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政策再收紧,对“低分混文凭”说不
发布于 2021-10-10 06:17
9月末,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3号,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广大考生、家长以及高校关心的焦点问题提出了艺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1
以省级统考为主
校考资格需审批
《意见》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提出了总体目标,从2021年开始改革推进,预计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未来将更重视高考文化成绩。
从总目标中可以看出,艺考政策更加严格了,首先一点就是:严格控制校考的高校及专业范围。
组织校考的高校要积极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至8倍。
2
取消校考跨省考点
选择本校举行校考
《意见》提出: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取消跨省校考考点,对于组织校考的学校来说,可以节省人力以及相关的交通食宿等成本;而对于考生来说,必须到组织校考的学校所在地参加考试,意味着考生赶考的频次和相关的交通食宿成本将增加。
对此,有专家建议,组织校考的学校可以在初试环节让考生线上提交视频,只有通过初试的考生才需要到现场复试,这样就避免初试没有通过的众多考生白跑路。
3
增强考试区分程度
满足高校选拔要求
该《意见》提出: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作用,成立教育部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专家委员会,研究制定高校艺术类考试招生专业目录和各专业分类考试方案。
各省(区、市)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扩大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范围,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
完善省级统考科目和内容,提高省级统考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改进省级统考评分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类型高校选拔需要。原则上,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均应对省级统考成绩提出明确要求。
4
考评分离
严格执行评委回避制度
每年的艺考结果关系到数十万考生的命运,无论是参加省级统考还是校考,考生们都担心评委是否能做到公平公正。
如何确保评委公平公正?
该《意见》提出了具体的办法:2021年起,推进建立艺术类专业考评人员信息库,逐步实现各省(区、市)和高校共建共享,扩大考评人员遴选范围。
优化考评人员组成结构,逐步增加考评人员人数,扩大省外校外人员比例达到一半以上。
凡在规定时间内有指导、被指导关系或有亲属关系及其他利害关系的考评人员和考生,均须按要求进行申报,并严格执行回避制度。
严格执行违规考评人员“黑名单”制度,对于隐瞒不报、弄虚作假或违规违纪的考评人员,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列入“黑名单”,终身不得参与高校考试招生工作。
严把考试组织关,严格落实考生、评委、考场随机编排的“三随机”工作机制,严防考试舞弊。严把考试评分关,完善专业考试评分标准,积极采取“考评分离”、评委现场独立打分、全程录音录像等方式,确保评分公平公正。
5
提高文化课成绩要求
建立破格录取机制
由于艺术专业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远低于非艺术专业的分数,以至于近年来,艺考被一些文化课成绩欠佳的学生当作升入大学的捷径。
一些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导致艺术专业本科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针对这一现状,《意见》提出:各省(区、市)应根据不同艺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要求,在现有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鼓励校考高校结合专业培养要求,加强考生文化综合素质考查,进一步提高考生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学习艺术、参加艺考的学生越来越多,使得竞争越发激烈,文化课分数线水涨船高。
例如,2019年,各省音乐艺术类专业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比2017年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青海省音乐学(声乐专业)文科录取分数线上升23%,安徽文科分数线上升19%,福建与江西文科分数线上升18%,辽宁文科分数线上升16%;广西、江西、福建、辽宁、黑龙江音乐专业理科录取分数线上升20%至10%;河北、河南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均上升12%;北京、山东、云南、陕西、湖北、吉林、海南艺术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上升幅度为4%-9%。2020年,北京、浙江、上海、山东等省份实施新高考方案,艺术类文化录取分从二本线的65%提高至70%甚至75%。
国家要求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促使艺考生必须重视文化课、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6
减招或停招
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差的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该《意见》指出: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和结构的宏观调,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
全国每年艺术类本科招生46万人,占全国学科的10%,规模较大;全国院校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而艺术类的本科毕业初次就业率仅60%。
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应该客观评估本校各专业的教学实力,理性对待那些整体实力不强、与市场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就业率持续低迷的专业,及时减招或者停招。
《意见》(教学[2021]3号)内容源于教育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