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2060碳中和”与健康中国2030人体“碳”中和有什么关联?

发布于 2021-09-26 14:39

最近“碳中和”这个词,仿佛一下子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作为一名推广健康低碳饮食的脂肪酸供应商,我们在这几年间推崇并亲身践行低碳饮食,对国家提出的外部环境2060碳中和目标,与个人体内超标的高碳饮食,发掘到了一些联系,由此谈谈一些浅薄的个人感想。

  • 前几天恰逢中秋,商家/某医院推出了“碳中和月饼”,尽管更多的是噱头,但这个词是成功出圈了;

  • 就在这几天,有关新能源、绿色环保之类的股票基本涨停

  • 之前,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于2021年10月21日正式发布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反应沪深市场中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 更早,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7月16日上午在北京、上海以及武汉三地正式开市了。(这就有点像新能源积分,碳排放高的企业必须找碳排放低的企业去买排放权,才能“堂而皇之”地排放二氧化碳,不然就要接受罚款。以此,来倒逼产业向清洁型能源转型。)

 

 

01

为什么要搞碳中和?

我们先来了解下碳中和提出的背景。

 

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首次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也合称“3060双碳目标”)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各类技术手段,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但多数人还不明白,为什么要搞碳中和?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三个最暖年份之一。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上升了大约1.2℃,气温的上升速度远远超出预期。

数千年来,地球的全年气候一直保持稳定。正如我们的身体一样,地球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维持气候的动态平衡,这也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地球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将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也许你还是会纳闷,全球平均气温仅上升1℃,能对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要知道,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海平面可能会上升超过2米,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5℃,地球的整体环境将被完全破坏,甚至有可能引发生物大灭绝。所以,平均气温每上升1℃,都将对地球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比如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掉沿海地区;极端天气灾害增加、比如前阵子的河南特大暴雨、澳洲持续了一年的森林大火;气温升高、旱灾、土地沙漠化;海洋酸化等。

 

 

放任全球变暖的潜在经济损失也是惊人的。

美联储全球化研究所的研究则表明,若不采取气候行动,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3.7°C,届时全球年度人均GDP可能会损失7.2%。和现在困扰世界的疫情比较一下:新冠疫情对2020年全球GDP的负面影响约为6%,也就是说因为全球变暖的影响,本世纪末的人类每年都要面对新冠疫情级别的经济损失。

 

 

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人类活动不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全球变暖是因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大规模的制造业、房屋基建等行为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还包括水蒸气、氧化亚氮、氟利昂、甲烷等,这些气体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从而使全球温度升高。

 

下图就能看出来,过去一千年地球温度还是很稳定的,最近一百年突然上升了一度左右,这一百年正好是人类开启工业革命之后。

 

中国为了在未来国际贸易中拥有更多主动权,必须碳中和!

《零碳社会》中写道:碳泡沫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泡沫,到2030年随着关键行业放弃化石燃料,化石工业文明将迎来一场大崩溃。

 

所以,中国要赶在2030年碳达峰,其实就是要在化石工业文明崩溃之前,开启工业脱碳的正循环,赶上旧工业化时代最后的一班车,避免在全新的经济格局下处于被动位置。

 

中国绿色转型,首先肯定是为了承担大国责任,但更深一层,碳中和除了是环保问题,也是贸易问题。由于先发优势,美国和欧洲早在2010年以前,就实现了碳达峰,而中国却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到如今,我们国家仍然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就必定会大量消耗能源,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也还未碳达峰,因此我国还是全球碳排放量(年度)最多的国家。(2019年全球碳排放是591亿吨,中国最多接近140亿吨,美国60多亿吨,欧盟27国+英国40多亿吨,印度30多亿吨)

 

在绿色革命的浪潮下,未来已经碳达峰的发达国家,会开始在碳关税上不断加码,这就让发展中国家的高碳排放的产品,越来越缺乏竞争力,这等于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贸易竞争纬,所以中国不能就这么被降维打击。再进一步,碳交易还将形成一个全新的金融市场,再进一步,新能源未来还会重构全球货币体系。碳中和对中国未来的战略地位意义极其深远。

 

所以即使我们的芯片、通讯、数字化领域全都做成了,但只要输了绿色革命,一样无法成为一流国家。这就是现今中国决心要全面开展绿色革命的原因。

再延伸一点,最近频繁被刷屏的,全国各地区都在被拉闸限电,这既是经济策略,也是治手段。在全球疫情仍然肆虐的局面下,中国商品出口需求量大增,如果盲目扩产可能会导致日后的过剩危机,并且用高价购买被美国资本炒高的大宗商品,生产出的宝贵商品,却以低价出口去换滥发的美元,是非常吃亏的。尽管中国的企业也因为疫情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但是国家还是必须出手严格控制产能,才能在未来的经济谈判中把握更大的谈判权。

 

全球各国都不得不搞碳中和!

而全球工业化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对环境也已经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如果继续以这种只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两次能源革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将会出现了越来越多对经济发展、人类进展造成威胁的危险因素,比如越来越频发的自然灾害、病毒疫情等,反噬着人类。

 

因此尽管各国利益出发点不一样,但是必须在争执中逐渐达成一致,不得不共同担负起重塑自然的责任,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需要全球在未来的30年内快速达到碳中和(部分国家承诺2050年,我国承诺2060年)。

 

哪怕用行政手段强制干涉也在所不惜,目的就是保障人类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正如丁仲礼院士所说,这不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是人类拯救自己的问题。继续加大排放,最终毁灭的只是物种,毁灭的是人类自己。

 

 

02

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改变能源结构!

 

所谓碳中和意思是人类要做到绝对零排放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化石能源改成新能源发电植树造林+碳回收技术,节能减排的方式做到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抵消,达到相对的“零排放”。

 

我们现在讲碳中和,首先要考虑替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能源结构。

如今身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可持续发展,用清洁、可再生的能源逐步代替化石能源。从严重依赖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能源消耗,逐步转向主要消耗新能源。

2019年全球碳排放最大的四个部门是能源(主要是发电),工业,交通(汽车,飞机),农业。发电部门是第一大排放行业,所以实现碳中和,首先就要在碳排放总量最高的发电领域减少使用煤炭火力发电,更多的使用光伏、核电、风力、水电、地热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

 

 

03

个人在碳中和这场革命浪潮中能做些什么?

 

事实上,碳中和不仅仅是一个环保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贸易问题,更是一个影响全球人民生活的问题,它注定会成为影响你今后“衣医食住行”变化的关键它埋藏着人类下一场技术革命,引领未来50年中国几乎所有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而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意味着,钱的方向,人的方向,教育的方向,以及你未来生活、工作的方向。

 

所以永远不要以为政策离你很远,事实是生活中从不缺少政策影响,只是你缺少发现政策影响的眼睛。

 

事实上,环境的破坏,对人类健康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

各种因环境而起的慢性病越来越多,比如呼吸道疾病、已经影响了我们接近2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过高的二氧化碳导致的环境污染、雾霾、沙尘暴等等,严重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健康。

 

其实,自然规律与人类发展规律是融会贯通,完美融合的,既然全世界各国基本达成一致实现碳中和,人类也应该做点什么。

 

坚持低碳。这个碳,一是指人体外部环境:二氧化碳,二是指人体内部环境:碳水化合物。

 

环境中的碳(二氧化碳)与人体中的碳(碳水化合物),都要做到低碳,我们才能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共生,永存。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践行低碳环保。

比如通过绿色出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环保办公、节约用水、随手关电源、降低能耗、植树造林等,从日常生活点滴中助力碳中和的实现。

 

而我们人体,也的确应该实现“碳”中和了。

想想我们破坏身体健康的过程,与破坏环境的过程,如此相似,都是透支、往自身倾注了太多污染垃圾,破坏了原本智能运转的规则。

我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去赚取钱财,却也落得一身毛病、各种亚健康的出现,已经对自身、国家发展造成了威胁。原本,中国已经逐渐进入少子化、老龄化社会,如果年青人(作为中坚力量)也没有健康的体魄支撑,正处于第三次能源革命关键时刻的中国,又该由谁推动呢?

 

因此国家也不得不出台更多的政策,去改变这种现状,比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就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制定的战略部署。再加入诸如一系列的食品安全管理与健康饮食推广、学生的双减政策、全部医生学习营养学……都是国家希望改善国民的健康,避免出现更多的疾病/亚健康问题而对国家发展埋下更多隐患。

 

04 

如何实现人体内的“碳”中和?

 

人体内的碳中和,其实很容易理解,与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可谓一模一样。由于过量的碳水化合物、糖分、不健康的油脂等等,对我们体内的细胞环境造成了伤害,炎症水平的上升与积累,对我们身体器官又继续造成损伤,导致人体失去了自我调节平衡健康的能力,从而诱发各种代谢性疾病、慢性病、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等出现。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某种【中和】的手段,改变这种现状。比如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尤其是现代人特别爱的甜品、奶茶、零食等),实现减排/减少往人体倾注“污染物”,并且通过增加优质脂肪的摄入、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作为替代能量供人体使用。

优质的中链脂肪酸(可转变成酮能量,而不是葡萄糖能量),是一种更为清洁的能源,对人体内细胞环境的污染更少,可有效降低人体炎症水平,维持健康。

国内这几年,低碳饮食非常受健康人士的欢迎,甚至是部分医院医生的推广。以摄入优质脂肪/蛋白质为主,增加饱腹能力,从而提升身体机能,使人体自然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这应该很容易理解,跟环境“碳中和”过程中「用清洁、可再生的能源逐步代替化石能源」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使用更为清洁高效的酮能量替代葡萄糖能量。(再延展一点,非常多慢性病、代谢性疾病、脑部退行性疾病,本身就存在葡萄糖代谢障碍,无法高效使用葡萄糖能量,因此更应该通过饮食获得酮能量来作为主要能量供给身体运转)。

为什么说环境中的“碳中和”与人体内的“碳”中和有着密切的关联?

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最近的“碳中和”月饼,是从食品生产的整个流程来衡量这个“碳”(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少的),比如月饼包装使用绿色环保、可回收可二次利用的材料并防止过度包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二氧化碳的“正负相抵”,从而达到“零排放”,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伤害。

 

如果从身体的“碳”中和角度去衡量呢?我们吃进去一些月饼/甜食,也必须通过某些行动,尽快将这个碳(碳水化合物)给平衡掉、代谢掉。

比如在摄取之前,优先补充一些优质脂肪酸,(如纯鲜椰油),则可减少进食的欲望

或者在进食之后,尽快摄入纯鲜椰油,则能尽快帮助空热量食物快速代谢出体外;具有平衡血糖,避免过多的葡萄糖突然过快进入血液,对心脑血管造成伤害;

且拥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的纯鲜椰油,帮助降低炎症,净化人体细胞环境……

最终减少这种“污染物”的摄入,或者尽量减轻摄入后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就目前人体亚健康程度来看,实现人体内环境的“碳”中和,也是我们需要迫切完成的事。

 

如果能够坚持优脂低碳(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实现人体内“碳”中和,当人体能够在一种自然、健康的身体环境中运转,自然获益是不一样的。

我们将会拥有更健康的身体,更开阔的视野、更敏捷的思维,更好的创新创造能力,更强的意识。比如刷新对环保的认知,意识到中国要实现2060碳中和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才能够将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任务,落实到自身工作/事业创新及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好的全民执行。

 

实现“环境外部”与“人体内部”碳中和之后,中国的人才健康素质将会提升,对中国的经济进入更为良性的发展大有裨益。而中国如果能在2060实现碳中和,也将在国际贸易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因此,改善了体质,我们才能成就自己、贡献国家,反过来也将重新受益于我们自身。

 

结语  

未来几十年,实现碳中和,是全球都在追求的一个目标,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正在形成一个非常确定的「慢变量」「长赛道」,这个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新能源革命、产业升级、科研攻关、育儿养老、大城市群崛起,全都是慢变量。

 

如果你是投机者,赌2年内这些新行业能够迅速发展,或许你会大失所望,但如果你赌10年20年它们会硕果累累,那你会喜出望外。毕竟国家都只敢提出并努力争取2030实现碳达峰,然后2030-2060逐步实现碳中和。

 

国家都不惜放慢脚步,去实现一些慢的增长变量,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环境,也为了拥有更多经济贸易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我们自身又何不放下浮躁与急功近利,慢下来,努力同步实现环境“碳中和”与人体内“碳”中和呢?

 

此处大胆展望一下,在第三次能源革命浪潮下,是否实现了人体“碳”中和的现代人(拥有更优体质的人,也就把握住了影响一生最重要的变量——身体健康),在未来的竞争拥有更大的优势?借着碳中和这条中国未来持续时间最长、确定性最高、体量最大的产业赛道,获得重新分配的大量财富呢?

 

如果您认可我们提出的“体内碳中和”与“环境碳中和”相结合,欢迎与我们一起实行低碳饮食,减少体内自由基炎症的发生,我们将能更好的意识和完成外部环境的碳中和目标。因为,当我们拥有更好的体内环境,心理及大脑思想会更加健康,并从中领悟更多、切身实践,与国家共同努力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

《商务合作 | 新一代低碳饮食推广人员的新使命》

《商务合作丨中链脂肪酸纯鲜椰油(椰子油)在各健康领域提供的帮助》

《饮食 | 什么是低碳减肥?为什么要搭配高脂肪?》

《优脂低碳生酮饮食,加入纯鲜椰油有什么效果?》

《总结2020低碳大会丨从低碳趋势看脂肪酸的巨大发展潜力》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