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房产政策如何发展?看香港房地产的前世今生即可!
发布于 2021-09-27 02:19
老百姓如何才能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
香港的穷人也买不起房子,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香港曾经执行了居者有其屋计划,香港的过去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称为是大陆的一面镜子,香港过去发生过的事,有很多大陆也曾或正在经历。
多年来,房价高企的香港怎么调控房地产的,成效又如何呢?
当你了解更多房地产制度和历史之后,你对此一定会有一个新的认知。香港这座城市现如今常住人口747万,可土地面积仅有1050平方公里,这大小差不多等于两个北京朝阳区的人口密度;现如今香港部分地区房价达到15万/㎡,而港岛都快到20万/㎡了。
昂贵的房价,贫富差距更加深刻的体现了出来,据购房用户数据显示,35岁以下的人仅占7.6%,首次置业的平均年龄2019年已经达到44岁;寸土寸金的香港地区,富人入住别墅区,而多数平民即使攒了一辈子的钱,也很难买得起一套房;截至2020年末香港总人口747.42万人,但香港的房屋自有率很低,有一半的家庭都是租房住的,在高房价的压力下,年轻人想有套房子该怎么办?
开放商永远能想出办法来,香港的楼市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的楼盘户型越来越小,大多数户型已经小于40㎡了,可是即使把户型变小,依旧买不起房怎么办?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一个香港小伙买了一套房子,18平米价格300万,这要放到除了北上广深几个一线城市外,基本都能搞个百平米房子了,所以香港老百姓比我们的住房压力大多了。回到上面的问题,小平米房子依然买不起怎么办?很多香港市民的住房问题都靠官方用公屋来进行保障,公屋也就是公共住房;香港建设公屋基本都是40平米以下的,2018年底的数据显示,香港共有永久性房屋280.4万个,其中公共住房合计122.2万个占比43.57%,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都是公屋,那么香港的公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对房地产的调控效果又怎么样呢?
公屋由香港房委会和房协会提供,不过公屋大多数是以租为主,出售的很少,香港这些年的房地产发展历程当中,公屋起到了绝对的举足轻重的作用。1972年香港政府实施十年计划,在此后的十年间建设40万个公共住房单位,要让每一个人居住面积不少于3.25平方米,不过这个计划到期后却只完成了55%,之后又延长了五年才完成目标。
到了1987年3月,房委会共建设公屋单位27.37万个,公屋的居住人口也大幅增长,但是在1990年时香港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却要达到九年左右,不仅如此,而且往后公屋的建设和持续维修费用,无疑也加重了财政的负担。所以这一年。港府开始鼓励居民自治居所,也就是鼓励让你自己去买房子,90年代的时候政府推出一系列的自制居所计划,比如贷款计划等。
同时继续新建公屋,这一时期的政策推行也让香港的住房自由率快速提高,从1987年到2001年的14年间,香港家庭住户自有率从37.9%提高到52.2%,贷款计划虽然可以降低购房门槛,可是在90年代的时候,香港经济如日中天,房价涨幅也非常的迅猛。在97回归前夕,香港的房价更是跳跃式的增长,整个亚洲地区的股市、楼市在当时都充满着泡沫。
这个时候香港政府开始出手调控,97年10月特区政府提出八万五计划,承诺有2000年起每年新建不少于8.5万个公屋,并打算在2005年底之前将轮候公屋的平均时间缩短至三年,可谁知九七恰好赶上了亚洲金融风暴。香港、日本、韩国、印尼、泰国等众多地区股市、楼市都出现了崩溃,香港房地产顿时陷入萧条,金融加政策都出现了利空,让香港房地产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开始一路走跌到了2002年。
香港整体楼价相比1997年的峰值已经跌了近60%,房子供大于求;迫于压力2002年11月,港府叫停了当年的八万五计划,此时的住房政策倾斜,从提升住房所有权转向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租赁住房。2003年土地拍卖权暂停公屋兴建也暂停了,这个时候公屋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已经只有2.3年了,此后八年的时间里香港的公屋供应数量虽然也有,但是相比此前已经大幅锐减,房屋供应数量常年维持在低位,但是香港的人口和经济在2003年之后快速增长,让香港的房价也再次抬头,并且继续创出历史新高。
此后大陆的经济和人口更是高速增长,赴港投资、消费也在此后很多年里形成了一股风潮,这个时候开始香港的地产出现了新的变化,就是严重的两极分化。香港的房价从2002年港府叫停八万五计划之后,价格开始逐年上升,伴随着2005到07年的全球股市狂欢,香港房价更是创出新高,虽然此后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但是2010年左右经济和房价都已经回升了许多,并且出现了更加过热的情况。
2010年港府启动了治安新计划,并恢复居者有其屋计划,一方面收紧按揭比例上限,另一方面就是加税,当时推行了额外印花税政策,后来在2012、13年又都进一步加税,而且为了避免很多外来资金炒房,对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征收15%的印花税,而且又开始兴建公屋计划,不过这次的供给数量已经不像十几年前那么激进。这么多年过去了,高速发展的经济也让香港的人口出现了大幅的增长,规模也和十几年前不在一个量级了,这一系列的政策在短期内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
可是在经济过热那些年,并没有阻挡香港房价持续上涨的势态,2014年到2018年港岛、九龙、新界的私人房屋价格分别涨到18万、15万和13.8万,四年累计涨幅大约40%-50%,房价越涨就会有越多的人买不起,降低贷款利率也买不起,所以政府的公屋就成为很多人的首选。现如今香港的住房问题就是双轨制,公屋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富裕阶层可以在市场上选择更优质的一些私人房产,所以我们在前面提到的现象,香港房价很高也就能理解了。
公屋现在成为了香港解决更多老百姓住房最实用的选项,随着城市化、土地红线等相关限制的影响,相信未来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也会用这样的方式。公租房、共有产权住房或许会越来越多地成为另一种解决住房问题的关键政策,愿所有人住有所居。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