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吗?我不信!迪迦奥特曼下架的真正原因竟然是.....

发布于 2021-09-27 22:00

写在前面

最近,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消费调查报告》引起了广泛。
21部动画片共梳理出 1465 个问题点,集中在用语、场景、剧情等各个方面。
经统计,21 部动画片里,有近一半不同程度存在暴力犯罪元素,涉及阴暗、惊悚、悬疑等镜头达 123 个,植入广告行为达 142 次。

大家熟悉的《熊出没》、《小马宝莉》、《名侦探柯南》等也在问题名单之中。
此名单一出,“迪迦奥特曼下架”的传闻瞬间在全年龄段的朋友圈炸了起来。更有人为“下架”的童年作品们鸣不平——

“人民喜闻乐见,
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绝不是一味宣扬个人英雄主义//

相信在大多数宝妈宝爸们,一直以为奥特曼只是一个人,不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不同的奥特曼。

但你们有所不知的是,他们甚至还会联合起来对抗怪兽。
//学会直面恐惧//

他们不是战无不胜,也会被打倒,也会战败。
他们也会在面对强大敌人的时候感到恐惧,但也从不畏打击。
面对各类怪兽总会第一时间迎头而上,面对困难从不退缩。

戴拿说过:恐惧并不是不好意思的事,但是最重要的是,能够直面自己的恐惧,这就是所谓的“战斗”!
//你们相信光吗?//

这句话相信宝爸宝妈们都十分熟悉。

而它真正想表达的是:真正的强大不在于你打败了多少敌人,而在于你守护了多少人,给多少人带去了希望。
就这么看,奥特曼的寓意是正面的,可为什么官媒会把它归为问题动画片的行列里呢?它到底该不该下架呢?
“下架”其实属平台自主行为,
但奥特曼的抵制并非空穴来风。

后来我们发现,网上传言的“下架”,大多都是不属实的。
奥特曼的下架也不只是简单的“暴力血腥等不良情节。”

其某集内容是:日本已经在钓鱼岛开发油田,出现“怪兽”偷天然气,最后奥特曼打败怪兽,怪兽“隐喻”的是谁?

虚假的反战论和童年滤镜让我们对奥特曼有太多不舍,但虚无历史主义的确不该被成为人民口中的“喜闻乐见”。
虽然其他作品“下架”属一场谣言。

但对很多人来说,这次的坚决抵制不良情节动画片,确实是个争议很大的决定,最终还是回到了一刀切”的问题上。

大家最近对“一刀切”这个词,
可谓是再熟悉不过。

双减取消补课,一刀切了“内卷之源”的培训机构。

未成年游戏防沉迷政策,一刀切了孩子们的“课后消遣”。

动画片的审查和监管,一刀切了正常成年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回忆童年的权利。

部分家长发出了这样的愤慨:
“不良情节不能分级吗?这到底是监管未成年还是折磨成年人!”

而没有参与这场举报动画片行动的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什么算是健康向上的动画片,我到底该给孩子看什么?!

其实中国动画并不是没有过辉煌的历史,融入我们传统元素的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皮影动画、木偶动画等,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之巅。

在家长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看的现代动画前,也不妨来回顾这几部国内经典动画片单

《小蝌蚪找妈妈》

《大闹天宫》

《老鼠嫁女》

《崂山道士》

还有真·反战的——

 《哆啦A梦》

当然最好的做法,是杜绝一刀切的动画监管,建立健全的分级制度

如果一部正常的作品不适合孩子看,应该想办法不让孩子看到,而不是让这部作品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

且动画片终究只是外因,家长在平时的过程中不能疏于引导,不能把错都归结到动画片上。

要知道家长的引导在孩子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相比起动画片,孩子更多模仿的是自己的爸妈。

- 互 动 时 间-

宝爸宝妈们是如何看待

部分动画片下架的呢?

快来在评论区告诉大家叭!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