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1个超老龄化城市,四川独占6席,这些城市为何这么老?

发布于 2021-09-27 16:22

观察一个城市,人口组成是绕不开的话题切片。根据第7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看,四川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边缘。其中,资阳、自贡、南充、德阳、内江、眉山6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超过20%,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而遂宁、巴中、广安、乐山四个城市的老龄化程度也不容乐观,遂宁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9.85%,已非常接近超老龄化社会20%的警戒线。
放眼全国,我国共有11个城市进入超龄化社会,四川就占据了6个席位。在超老龄化城市排序中,资阳仅比排名第一的南通少0.05个百分点。

四川的城市为何普遍这么“老”

尽管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下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但如此集中地在四川这些城市发生,背后原因仍旧让人深思。

抛开出生率持续走低这一客观原因不论,四川这么“老”的内在原因还可能和以下几点有关。
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上世纪80年代起,务工潮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兴起,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沿海一带务工,这股浪潮下导致的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愿意种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愿意留在农村的年轻人更是凤毛麟角。城市老龄化,便成为了大多数城市的宿命。
而与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异曲同工的是,一些城市在留人及吸引人方面的力不从心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德阳。

其GDP在四川排名第四,又是传统的经济强市,按说,其不管是在人才吸引,还是留住人才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遗憾的是,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德阳这种传统重工业城市,并没能及实地对自身进行调整。
此番背景下,就容易形成两个尴尬的场面。一是德阳市下辖的农村人口,被沿海的工厂、作坊吸引了过去;二是德阳市区的一些优质人才,却被成德同城化的成都吸引了过来,而没有新兴产业支撑,更多的年轻人就不愿意到这个城市来。这可能是当下四川乃至全国一些普通地级市的共有难题。

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乃是四川相对宜人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老年人安享晚年。比如资阳就被称为长寿之乡,这些地方,或多或少地吸引着临省老年人口的流入,客观上也会增大老年人口的基数。
成都又为何如此年轻?
除区甘孜、阿坝、凉山州外,成都是所有地级市中最年轻的一个城市,其65岁及以上人口仅占比13.62%。

但透过数据,我们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成都0-14岁人口占比并不是最高仅为13.28%,全省倒数第二。但其15-59岁人口的占比却高达68.74%,位居全省第一。

这至少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是成都的出生率其实并不高,严重拉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成都青壮年人口多,城市活力足。

原因自不必赘述。近些年,在强省会战略的支撑下,成都在四川可谓一枝独秀,巨大的虹吸效应,不断吸引着省内其他地市的优质人口来到成都发展。

此外,从2017年开始推行的“抢人”政策,也让成都在人才方面赢得了发展的红利,这也是成都这些年屡次出圈的内在原因。
一边是成都国际化城市的不断推进,一边却是其它地级市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找新的平衡,这可能是未来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