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没结婚、没工作、零存款,但那又怎样?和自己和解,就是最大的成长

发布于 2021-09-27 21:57


 2530 篇好文
文 | 城叔
来源 | 一人一城(ID:yirenyicheng01)
推荐 | 十点书店


一个40岁的女人,没房没车没结婚没孩子,甚至连工作也丢了,只能灰溜溜地回老家。

听上去是令人窒息的悲惨人生,但这部剧却告诉你,别担心,事情远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坏。

俗女养成记
院子里坐落着一栋红砖小平房,远看普普通通,近看却能发现主人花了不少心思。

里面是一个大开间,客厅、餐厅、厨房只简单做了隔断,餐厅甚至故意敲掉了墙壁,延伸出几平米的阳光玻璃房。

晚风徐徐,透明的白色玻璃掩映着落日余晖,院子里的秋千兀自摇晃。

卧室被布置得简单又温馨,原木风格看着就让人觉得很舒服。

花了一年的时间,女主人公亲手改造、装修,终于把这栋小屋变成了自己心目中的家。

而又有谁能想到,这里以前是一栋可怕的鬼屋。

从小,这是女主陈嘉玲最害怕的地方,每次走过都一阵紧张,现在却阴差阳错成了她花掉全部积蓄买下的家。

陈嘉玲今年已经41岁了,在人生即将迈入40大关的那一年,她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回到了台南老家。

她在台北生活了20年,却依然没有归属感,就好像在北上广打工大部分人一样。
她没有房没有车,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作为一个学历不低的中年女人,她好像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于是,她选择回到老家,开始新的生活。

这好像一种退让,一种举旗投降,但人生是自己在过的,当陈嘉玲真正选择了新生活,日子一天一天过下去,一切好像并没有那么糟糕。

反而,她收获了过去20年都没有得到的从容。

当我们活成真实的自我时,整个世界都随之变得美好。
或许,这就是《俗女养成记》这部高分台剧,想要告诉我们的事。

《俗女养成记》第一部就引起了很大反响,豆瓣评分9.1,是2019年名列第二的华语剧集,还在金钟奖上拿奖拿到手软。

如今第二季回归,刚开播就拿下了9.3的高分。

这是一部挺特别的剧,剧里的人大部分时候都说闽南语,但不妨碍它让很多对闽南语根本不熟悉的人产生共鸣。

从戏份上来说,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大女主剧,所有的情节都围绕陈嘉玲展开。

但陈嘉玲彻底颠覆了我们平时看到的大女主形象,这部剧里没有逆袭、没有人生翻盘、没有霸道总裁,更没有触底反弹走向人生巅峰。

她就像绝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在生活的浪潮中起起伏伏,可能也会做错决定,可能会有无数琐碎的烦恼。

导演严艺文说:“都这把年纪了,我绝对不要做什么励志的、追梦的故事哦!我希望这部戏能够尽量贴近真实。”
和曾经的自己和解,就是她做出最大的改变。


其实在第一部里,陈嘉玲并不是没有办法拥有世人眼中的幸福人生。

男朋友很好,家世也不错,婆婆甚至打算让她结婚后每天上上插花课烘焙课就好,不用上班了。

这在很多人眼里或许是可以美美躺平的后半生,但陈嘉玲不行,她不想按照别人的意愿生活。
于是她在婚礼前夕,和男朋友分了手,放弃了做的并不开心的工作,果断回了老家。

但是她的选择并不只是因为一个强势的婆婆,而是她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发现原来自己和男友早已没有感情了。

恋爱4年,他们已经到了连每个月固定时间做爱都想逃避的地步,这样的爱情,还有维持下去的意义吗?

就像陈嘉玲自己说的,她好像已经可以一眼看完自己的下半生,这听起来很恐怖。

改变是需要勇气的,更何况是放弃众人眼中的优质婚姻,可想而知她会接收到什么样的声音,比如“你都40了,还挑什么挑?”、“女人嘛,嫁得好最重要。”

好在,陈嘉玲听从自己的心,做出了当下最不会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俗女,其实就是普通的女生,她们在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冲撞之间挣扎,想要成为世俗期望的样子,又渴望活出自己的个性。
导演说:“如果第一季是呈现了一个俗女的养成,那么第二季就让我们看到了40岁的陈嘉玲是如何用尽全力,开始书写另一段人生篇章。”
在第一季的结尾,陈嘉玲用自己最后的积蓄买下了镇上废置很多年的空屋,在她的童年记忆中,那是让她和小伙伴都万分害怕的鬼屋。

但当她真的克服恐惧走进去,却发现原来这里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吓人,只是积了陈年的灰尘而已。

就像当我们面对未知的人生时,恐惧都是自己预设出来的,你要真的走过去,才会找到美好的存在,原本的惶惑也将烟消云散。

第二季,当陈嘉玲真正开始她的人生下半场,她和我们都会发现,原来新的人生也还是一样,有烦恼有欢乐,而不管你选择走哪条路,人生都是如此。

41岁的陈嘉玲,身体的衰老不可避免,当她觉得生孩子这件事还有时间,想要顺其自然时,医生却告诉她,她已经没有时间了,因为她早更(更年期提早)了。

可是身体的变化原本就不可避免,陈嘉玲回忆起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妈妈告诉她,月经将会陪伴她四十年。

那个时候的她,觉得来月经实在太麻烦了,行动不便,还会肚子不舒服,那时候她只希望自己能不来月经就好了。

而现在,她只希望它不要太快离开自己。

过去和现在的蒙太奇剪辑手法,把大嘉玲和小嘉玲的烦恼放在一起,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身体变化一直都是不由自主的,不管是年轻还是衰老。

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并适应它的存在。

好在,她有爱她的家人,即使她到了这个年纪,开中药行的爸爸也会记得每个月给她煮四物汤调养身体。

这碗味道怪怪的药水,盛的其实是爸爸的爱啊。

她告诉青梅竹马的男友,她以后皮肤会越来越粗糙,半夜会盗汗,脾气会越来越差,还会有骨质疏松症。

男友什么都没说,只是紧紧拥抱哭泣的她,这是嘴笨的男友在告诉他,这些都可以两个人一起面对。

除此之外,生活里,还有一些鸡毛蒜皮的烦恼。

比如到了现在,妈妈还是会忍不住干涉她的决定,怕米白色的沙发不耐脏,偷偷换成了别的颜色。
这让陈嘉玲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坐车去镇上补课。

妈妈嘴上说着她要学会一个人上下学,送她上了公交车,其实她一直偷偷骑着小电驴跟在后面,生怕女儿迷了路。

不管到几岁,父母都习惯性为我们保驾护航,一直到40岁,都还有成长空间,孩子要学着独行,父母也要学会放手。

其实回到家乡,一切没有陈嘉玲一开始想象的那么好,因为她还是要工作、要生活,压力不会凭空消失。

但也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坏,这一年多,她没有停滞不前,反而有了自己亲手设计的家,和青梅竹马的男友破镜重圆,还考上了导游证有了新工作。
尤其是这段回家之后的恋情,一开始她抱着非常消极的态度,因为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实在太熟了。

但没想到,原来有些感情,不是没可能发生,而是之前一直被她忽略了。

尽管有时候会发生忘了交水费,顶着一脑袋泡沫去洗头的乌龙。

但两人一起生活,他会在你看到蟑螂的前一秒把它消灭掉

会在你急匆匆出门的时候逼你吃几口早餐,这不就是平凡又简单的美好吗?

工作也是如此,尽管会遇到难搞的客人,但当他最终认可了你的工作,满足感和成就感也是难以言喻的。

有人说,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我们在问题的空档里,尝到几口酸和甜。

《俗女养成记》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不会有什么大起大伏的人生翻盘,但却有似曾相识的生活琐碎。

陈嘉玲说,有时候我们其实没有办法分清,到底是命运决定了我们的方向,还是我们自己决定了命运。

她是一个实在太普通的女生,完全不像一部电视剧的女主角,甚至连打个玻尿酸,都会弄得过敏破相。


‍但谁又不是普通人呢?正是这份普通,让《俗女养成记》有别于其他剧集,引起那么多的共鸣。

人生已经很短了,短到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也没时间再去讨厌自己。

陈嘉玲现在有了房子,还是没存款、没结婚、没孩子,但那又怎么样呢?她的人生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从今以后,她只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即使普普通通,也能理直气壮。
无论人生多长,能和自己和解,才是真正的成长。


文 | 城叔

图 | 网络(侵删)


十点书店
十点书店,让日常生活富有美感
791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