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父亲怎样平衡事业与家庭?

发布于 2021-10-08 09:19

为了适应儿子的降生,适应“父亲”这一崭新的身份,卢卡斯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因为儿时家庭生活、父母关系并不美满,卢卡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重蹈覆辙”,于是在“我是怎样的父亲”这一问题上,卢卡斯陷入了疑虑。而另一方面,想极力成为一个好父亲的“执念”,又让卢卡斯对这样的自己感到陌生而惶恐。

与此同时,新生命的出现,让卢卡斯与妻子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细微变化:妻子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卢卡斯作为收入不稳定的自由艺术家,需要在家庭和育儿上投入更多以支持妻子的事业;但也不甘心因此放弃一直以来的艺术梦想……

响应卢卡斯求助的是资深心理咨询师朱莉娅·塞缪尔。塞缪尔记录下了与卢卡斯的交流过程,作为案例之一记录在了《生活即变化》一书中。


职场父亲怎样平衡事业与家庭?

像卢卡斯这样的“新手奶爸”,似乎与当下热议的“丧偶式育儿”处在两个极端:前者是对家庭事务和育儿的深度参与,后者则在工作中成为了“隐形的爸爸”。不过稍加思索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种境况的背后,其实藏着同一个问题:男性在家庭和事业中的两难。

长久以来,女性一直被迫在“家庭”和“事业”中做出选择。实际上,男性同样是这道题的答题者。只是在传统的性别分工中,男性被告知“除了事业,我别无他选”——某种意义上,男性在被规训、被压抑的路上同样走得难以回头。

随着社会发展、观念变迁,我们看到了更多“奶爸”的活跃身影;同时可以预见的是,当今后家庭内子女数量增加时,无论乐意与否,父亲都不得不加大对家庭的投入。

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

男性也许是时候直面这个问题了。




01



在家庭责任与社会期待之下

扮演你的性别



虽然费孝通描绘的是“乡土中国”,但这样性别化的家庭角色,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有上演。

我们用“母职”“父职”称呼这一系列“符合身份”的行为。它们嵌套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观念之中,也顺承了同样一套分工方式。而是否履行了这些职责,也成为判断好母亲、好父亲的标准。

几十年过去,女性越来越多的进入职场,参与社会生活。这种情况让传统的家庭构成方式不再合乎时宜。但以生理差异为基准的二元分工方式,却早已沉积为一种社会性“底层逻辑”——身处家庭、社会的剧场,“妻子”、“丈夫”,“母亲”、“父亲”,每一个称谓对应一个角色,有各自的选角与剧本。

当下有越来越多的讨论聚焦母亲们在家庭、职场上遇到的问题,这是压力之下,女性对性别不平等的发问。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躺在性别红利之上无忧无虑。实际上,性别角色扮演背后的父权制,压迫女性,也同样压抑男性:

女性“不应该”如何,对应的就是男性“必须”如何。

在男性气质的裹挟下,“事业有成”是家庭、社会对一个“男人”的期待,“男子气概”则是日常行为标准。竞争与同侪压力、上进心、求强好胜等等,就是具体体现。僵化的男性模板,抹平了个体的真实感受与价值取向;如果稍显“脆弱”“柔软”,就会被划入“阳刚”的对立面。

代入心理咨询师塞缪尔的视角,让我们听听看卢卡斯的境遇:

妻子收入高于自己、作为家庭经济支柱这一事实,让卢卡斯怀有自卑与愧疚交织的复杂感情。传统家庭男强女弱配置的颠倒,成为卢卡斯的忧虑来源之一。此外,卢卡斯向塞缪尔坦言,自己对儿子有一种过度的保护欲,比如外出或与友人见面,担心孩子与外界的各种接触;时常害怕失去儿子……这种多愁善感的“偏执”也让卢卡斯自己不能消化。

“我是个很投入的爸爸,我们(卢卡斯与妻子)的性别角色几乎是互换的”

卢卡斯的自白让我们看到:与被放大的男性气质相对的,是被压抑的对家庭的渴望。

值得注意的是,妻子在重返职场后,向卢卡斯表达了“希望他能赚更多钱”的希望:承担养家糊口的主要责任,对一个人来说实在过于辛苦,也剥夺了自己的闲暇和与儿子相处的机会。这样“男女互换”的立场,反而能让我们更好地看到,处于传统家庭结构中的男性受到了多大的压抑。

女性通常对男性为人父时展现的“温柔”抱以欣喜,但“立业”之外,“成家”也许也是男性自己的愿望


刻板的“父职”扮演,还牵涉出一系列男性困境。塞缪尔结合多年的行业观察和数据发现:男性的自我意识来源于工作;与工作的高度捆绑使男性更难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而对育儿的缺席,实际上也减少了对家庭生活的参与。这就导致,当失去了社会一方的联接后(比如退休),与家庭,尤其是与子女的“弱连结”,可能并不足以支撑起男性内心的情感需求。




02



重新认识在家庭中的自己


当女性在外为家庭生计奔走甚至成为顶梁柱时,回过头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家庭——事业”的双重压力之下:“职场母亲”一词成为特殊标签,反映出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身份撕裂;求职面试被询问婚育情况成为隐性的就业歧视;还有产假归来的事业发展危机……

稍感欣慰的是,这些议题能被“喊出来”,证明问题的存在被意识到,也让女性面对“家庭与事业”的选择题时,有了方向和勇气。但男性在面对父亲身份的转变时,往往难以言说自己的忧虑。而男性之间缺少相互交流、倾吐的社群,也更使得这种忧虑无法排解,只能依靠自我消化。

家庭和社会文化创造了性别。男性也应该去思考自己身上多元的气质、身份:正视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的需求。

随着塞缪尔的引导和倾听,在谈话疗程结束时,卢卡斯最终找到了自我开解的钥匙:

  • 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的感情是真切的,直面这份父爱,接纳自己的父亲角色;

  • 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定位,获得作为一个父亲的成就感:负责日常采购和做饭——为儿子提供健康的食物使卢卡斯感到满足,发现“就像母亲提供母乳一样”,自己也能让孩子茁壮成长。

  • 最后,找到平衡自己家庭与事业的方法:作为艺术家,每周保留一整天的创作不被打扰,其余时间开放工作室的参观;自己灵活的工作时间可以很好地补位妻子的忙碌,随时调整以提供支持。


卢卡斯在此过程中还学会了夫妻之间如何通过沟通解决分歧,二人都在为人父母的转变中获得了新的成长。

直面自己,各用所长,共同承担。卢卡斯的案例也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家庭中男性自我认知和家庭调节的可能性之一。




03



合力之下

也许“父职”“母职”可以被重新定义


女性从传统母职的解放,与重塑更具参与感的父亲实际上殊途同归:不再需要按要求扮演某一个角色,而是有自由决定如何参与。在近年来以“鸡娃”为代表的密集型育儿风潮下,父亲也不得不投入精力分担家庭事务与子女教育。现代社会中母亲与父亲的境遇,实际上互为镜像,相应也有了同样的诉求:

一方面,拒绝道德绑架式的母职赞美、争取从家庭琐事中解放、揭露职场歧视;一方面,消解父职带来的家庭疏离、呼吁正视家务劳动的价值、调节社会期待压力。
……

国产电视剧中通常让“母亲”扮演最鸡娃、也最焦虑的角色。一方面,是女性在长久的育儿实践中拿到了话语权的体现,但也忽视了家庭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父亲的参与或迷茫

当然,也许“父职”和“母职”的叫法,本身就需要重新定义。借用《生活即变化》作者朱莉娅·塞缪尔的观点:我们会迎来更多元的家庭组成;家庭本身,也可能不只有婚姻或住所一种定义方式——单亲家庭、同性生活伙伴、家族式的几世同堂、好友共居、甚至没有血缘关系的几户人家因共享居所而组成的混合家庭……

这些情况下,生理性别将不再是指派父亲和母亲身份的唯一标准。

日剧《#家族募集》讲述原本互不认识的单亲爸爸、单亲妈妈们在同一屋檐下组成没有血缘的大家庭一起育儿的生活故事

卢卡斯的个人困境只能作为参照,但看到性别角色扮演带来的问题,能让我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隐约的相互依赖。而互相理解会对所有人有益——当男性可以在家庭生活与事业竞争中自由选择,而无须遭受“非议”,也许那个时候,会形成推进社会观念转变、争取育儿公共性支持的合力。

相关阅读——

生活充满变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让人不安、恐惧。在自己的诊室,朱莉娅·塞缪尔接待了很多来访者,帮助他们做出调整,接受改变的痛苦,逐渐获得心理资源。塞缪尔从家庭、爱情、工作、健康、身份认同五个角度(涵盖人生每一阶段会遭遇的典型危机和丧失),以不同案例讲述人们面对危机变化时的真切故事,以及帮助来访者处理困惑、洞察自身经历、解决关系问题、获得勇气、寻找充满希望的新开始的过程。在最后一个章节,作者提供了可使用的心理工具和技巧。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 |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 | 《袍哥》《年羹尧之死》《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书事》 | 《情感教育》 | 《百年孤独》 |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诗经》|  《霓虹灯外》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