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解读丨化直为曲显神通!
发布于 2021-09-27 17:37
近日
由设计咨询分公司研发
黄骅港项目经理部施工的
曲线溜槽产品
在国能黄骅港
T2K-10转运机房
完成重载运行
但这个曲线溜槽
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转接机房作为连接皮带机、改变皮带前进方向的节点,是煤炭运输的重要枢纽。为了在并不宽敞的机房内,实现皮带的大转向,就得让煤炭在两条不同向的皮带间“自由落体”。
在传统的直线式落煤管中,煤炭的掉落不受控制,下落速度偏快。高速的煤流长时间冲击皮带,会导致落料不均、加快皮带损耗,同时也让落煤管中混入大量空气,激起滚滚煤灰。
而曲线溜槽便是这种落煤管的替代品。用以柔克刚的“化劲”,将煤炭的“自由落体”加以控制、化直为曲,从而克服直线式落煤管的种种“硬伤”。
这溜槽的曲线当然不是乱画的。设计咨询分公司的研发人员们通过离散元仿真分析技术(DEM),在溜槽三维可视化设计模型中,对溜槽与其中的煤炭进行建模与动态仿真模拟。
这套模型可以根据煤炭在运输时的物理特性,将煤炭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速度与掉落情况可视化。研发人员利用软件的反馈,不断优化溜槽形状,得出曲线溜槽的最佳模型,再将模型转化为实物投入生产。总之,是用电脑的模拟与分析,“练”出了溜槽的“化劲”。
曲线溜槽的作用,可以精炼为一个“控”字。就是用溜槽内的两条曲线,将煤流的“无序降落”变为“可控滑动”。
第一条曲线,是溜槽头部的漏斗、集料斗调节机构与集料装置。这些曲线使得煤流更加集中,避免长距离直线坠落,减缓了煤碳的掉落速度。
第二条曲线,是溜槽尾部的给料匙结构。给料匙就是像一座煤炭滑梯,当煤炭落到给料匙上后,将沿着匙体的切线方向,有序地落入下级皮带。
这两条曲线,既缓和了煤流对设备的冲击,减轻设备损耗。又让原先随机落下的煤炭,均匀地“摊”在下游皮带正中,降低了落料点的皮带偏载。
同时,下落更加温和的煤流也不易激起煤灰。经测量,溜槽出口处的粉尘浓度,已由原先的40%降低至8%。(刘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