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晓自己的血压值吗?全球近一半高血压患者不知自己已患病!

发布于 2021-10-08 13:10

此时此刻,你清楚自己的血压水平吗?

相信很多人对于高血压的定义、来龙去脉和各类别数值已经十分熟悉了,但对于自己的血压值却是不了解的,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没到患高血压的时候,也就不去注意了。但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实它早已把“魔爪”伸向了年轻人,很有可能你就是那个“不知情”的高血压患者。

2021年8月,由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世界卫生组织主持撰写,并发表于《柳叶刀》的首份《全球高血压流行趋势综合分析报告》中显示:在过去30年中,全球30-79岁高血压患者人数翻倍,从6.5亿人增加到12.8亿人。尽管高血压容易诊断和治疗,但全球还有近一半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约80%患者没有控制血压达标。

中国是全球高血压患者最多的国家,但与超高的患病率相比,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51.6%,而其中仅有45.8%的人接受过治疗,血压能控制的患者也只有16.8%

2021年10月8日是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为“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提示我们定期测量血压是非常必要的,既是确保我们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也是为了在有血压升高情况时能尽早采取行动。

(图片来源:世卫组织)

高血压的危害知多少?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由收缩压和舒张压这一对数值表示。它的形成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心脏的收缩,二是血管的弹性

当心脏收缩,血液射入血管,受到扩张的血管壁与血液之间便产生了收缩压,即我们常说的高压;当心脏舒张,泵血停止,扩张的血管慢慢回弹,推动血液流回心脏,相应的压力便是舒张压,也就是常说的低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动脉血压持续偏高的慢性疾病。高血压一般没有症状,但是,长期的高血压是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心脏衰竭、心房颤动、周边动脉阻塞、视力受损、慢性肾脏病及失智症等病症的主要危险因子。

从医学上来说,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高血压占90%-95%,具体病因不明,被认为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一明确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比如肾脏疾病(肾炎、肾动脉狭窄等)、内分泌疾病(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亢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等,5%-10%

由于病因不明,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目前无法根治,需要终生服用降压药;而对于继发性高血压,通过积极药物或手术治疗以后,是可以得到改善或根治。

高血压对人们的伤害常常是无形的,却也是致命的!据统计,高血压与全球每年超过850万人的死亡直接相关,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其他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血压,可使中风减少35%-40%,心梗减少20%-25%,心衰减少约50%。

(高血压的危害)

没有症状,不等于血压正常!

高血压可能带来清晨头痛、流鼻血、心律不齐、视力变化和耳鸣等症状。严重高血压可导致疲劳、恶心、呕吐、神志迷乱、焦虑、胸痛和肌颤。

需要注意的是,没有症状并不一定代表血压正常。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因并无警示信号或症状而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患病。这导致有大量的高血压患者并没有积极参与降压治疗,自然也就容易忽略由高血压引起的其他疾病。

没有定期测量血压水平、凭感觉估计血压高低,会导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升级”。有些人的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身体已经适应了偏高的血压水平,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感。血压没有得到控制,长期下来,直到发生脑出血,才有了“感觉”。

还有许多患者在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或者是药物控制后血压降下来了,就不愿意再服药了。

这些是错误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那么,血压的目标值为多少呢?什么时候用药才是合适的呢?应如何进行用药选择呢?

让我们来看看新版高血压用药指南怎么说!

2021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同步发布了最新的《成人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为改善全球高血压监测和管理提供了基于最新证据的一系列建议,包括起始治疗的血压水平、药物选择、血压监测目标等推荐。

(Guideline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adults, WHO, 2021.)

核心推荐1:启动药物治疗的血压阈值

指南建议:≥140/90及收缩压超过130的心血管病患者该用药。

对确诊为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的个体开始药物降压治疗。(强烈推荐,中到高质量证据)

对患有心血管疾病收缩压为130~139 mmHg的个体进行药物降压治疗。(强烈推荐,中到高质量证据)

对没有心血管疾病但有高心血管风险、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收缩压为130~139 mmHg的个体进行药物降压治疗。(有条件推荐,中到高质量证据)

另外,世卫组织还指出,诊断高血压后,应在4周内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如果血压较高(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或有终末器官受损的证据,应立即启动治疗。

核心推荐2:一线药物选择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成人高血压患者,建议使用以下三类降压药物中的任何一种作为初始治疗:(1)噻嗪型和噻嗪样利尿剂;(2)ACEI或ARB;(3)长效二氢吡啶类CCB。(强烈推荐,高确定性证据)

世卫组织指出,应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物。65岁以上或非裔患者,应优先考虑用利尿剂或CCB;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优先考虑用β受体阻滞剂;有重度蛋白尿、糖尿病、心衰、肾脏疾病的患者,应优先考虑用ACEI或ARB。

核心推荐3:血压监测目标

所有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血压治疗目标为 <140/90mmHg。(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已有心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收缩压治疗目标为<130mmHg。(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高危高血压患者(包括合并心血管病高风险、糖尿病、慢性肾病的患者),建议收缩压治疗目标为<130mmHg。(有条件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该如何控制患高血压的风险?

首先,知晓自己的血压水平很重要,成人可通过诊室测量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水平。一旦明确高血压,就要用药治疗并改变生活方式。

我们知道,类似于高血压这样的慢性疾病的出现与患者平常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尤其是饮食习惯。管理血压,我们需要保持健康饮食(如,控制盐、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减少烟酒的摄入。

(图片来源:世卫组织)

不过多食用高盐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而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人均盐摄入量超过12 g/日,是推荐量的2倍还要多!

中国人的钠盐摄入量主要来自家庭烹调过程,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使患高血压风险居高不下。1990–2017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在中国,高盐摄入已成为死亡的主要膳食风险。

(世卫组织推荐: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低于5克)

中国膳食指南推荐,食用盐的用量限制在每天低于6克,也就是普通啤酒瓶盖去掉胶皮垫后水平装满的量。控制盐的摄入量有助于血压下降,同时,补充一定量的钾和钙,还能促进体内钠的排泄。因此,在食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含钾量偏高、含钠量偏低的低钠盐。

此外,预包装和加工食品中的钠盐含量通常也很高,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摄入了过多的盐分。我们可以通过“食品包装正面表示”来了解包装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知晓其中隐藏的盐分,控制每日摄盐量。

(图片来源:世卫组织)

服用纳豆激酶产品

临床评估纳豆激酶对北美高血压人群血压影响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纳豆激酶100 mg/d (NSK-SD,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服用8周后舒张压平均下降3 mmHg(P<0.05),其中男性下降尤为明显(5 mmHg)。试验结果提示纳豆激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似乎对男性作用更为明显。

2015年发表的“Effects of Bacillus Natto Products on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Lifestyle Diseases”研究中,对生活方式疾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口服精制纳豆菌培养物4周后可使平均收缩 压从130.9mmHg降至120.5mmHg(P=0.001),舒 张压从72.9mmHg降至68.6mmHg(P=0.024)。

《纳豆激酶在血管病危险人群应用的专家建议》中专家建议:对高血压前期或Ⅰ期(130~159/90~100 mmHg) 的患者,纳豆激酶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Ⅱb,C-LD)

重视家庭监测

高血压患者应重视家庭血压监测,这有助于个人知晓血压情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且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提供的血压数据可重复性更强,家庭血压监测是心血管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因素。

(血压正确测量姿势)

此外,降压治疗时必须要遵循缓慢、平稳的原则,欲速则不达。如果血压下降速度太快,可能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能稍快;老年人、病程较长,有合并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可能稍慢。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应知晓自己的血压水平,由被动变主动,及时管控高血压风险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猜你想看

心梗发病有季节曲线!入秋发病率攀升,冠心病患者需谨慎

越吃越伤“心”!食用超加工食品会导致患严重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

阿尔茨海默病日丨除了领钙入骨,它还能帮助我们远离“记忆的橡皮擦”?

“暴脾气”们要注意了!易怒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大脑一片空白?关于脑健康知识,你了解多少?

晒被子“晒”出腰椎骨折?这都是骨质疏松惹的祸

这个教师高发的职业病,即使不痛不痒也要引起重视!

“夫唱妇随”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在家庭中也具有“传染性”

损害血管健康的“反式脂肪酸”,你还在吃吗?


图文来源:网络

责编:小艾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