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人,与佛法有着特殊因缘,但其中1种佛难以度化,是你吗?

发布于 2021-10-10 06:22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个非常熟悉的谚语,叫做:“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佛教似乎对缘分这个东西特别看重,有缘人与无缘人的差别对待也十分明显。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缘分的看法也是如此。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讲到:“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有缘之人,哪怕是相隔千里,都会因为彼此的缘分而相聚在一起,而无缘之人,哪怕就住在同一个城市,也永远都没有相遇相逢的时候。

所以缘分在人们看起来就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而我们与佛教有没有缘,也就成为了一件人人都好奇的事情,毕竟佛教向来是佛法无边,有求必应的,人们自然也想与佛沾上点缘。

而佛陀说,有这五种人与佛法有着特殊的因缘,看看你属于哪一种?但愿你不是第五种人!

佛陀根据众生的根器,总结出来了与佛法有着不同因缘的五类人,这五类人因为以往的业力因缘,在遇到佛法后,会有着与众不同的表现。

第一种声闻性,众生的根性会决定他遇到佛法后的行为,而声闻性的众生在遇到佛法后,会因为听闻佛法而证得道果,但这种道果是小果,阿罗汉果,也就是自利,大多数声闻性弟子会因为佛法而自利,但却很难利他,所有声闻弟子也常常被人称为自了汉。

第二种缘觉性,缘觉性的众生,虽然也属于声闻里偏向多自利的一种,但因为他因为自身的根器非常的猛利,在没有佛出世时,就可以因为自身的智慧根器而自然得悟,所以又称为辟支佛。

第三种菩萨性,这类的众生就是自利利他的典范,可以说拥有菩萨性的众生是非常慈悲且无私的,在听闻善法正法后,不仅自己会收获利益,还会因此心系众生,而通过自身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众生脱离痛苦与烦恼,因此还会牺牲奉献出自己的自己,而让他人获得利益,这个就是菩萨性,也是修习大乘佛法的根性。

第四种不定性,不定性根性的众生,声闻、缘觉、菩萨三性的种子都有,也就是说他们也许会成为证得阿罗汉、也许会成为辟支佛,也许会成为佛。他跟什么就会学什么,如果遇到了好的缘分,比如遇到佛就会受佛的感染、加持而发大心,发菩提心成佛。但如果遇到不好的缘,就会随着业力不断流转,也不知道会流转轮回多久。

第五种阐提性,这种众生就是佛指的无缘之人,什么是阐提性呢?就是信根不具,也就是不信因果,拥有着邪知邪见,和颠倒的知见,亲近恶友,不亲善友,不受佛化。因为自身强烈的邪见,所以就算是佛亲自来度化,也会因为自身错误的知见而断灭善根、谤佛、谤法。

什么样的因 缘才导致阐提的根性呢?一是因为在过去久远的时间里,心中常生轻慢,身染诸多不良习惯,思想中常常是不好的思维想法,也没有与三宝结缘,也没有在三宝面前种下善根。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欲望,却不懂得生死大事。

二是因为他在过去有遇到过佛法,但是遇到后,身入去心不入,口入却行不入,名入却实不入,假入而不是真入。执著着文字、语言教理、名相,执著着人法我常,和差别之心,只知争高下,只懂利自己,却不利他人。还曲解善法,诋毁善知识,用邪见毁善缘。因为这样的种种不好的行为而成为了佛无法度的阐提根性众生。

但佛经中却说了,虽然毁犯四重禁戒的人与一阐提众生诸佛不度,但是只要诵持礼拜过去世诸佛的名号,就可以得度。所以,如果你是第五种根性的人,就要时常念诵佛号,忏悔过往罪业,如此才能够增长福慧,获得解脱,南无阿弥陀佛。

举报/反馈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