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赛道开上Mach E,什么智能互联自动驾驶不过奇技淫巧
发布于 2021-09-27 09:58
∨
在我印象里,福特Mach E是第一家把对外首试安排在赛道的电动车品牌,为了这次体验,我已经等了半年。
❂
先说结论,如果你想买电动车,但有是一个热爱驾驶,对速度操控有要求的人,那么Mach E可能是你现阶段买不起保时捷Taycan之外的最佳选择。就是这么绝对,因为它的驾驶体验足够让人信服。
回望这两年电动车的试驾,我们早就习惯被教育去体验他们各种花俏的功能,感受大屏幕的分辨率,体会人机互动的智能,尝试把油门、刹车、方向盘交给CPU,甚至还要去理解算力、存储、冗余……说白了,这些活儿交给任何一个科技爱好者,都能干的比车评人好。似乎在电动车的世界里,驾驶反而成了多余。
直到我毫无准备的被推进Mach E的驾驶座,才终于找回了身为汽车媒体人的存在感。
两圈赛道跑完,工作人员迎上来问驾驶体验,我的回答就一句:“太不电动车了!”懵逼的工作人员追问这是表扬还是批评?我从兴奋中回神过来:“一个17道弯的赛道,能让人忘了它是电动,这不是表扬还能是什么?”
从2014年第一次开上初代特斯拉Model S,我对电动车驾驶的印象就开始被带到了另一个维度:缺乏线性的动力输出,扭矩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过弯沉重且突兀……特斯拉们告诉我们这就是“电”味,但这种驾驶感,对于燃油车的老司机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福特Mach E终于来了。
动力
先说说Mach E的动力输出吧,这是它给我最惊喜的部份。其实用一个词就能概括——线性。在燃油车时代,这个词常被用来判断一款车变速箱和发动机匹配的优劣,但在电动车时代,线性就没人提了。面对大功率电机,从品牌到媒体,大家纠结的是直线加速破百不断被刷新的纪录,却没人在意那种动力突如其来又转瞬即逝的不适感。
但在Mach E上,你完全不用担心那种对速度的失控感,在日常的“入胜”模式下,动力的输出更接近于一辆CVT的燃油车,电门踩踏的轻重,均能获得相应的动力,提升迅速且平顺,相匹配的刹车,尽管还是有动力回收,但并不是对速度的突然截断,而是能让变速更有心理的提前量。
这种线性驾驶的质感,在多弯赛道上的表现就尤其突出,17道大小弯,需要的不是电门到底的激烈,而是需要从入弯到出弯速度上的精准控制,只要你曾经有过燃油车的赛道经验,那么不需要任何提前培训,开着Mach E就能顺利跑完全程。
哪怕切换到更偏运动的“不羁”模式,你能感受到的只是动力极值和响应的提升,但丝毫不会有一点扭矩输出的断裂感,哪怕是大直道加速后紧接的入弯,猛踩刹车后,依然会有动力的余量让你从容过弯,而这一场景在很多新势力电动车上,可能就会需要更加精准的刹车控制了。
如果你完全拒绝任何动力回收的体验,那么在“细语”模式下,Mach E又能让你充分体验到滑行的乐趣,完全放任动力只和轮胎发生关系,而这一点,在特斯拉一类的电动车上,已经是奢望了,毕竟,Model 3有些车型甚至无法关闭单踏板模式。
操控
在开过保时捷Taycan之前,我是不相信电动车有操控可言的,毕竟,诺大一块电池板塞在底盘上,就足以打消你对于灵敏、轻巧这类形容词的想象。但Taycan还是没有辱没保时捷之名,用原汁原味的操控体验,告诉我们油车能做到的,电动车同样可以。紧随其后的宝马iX3也做到了尽量还原油车版本的驾驶体验,证明了传统车企在调校上的实力,而这种体验,在福特Mach E也同样出色。
操控很欧洲,这句话可以形容Mach E在赛道上的感受。不同于大部分电动车,把电池包做成块方形的大铁块,让人在驾驶时有种类似板车的笨重感,Mach E的电池包设计的更接近底盘的形状,能让前后悬挂更灵巧的和它结合起来。在驾驶时,你不会再觉得自己坐在一块铁板上过弯,而是能像当清晰的感觉到前后四轮的支撑,再配合上虚位很小的方向盘,会让你的驾驶有种指哪儿去哪儿的信心,这正是欧洲风格驾驶吸引人的地方。
甚至工程师还设计在过弯时,把动力分配往后轮加多了一点,玩出一些甩尾的小刺激来,这种体验真的是我很少在电动车上体验到。可以说,身为Mustang品牌的Mach E,它甚至不像燃油版Mustang那种肌肉车的暴力直给,而是更接近小钢炮的肆意轻巧,虽然它其实是一辆SUV。
科技
终于来到电动车的传统部分——科技配置了。怎么说呢,相比于Taycan和大众ID这些车型在驾驶感和科技感的之间的偏科,福特Mach E做到了平衡。传统品牌的质感驾驶,有;新势力的大屏科技,也不缺。
出了外观造型更接近Mustang的肌肉感,没有跟风蔚小理的简洁性冷淡,但当你拉开车门,还是能一眼就能认出它的电动科技属性。主仪表盘的横置小屏+中央纵置大屏,几乎已经是电动车的标准配置。大部份功能都被中控屏集成,但那个嵌入屏幕下方的实体旋钮,又体现了福特这样百年老厂的执著,当然用起来也是相当方便安全,只是花了这么高的成本和工艺只用来调音量,似乎有些可惜,希望未来通过OTA可以赋予更多的功能。
操作系统是福特的Sync+ 2.0,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操作系统,你能想到的从导航到语音到扩展一应俱全,这也是我在体验过很多国际品牌在中国的车机系统里做的最好的,虽然它不能打王者荣耀玩微信,但对于Mach E来说,这些花哨玩意儿可能并不重要。倒是在主菜单里我看到了车路协同的选项,也就是自动驾驶最重要的部分V2X,限于场地所限没能体验,但听说在国内的无锡和长沙都有试验路段,未来有机会希望能开上Mach E再去感受一下。至于Mach E的自动辅助驾驶Blue Cruise,本次试驾只是简单体验,至少觉得不输其他同类电动车吧。
有些遗憾的是,没有在Mach E上看到抬头显示,再加上仪表盘本身比较小,因此驾驶时显示信息略有不足,包括导航等信息还是需要从大屏上获取,这在目前HUD几乎已经成标配的同级车型中,似乎有些不足,希望未来改款能加上吧。
❂
一些细节:
作为一辆在北美研发的电动车,Mach E有一些细节还值得在多说两句,首先就是它的驾驶模式的名称:细语、入胜和不羁,分别对应着我们理解的经济、普通和运动模式,这个词非常文雅也非常中国,就很赞。听说在他们的英文原文也有意思分别是:whisper,engage和unbridled,但翻译成中文却如此有趣,而且还是中国工程师的作品,那就很有文化了。
另一个小细节是Mach E的门锁系统,采用了按钮的方式,且为了追求侧线的流畅,几乎取消了门把手的设计,只在前门有个小弯,第一次开门,会明显感觉不适应,无法做到一个动作就开门,尤其是后门,甚至需要在门弹开后,拉着门沿把门开大。后来听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可以配合当你双手拿着咖啡杯,用胳膊肘开门的场景,经过我们实验后的确可以。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个场景就做这个设计,就显得有些小题大作了,我们觉得还是纯粹出于风阻的考虑,但的确有学习成本。
另外一个值得改进的细节就是中控下方的充电板和杯托区域,采用了硬质塑料材质,且质感并不高级,而这一部分恰恰又是目光的高频接触区域,对于已经被新势力的豪华感培养起来的中国消费者,可能更希望能看到更具质感的设计,这些部分也值得在改款时得到提升。
总结:
写了这么多,才发现关于Mach E我居然从头到尾都没有提电量,续航,功率这些传统电动车试驾会强调的部分,一来是赛道试驾的确无法测试这些耐久性的部分,而我也相信在续航方面,身为传统大厂的福特是会像宝马、奔驰一样,在续航里程上给的540km和619km的参数不含水分;二来是Mach E出色的操控体验已经完全突破了我对电动车的预设,以至于并不care那些所谓电动车科技的奇技淫巧,一辆车如果在驾驶上做到最好,那它首先就拥有了立足的根本,其他只是加分项而已。
听说10月份,Mach E真正突破性能极限,3.56秒破百的四驱GT版就将上市,让我们更期待一下它突破电动车驾驶的天花板吧。
以为只是“堆料”的捷尼赛思,却让我开出了“灵魂”
再试BMW iX3,满眼的绿色不仅洗了肺还洗了脑
从01到09,精神小伙领克四年给你一个成熟的样子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