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2021年教育部发布艺考新政策,划重点了!

发布于 2021-09-27 20:31


2021年9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深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作出部署。

此次改革具体包含哪些内容?会有哪些艺考政策的改革?

一起来划重点看一下:

NO.1


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

《意见》指出:至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全省统考。对于生源较少或考试组织有困难的个别专业实施省际间联合组织或“考评分离”等方式进行统考。······完善省级统考科目和内容,推动各专业制定统一的考务规范和考试说明等,提高省级统考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改进升级统考评分方式,加强评分管理,完善成绩呈现方式,增强考试区分度,满足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选拔需要。
【解读】:
① 北京目前仅有美术专业校考,河北已有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在组织省级统考,至2024年书法、表演、空乘、播音、编导等专业施行全省统考。
② 以书法为代表的生源较少的专业,或将实施省际间联合统考或“考评分离”方式统考。
③ 各省将对统考专业制定统一的考试说明,使艺术类考试科学化、规范化。

NO.2


逐步提高艺考生文化课成绩

《意见》指出:各省(区、市)应根据不同艺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在现有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舞蹈学类、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倾向。鼓励校考高校结合专业培养要求,加强考生文化综合素质考查,进一步提高考生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均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最低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解读】:
①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我们不难看出,艺术类的本科控制线在逐年的上升,根据这几年的数据,各个省份艺术类本科控制线基本都要达到本省本科线的75%,或达到特殊类招生线(一本线)的60%。
② 北京近几年北京实行新高考新录取模式,以省统考作为专业成绩的院校录取方式为:美术统考成绩/300×750×50%+高考文化课成绩×50%。其中北京化工大学招生简章规定考生文化课占到了综合分的60%,且在小科目上作出了规定(外语成绩不低于60分)。届时其他的院校也会相应的提高考生的文化课成绩,重文化成绩时代到来了。
③ 高校组织校考时,也将进一步加强考生文化素养,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文史哲考试,增加考生文学素养为主,进行初试,其他高校也或将以此为标准指标。
④ 根据不同的专业性质,各省的可能会划分不同的本科控制线。以河南、山东为例:河南有美术、书法、舞蹈等分专业的分数线;山东则有美术、音乐分专业的分数线,每个专业分数线不同且相差较大。根据文件关于艺考分数线“因地制宜、分类划定”的新要求,目前仅划定一条艺术类本科线的省份,未来有可能参考河南、山东等省份的做法,根据不同细分艺术类专业,来设定不同的文化课本科控制线。

NO.3


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

《意见》指出:

优化艺术学科专业布局。······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综合考虑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状况等,进一步调整优化艺术类专业布局,合理安排招生计划。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和结构的宏观调控,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高校办学情况的评估指导,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

对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组织校考的高校要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加强与省级统考的衔接,科学合理确定校考形式。要积极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

【解读】:
① 届时除了32所独立设置艺术本科的院校及参照执行的院校之外,估计都会取消校考,承认省级统考成绩。
②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对社会需求不足或质量不高的专业或将减招/停招,且规定高校现场校考人数将减少,请广大家长及考生们在选择院校专业时,尽量以当年的招生简章为主,要看清该专业是否减招/停招,看清该专业分省招生计划。
③ 艺术类高校不会单独在省外设置考点,例如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省内外共设置11个考点(20年、21年因为疫情原因进行线上考试),届时考点将设置在北京,考生需到校进行考试。

NO.4


艺术史论等专业不再按艺术类招生

《意见》指出: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解读】:
① 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对文化素质的依赖大于对专业素养的依赖,取消艺术类招生也是正常;与此类似的,还有艺术管理、戏曲文化传播、戏剧学等专业,均有可能参照这种方式。
②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均按照普通类录取,这种大趋势已经成定局,因此明年(2022年)恢复校考的可能性不大。

NO.5


“德艺双馨”

《意见》指出:高校要把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积极完善使用办法,加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多维度评,相关使用办法要提前向社会公布。除组织校考的艺术类专业外,所有艺术类专业均应安排分省招生计划。
【解读】:
依据相关规定,将着重培养选拔“德艺双馨”的艺术类人才,以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以及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作为选拔标准,具体要求及规定后续会由教育部提前公布。

NO.6


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意见》指出:确保公平公正,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全程监督,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1.落实高校主体责任。高校是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充分发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作用,健全完善学校考试招生规章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和各工作环节要求。

2.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各省(区、市)要加强初高中学段艺术教育,探索艺术院校附中与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衔接。

3.完善多级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学校纪检监察机构、教师、学生和社会多方参与的高校监督检查工作组,对本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进行全流程的监督。畅通社会监督举报渠道,完善考生申诉和学校仲裁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

4.强化招生信息公开。高校要及时、准确在本单位网站公布学校招生章程、分专业招生计划、考试工作方案、招生录取办法、录取结果、咨询申诉渠道等信息。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要在本单位网站公布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省级统考办法、统考合格考生名单、投档规则、咨询申诉渠道等信息。教育部建立“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管理服务系统”,加强对高校校考报名、资格审核、办法公开、结果公示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对未经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不予学籍注册。

5.加大违规违纪查处力度。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格遵守高校招生规定。······高校要严格开展艺术类专业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和专业复测,对于审查或专业复测不合格、入学前后两次测试成绩差异显著的考生,要组织专门调查。对于通过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方式骗取录取资格的学生以及违规录取的学生,一律取消入学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并记入其考试诚信档案。

【解读】:
因为各个高校录取方式,录取原则等都不尽相同,根据相关文件指出的一些标准
① 各高校招生简章及及后续录取进程将准确的公布在校方官网上,不再提前流传于各种不实网页or网站。对自己成绩有疑问的考生也可直接向教育部提出申诉,各高校网站及招生简章也会公布相应高校的申诉渠道。
② 监督机制更明确;反馈途径更畅通,主体责任落实更严格。从而更能保证艺考招生工作的透明、公开、公正。避免了专业校考“走后门”、“提前拿证”等不正之风,在此也提醒广大家长,擦亮眼睛,不要受到谣言蛊惑,避免受到经济损失,大家的规范艺考也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招考乱象的滋生。

010-89596286

 姜老师:135-8195-2266 

史老师:152-1014-0608


1

- END 

我们,
让身为艺考生的你,
离成功更近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