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素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解读

发布于 2021-09-28 00:28

高中化学学习要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凝练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并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要求,提出如下高中化学课程的五大目标。

(1) 通过观察能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能解释其原因。

(3) 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和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行程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和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认知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结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4) 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