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 | 带你了解学硕VS专硕到底有何区别?

发布于 2021-09-27 19:26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具体情况以研招网信息和各地区

各院校招生简章为准

01


什么是专硕,什么是学硕?

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

专业型硕士: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截止到2016年共有40种专业硕士 :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程硕士、建筑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中医硕士、公用卫生硕士、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军事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警务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城市规划硕士、林业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审计硕士。

02


专硕和学硕的历史由来

(1)高学历情结和严峻的就业形势

由于大学扩招严重,导致“大学生多如狗”,再加大多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每年有大量大学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待业人数的逐年递增,社会不安定系数就会增大,解决学子入岗就业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企业而言,中国人有一种高学历情结,总恨不得自己公司端茶倒水的都是博士生才显得公司高端大气上档次!因此硕士在就业时更有优势。于是政府想到了解决办法,把学生送入学校攻读硕士,一方面减少待业青年,另一方面又能培养企业认可的人才。因此硕士需要扩招。

(2)科研形势又决定硕士必须缩招

何谓硕士?硕士是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科研创新能力之人,甘于放弃功利而坐冷板凳苦心钻研之人。但是,随着硕士的扩招,研究生成为就业的跳板,功利主义弥漫,很少有人愿意攀登科学高峰了。同时导师也不把研究生看成高等人才、中国科学的未来,而是作为一个敛财工具。这导致硕士质量严重下降,逐渐连硕士就业也成困难。为继先人之绝技,维持科学和就业的可持续发展,硕士缩招势在必行。

03


专硕和学硕的不同

(1)培养方向不同

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术型学位。专业型硕士以培养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是为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硕士。

(2)招生条件不同

学术型硕士报考者无需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专业型全日制硕士不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和学术型硕士一样,报考在职研究生则有工作经验的要求。

(3)招生考试不同

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统考外的专业考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专业型硕士的招生考试除年初的“统考”外还有10月份的“联考”(“联考”16年起取消)。

(4)学习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专业型硕士:全日制学习,一般学制2—3年。

(5) 学习费用不同

学术型硕士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和学校有所不同。专业型硕士学费一般高于8000元/年,不同专业和学校有所不同,但学费普遍高于学术型硕士。

(6) 读博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专业型硕士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必须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

(7) 文凭颁发可能不同

首先都是双证,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只不过专硕拿某专业学位,如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学硕拿大类学位,比如法学,管理学,文学等。二者社会认可度没有区别。

04


多角度评估报考专硕还是学硕

(1)学科性质

加里木科的学习方向是工科、理学,或者是更侧力于于理论研究的学科,如历史类,同时有志在本学科继续深造,那么选择报考学术型硕士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本科阶段进行的是人文社科类或者经济管理类等更偏同实践性的学习内容,那么选择报考专业型硕士则更适合学科本身性质。

(2)发展方向

如果考生计划完成硕士学业后继续深造(攻读博士)或从事科学研究,同时有志于做一名科研工作者,这样的考生应该以学术的方向为主,建议报考学术型硕士更为适合。如果考研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那么选择更注重培养职业素养的专业型硕士则更占优势。

(3)课程基础

除少数专业以外,大部分学术型硕士考研都要考察数学,同时英语会考察难度较大的英语一,建议公共课基础好的同学报考学术型硕士。同时,考研考察更多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如果你的专业基础很赞,觉得诜择学术型硕士报考会很占优势。

对于数学基础差或是从未学习过数学的考生选择对数学考察较难的学术型硕士就会比较吃亏;相应的,如果是本科专业课基础不扎实或者是路专业的考生,专业学科基础差,选择专业型硕士不用跟基础好的“学霸”竞争,可以加大胜算。

(4)学习年限

对于不计较时间成本的考生,选择学习年限为3年的学术型硕士,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完善基础知识体系,提升学科水平和科研能力。

对于大龄考生或是其他在乎时间成本的考生,建议选择徐诶西年限较短的专业型硕士。这样将会有更多的时间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打基础,同时也能更早步入职场,毕竟有些工作性质就是一步晚步步晚。

(5)经济条件

绝大部分学术型硕士的学费都是8000/年,同时还有评定奖学金的资格,对于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同学,选择学术型硕士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所交的学费“挣回来”。大多数专业型硕士的学费比相应学术型硕士的学费要高很多,此外一些专硕还没有评定奖学金的资格,如果以就业为目的,不是为了读博,在能力范围内多花一些钱,给自己的成功录取多一些保障。也许就意味着你可以比考学硕的同学多一年的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工作发展很有优势。

(6)调剂机会

学术型硕士的考试科目一般可以涵盖专业型硕士的初试科目或者达到专业型硕士的考试难度,因此调剂一般为学术型硕士向专业型硕士调剂。专业型硕士的考试科目和考试难度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调剂到学术型硕士的可能性。

(7 )录取比例与历年分数线

学术型硕士的分数线会比较高,同时录取比例比较低,对于成绩好,并不过分在乎得失的考生,可以选择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的分数线较低,同时高校正加大录取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因此考专业型硕士的难度相对较小,对于希望一举考上的考生来说,专业型硕士是不二之选(提醒:热门专业报考难度还是很大滴)。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