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素材】东南亚的四大变化与拜登的政策走向
发布于 2021-10-07 11:45
题目:拜登政府的贸易政策和美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摘要:显而易见的是,拜登上台以后重回多边主义,宣称“美国回来了”,东南亚成为美国回来的重要阵地。但是相比于奥巴马时代,东南亚地区已经发生了四大变化:
特朗普对多边主义的公开抵制促进了东盟成员的联合。一系列优惠贸易协定刺激了缓慢但稳定的市场开放,东盟主导的RCEP的签订显示出东盟中等强国外交政策的胜利。
美国的形象和声誉在这一区域已经逐渐下降,在特朗普时期急剧下降。国内社会和政治问题、对中东地区的一系列失败干涉、两次弹劾总统、新冠疫情的不当处理、对友国加征关税、奉行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都使得亚洲国家对美国失去作为可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的信任。由此,东盟各国政府将会谨慎应对拜登政府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尤其拜登的声明中带有“买美国货”的保护主义色彩,且中美关系中,东盟国家既不希望选边站,也不希望受到牵连损害。
日本的东南亚经略效果明显。数十年来日本已在东南亚持续进行慷慨的援助、投资和经济合作。安倍晋三在第二任期的第一年访问了所有的东盟成员国家,获取了这些国家的外交信任。安倍政府在军事和经济层面都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为了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安倍政府于2015年宣布了一项历时5年,1100亿美元的高质量技术设施建设计划,这一计划在第二年将经费提高到2000亿美元,东南亚国家是重点投资方向。拜登政府想要提高美国在该区域的地位,势必尽可能紧密地与日本协作,尤其在贸易、投资、标准、监管协调、商业和能源领域。
中国在东南亚区域已经产生了广泛的经济存在和深远的影响。
美国想要在该区域寻求领导地位,必须放下姿态,注重倾听。美国官员必须尊重东盟新成立的机构,承认美国的地位有所下降,且适应中国的新角色。
原文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and U.S. Relations with Southeast Asia
by Ellen L. Frost
April 16, 2021
Ellen Frost examines four key changes in Southeast Asia and assesses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toward the region.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