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发现培养孩子想象力路径的?“生活的蒙太奇”带给我和孩子一个惊喜的下午
发布于 2021-10-07 20:45
互相点亮
编辑丨Tian 视觉丨Hanty
每次放长假,父母都会有喜忧参半的感觉,喜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忧的是家中的“神兽”越来越难管理。大多数孩子在节假日都沉迷在手机游戏中,一边提防着父母来干预,一边完全缺席家庭活动,甚至觉得与父母的交流都是“多余”的。
“点亮”作者、乐乐妈妈也有一个“皮大王”的儿子,在家一刻都停不下来,让她觉得“头疼”心累。但是她在与乐乐的一次“斗争”中,偶然发现了一本有趣的书,于是邀请乐乐一起读。也正是这本书,带领她走进了乐乐的世界,并让接下来的午后时光变得与往常不一样了。
如果你也有被“点亮”过的书,请来分享!
——静洁
乐乐妈妈
点亮作者
儿子乐乐性格像他爸,是个“皮大王”。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他都是一个精力过于旺盛的孩子,要他安静下来实在太难了,怎么说他都不听,越说他越吵,我有时候真的拿他没辙。
假期第二天的午后,我想着终于有时间睡个午觉了,可乐乐完全没有困意,拿出他的塑料软剑要我和他“比武”。几次过招后,我对这种决斗游戏全然失去了耐心,便随手在书架里抽了一本来翻看,正因为这本书,这个下午接下来的时光变得和预料的不一样了。
▲ 《生活蒙太奇》
1.
儿子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令我惊喜
这是一本名为《生活蒙太奇》的绘本,我买来后还没有和乐乐一起读过,作者天然用连续绘画的形式记录了她在生活中观察的点滴,充满故事感,仿佛一部生活电影的蒙太奇(通过对生活片段的拼接,产生独特意义)。
作者新奇的“脑洞”和不同视角的观察所得到的异乎寻常的视觉效果,让我置身于作者描绘的生活场景中:
☉ 男孩在河边打水漂儿,手中投出的石头,在湖面上变成了小白兔奔向湖中央。
▲ 《生活蒙太奇》
☉ 女孩喝着珍珠奶茶,将杯子举起对着天边的云,于是得到一杯“雪顶奶茶”。
☉ 小孩吃了一口跳跳糖,于是幻想出点燃了烟花,夜空中一片缤纷。
☉ 水开了,随着呜呜声一两火车从茶壶嘴里跑出来,冒着烟。
☉ 流浪猫喝着路边地上的积水,随着积水面积的改变,从而改变了积水里倒映出的风景。
……
原来,加上了想象力后,换一个角度看,生活会如此有趣!
我躺回地毯上,看着窗外的云,灵机一动,把乐乐叫了过来,让他也躺下。我用脚指着天空那些云,问他觉得像什么?本以为,他会给出类似“棉花糖”之类的我们以为孩子们会给出的答案,没想到他回答:“这朵云叫一号选手,它跑得最快,后面是二号三号……很多云在追赶它。”随着风的经过,空中的云改变着形状,乐乐感叹:“啊,二号和三号被甩在后面啦,越来越远啦……”如同一个体育节目解说员一样,乐乐就这样给我讲解了一场云届的田径赛。从未发现,原来云还可以这样比赛。
随后,我顺着乐乐的思路,提了一些关于那些云和风的问题,他便脑洞大开,滔滔不绝地给我讲了好多故事,虽然思维跳脱,但那些脑洞不亚于我在绘本里看到的。讲了云和风还不够,他又开始讲起幼儿园里小朋友和老师的故事。讲得激动时,他也免不了手舞足蹈、上蹿下跳,但少了他之前独自沉浸在自我编织剧情里的大喊大叫,让我对他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大为惊喜。
这也让我回想起在和其他妈妈聊天时,听到她们吐槽自己的孩子想象力太差,每到写作文时就急得抓耳挠腮,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干巴巴的……
今天在与乐乐共读这本《生活蒙太奇》后我认识到,很多孩子并非天生缺乏想象力,但很可能在它萌芽之初就被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给扼杀了。
所以,培养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非常重要。
不要用定性思维,禁锢孩子想象
孩子眼里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家长放手孩子去自由发挥,不要因为和自己的认知有出入而阻止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还要做耐心的倾听者,对于孩子具有想象力的描述要尽可能地多肯定、多鼓励。
引导孩子多问为什么,进行深层思考
提问的力量很强大,经常提问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主动思考的意愿,心理想象也会越来越丰富。家长不要回避和打击孩子的提问,可以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在给孩子讲故事时,也可以适当卖个关子,让孩子自己猜测、补充后面的剧情。
亲近自然,激发想象和创造的灵感
孩子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是想象力的源泉。如果孩子根本没有见过辽阔的草原,就难以在文章、绘画中表达出策马奔腾的豪迈。只要有机会,多让孩子亲近自然,他的感官接受自然的刺激会变得更敏感,在充分的吸纳和实践中激发出想象和创造的灵感。
▲ 《生活蒙太奇》
2.
从孩子的角度
观察生活,看待问题
乐乐终于玩累睡着了,我再次拿起《生活蒙太奇》这本书,从序言开始仔细阅读。
当她们散步了一圈回到原来拍照的地方时,看到一位老太太也在那个位置拍照。母亲说:“她和你一样,是知道美的人。你看她也是喜欢观察生活的人……我要是天天跟你在一起,能变成你们这样多好。”于是,她便决定用绘画的方式,把她看到的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分享给更多的人。
在这个小故事里,作者的母亲一开始不理解,对女儿的行为提出疑问,当听到女儿回答后,她学会了从女儿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并收获了那份美好,而在遇到那位老太太后,母亲意识到女儿是知道美的人,她便希望每天都能收获这样对美的发现。
正是这样一个故事,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欲望,将身边的美记录下来,分享给更多的人,通过共鸣而触动读者。她做到了,至少,她的故事与绘画触动了我,并引发了我的思考。
然而,有很多父母从一开始就为自己和孩子之间设定了代沟,即使子女已经成年,也会带着这样的设定去思考。但有时候试着进入他们的世界,会发现并没有那么难以理解,在孩子的世界里,大人也可以不懂就问,当我们表达出足够的真诚时,孩子是很乐意分享他们的世界的。
当孩子们乐意带着父母畅游他们的世界时,父母亦可以引领他们去感受自己眼中的世界,与其说是一种相互交换,不如说是彼此的分享,只有这样的分享,才能让双方心灵走得更近,并能收获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所以,大人懂的未必就比孩子多,很多时候,我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与发现可能并不及孩子。乐乐在那个下午,教会了我抛开思维的禁锢,突破想象力的边界。而当我成为他的聆听者,甚至是提问者时,他会极为耐心地给我讲解,让我发现了世界的别样精彩。
在我与乐乐故事的的最后,我归纳了提高孩子观察力的小心得,分享给父母们参考:
1.尊重孩子对事物观察的能力和把玩的兴趣,请他们来描述自己的兴趣;
2.对孩子的兴趣领域提问,请他们带领父母进入他们观察到的世界;
3.和孩子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身边的美好,并请他们来评价。
作者的话
我是乐乐妈妈,家有一枚5岁的“皮大王”儿子。“亲子相处有时候确实很难,但我会耐下心,走进孩子的心里看一看,相处或许就不会那么难。”
格局养育
我想和你聊聊写字!因为它与孩子最常见的考试失分有关系
为何孩子爱读灵异虚幻和英雄主角的小说
互相点亮
青春期孩子向爸妈索要拥抱,要给他们吗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