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孩子不能随母姓?争议千年的话题终于有了答案,原因有些无奈

发布于 2021-10-08 20:51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中华姓氏,源于上古,传续至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离合演化,殊为复杂。姓氏的来源非常广泛且繁多,古时姓氏其实跟现代有所不同。
中华古姓根源是原始图腾崇拜,许多史料都佐证了这一点。最初“姓”源于母系社会,用拆字法来看,“姓”分开念就是“女”和“生”。
母系社会中,男性属于边缘化人物,许多人出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后代都是跟随母姓。
可以发现,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比如姜、姬、姒等,姓氏的产生,主要是用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正姓氏,别婚姻”,这是婚姻制度进步的里程碑。

相比于“姓”,“氏”稍微有些复杂,姓代表来处,氏代表分支,一个姓氏总归要“开枝散叶”,因此根据他们住的地方就有了“氏”。
比如黄帝就是姬姓轩辕氏,在这个阶段,其实姓氏的区别不太明显,大家都是一个姓就还是一家人,也是让一家人更有凝聚力。
那么孩子随父姓是如何而来呢?其实还是因为父系社会取代了母系社会。因为体力等多方面原因,男性慢慢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成为主导者之后,男性对“姓氏制度”就有了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孩子应该跟自己姓,据说,第一个这样想的人是“黄帝”。

传说,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原本姓公孙,因为居住在姬水边所以改姓“姬”,因为生在轩辕之丘又被称为“轩辕氏”。
史料记载,黄帝共有25个儿子,但只有青阳和仓林氏跟他同姓“姬”,其他还是跟母亲同姓。
但这两个姓姬的儿子势力庞大,衍生出四百多个姓氏,占据了炎黄子孙的大部分,从此刻开始,孩子们都跟父亲姓。
周朝以前,贵族有了姓,并且以国家或者官职为氏,普通人家是没有的,这一般是贵族专属。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族制度完结,姓氏制度也彻底发生变革,贵族没落,贫民地位上升,平民也有了姓。

翻看战国时期的史料就会发现,好多人都是“多姓”,比如商鞅,他是姬姓公孙氏,又称卫鞅、公孙鞅,因为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屈原是芈姓,屈氏,秦始皇是嬴姓,赵氏。
这个时期,古人姓、氏尤其复杂,但这恰恰是“尊严”的象征,因为这代表着功德和成绩。秦汉以后,姓、氏合二为一,称“姓氏”。

至于为何孩子只能随父姓,其实这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在自由的西方国家也是如此,女人嫁人后也要冠夫姓。
中国古代随父姓,是因为男子地位高,古代崇尚开枝散叶,因此经常三妻四妾,为了证明都是一家人,因此每个妻子生的孩子都跟父亲姓,渐渐地演变成了“夫为妻纲”的宗法时代。

孩子随父姓成为一种习俗,如果孩子随母姓,就代表“倒插门”,代表父亲没本事,这在男权社会,是不允许存在的。
古代男权社会,基本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姓氏好坏基本就代表了人的一生,比如继承爵位继承王位等,男权社会随父姓也是历史的必然。
因此,古代孩子不能随母姓,是因为受到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这个困扰人们数千年的问题,如今也终于有了答案,只是有些无奈。

随着时代发展,姓氏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随父姓”也随着历史保留下来,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
虽然现代人的姓氏已经不会有尊卑礼仪的影响,但从人们的潜意识中,就认为该随父姓,如果母亲提出,那么可能会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
中华民族奉行厚德载物,寻根归宗,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血脉之源,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文化认同。现在姓什么已经是自由的,只要父母商量好,就不会有任何影响。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