成功。既然决定了就要朝着目标全力以赴。最后的结果证明,付出是有回报的。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你付出的汗水有多少相应的就会得到多大的成功。而且在你前进的路上,会遇到很多贵人,会为你获取目标而助力。
当时我对留学一无所知,为了做足功课,我花了一整个寒假的时间在各种留学论坛里浏览,向在国外留学的学姐学长取经,并且和多家留学机构在线上沟通。
最终决定,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必须选择一家靠谱的留学机构,并且自己也要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留学软实力。
最后经过自己的调查对比和前辈们的推荐,我选择了AdmitWrite留学平台,一方面是有大牛学长的推荐做保障,踩雷的几率很小,另一方面通过我和admitwrite平台留学导师沟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清楚的了解了留学机构的收费标准很亲民合理,而且导师的个人背景丰富、拥有海外留学经验或者在国外定居多年,而且这个平台的老师都很负责。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6/4_16326255123784.jpg)
关于申请材料
赴美留学需要准备的材料很多,是留学申请中的大工程。
基本材料主要包括本科成绩单,托福和GRE成绩单,这些被称为硬性条件,只要达到申请学校的录取要求即可。以及软性条件比如获奖证书、科研经历、实习证明等等。
首先来说说硬性条件之一GPA,一般学校的录取标准是GPA高于3.5/4.0。如果GPA低于这个标准需要重修刷分,否则第一轮申请就会被不幸刷下去。
其次是托福成绩,一般学校的录取标准是100分以上,如果托福成绩低于100,基本上和美国前20名的名校或者青藤学校无缘了。还有很多学校最低要求是90分,有的大学甚至表面上对对托福成绩没有要求,给出最低分数80份的录取要求。但实际上对于公立大来说,比如加州大学对托福分数要求较高。所以托福成绩肯定越高越好,不要被有些学校的录取线迷惑住而给自己设立较低的要求。
还有GRE成绩,一般美国前50的高校要求GRE考到320以上,不过稍微低一点影响也不大,我有一个朋友GRE考了310也拿到了不错的offer。
因为时间紧迫,在托福和GRE之间我重点准备了GRE考试,并且一口气报名了三次考试。第一次考取了320分觉得不够理想所以发奋图强准备第二次考试,结果才考了310多分,当时充分体会到付出了努力却没得到回报那种心累的感觉。将全部的希望放在第三次考试上,才考取了最终成绩。
但是留给备考托福的时间太少了,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次托福考试竟然考到了100分,既然达到了录取标准,AdmitWrite导师也建议我放弃继续刷托福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准备软性条件。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6/4_16326332112904.jpg)
如何让自己的申请材料脱颖而出呢?
其实申请者在托福GRE这些标化成绩上拉不开差距,所以提升自己的软性条件,才是让自己的申请材料脱颖而出的关键。
以我来举例,我在托福、GRE成绩这些硬性条件上并没有占优势,大多数申请者的分数应该都比我高,考到110以上的托福成绩、GRE330分以上的大神比比皆是。
而我却拿到名校的OFFER包括藤校的OFFER,所以真正帮助我脱颖而出、吸引到招生官的是科研经历和研究论文这些软性条件。
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科、专业来说,要准备的软性条件也不同。有的专业看重科研经历,有的专业看重实习经验。所以我身边的同学有在申请时就开创了自己的自主创业品牌,有为了公益活动走遍全国各地做志愿。
为了迎合申请学校的偏好,我从大二就开始了科研训练,提前联系导师进实验室,从一些基础的科研工作做起,之后在和前辈、导师合作撰写研究论文。
软性条件准备好之后,就开始书写申请材料了,包括我个人简历(CV)、文书(Personal Statement)以及个人网站等。重点内容就是阐述我的科研经历以及在本科期间发表的论文,从而使我的申请材料具有个人特色。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6/4_16326310664894001.jpg)
要不要拒绝常青藤的OFFER?
在2014年的年底,以申请Ph.D. 为主,前前后后申请了近十多美国高校。申请期间为了和美国大学的教授套磁、面试也花费了不少时间进行沟通。
但没有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一封封的rej。
连续收到了六封拒信,在快绝望的时候迎来了第一封来自宾大的录取通知书。后来又陆续收到了分别来自加州理工、康奈尔大学、华盛顿大学的offer。
但我和别人的想法不一样,比起常青藤的offer我更希望收到在全美位于四十多名排名的迈阿密大学的offer,很多人对此感到奇怪,都来问我为什么拒绝常青藤而选择在中国并没有显赫的迈阿密大学呢。很
多人开我的玩笑,难道我是为了阳光沙滩比基尼吗?
迈阿密大学并不是我的梦想校,但在那里有我欣赏的Dream Advisor。这位教授是大气领域方向的顶级导师,他因为曾经作为撰写联合国IPCC气候报告的其中一位作者,而荣获了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评价,这是我的选择应该由我自己做主。
拒绝了藤校的OFFER,可惜之外还有些暗爽。
五年后博士毕业我继续选择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中前行,申请了博士后,同样又一次拒绝了一些常青藤学校,最终选择了藤校之一的普林斯顿大学。
选择它的原因是因为很喜欢学校的校训:Under the Protection of God She Flourishes 让她以上帝的名义繁荣。
![](https://weixin.aisoutu.com/cunchu4/4/2021-09-26/4_16326347301034002.jpg)
结语
首先在这里特别感谢AdmitWrite平台在我这些年的留学申请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和建议。
我和当时指导我的留学导师还在联系并且成为了好友。
人生中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际遇,真的很奇妙。选择不同的岔路口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不存在哪条路是对的哪条是错的,重要的是在路途中的体验。也不用被旁人所谓的建议扰乱了你的选择,所有的决定都要自己做,因为这是自己的人生,别人既不能帮你收获美好也不能帮你承担痛苦。秉承着不后悔的态度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希望大家的梦想都能如愿以偿。
No pains, no gains. No cross, no crown. Go for it! 这句话送给大家。
加油吧!年轻人!
学霸谈美国申请: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大牛谈英国留学: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