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改成灵活就业人员,会影响退休金吗?

发布于 2021-10-10 08:14

企业职工改成灵活就业人员,会影响退休金吗?

注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改成灵活就业人员,少领几万元退休金,且延迟5年才能退休,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是有本质区别的。

很多朋友只知道,灵活就业人员交养老不划算,单单就是缴费费用高吗?

其实不光缴费费用高,且退休年龄还要晚。

我们来比较一下,企业职工交养老和灵活就业人员交养老,区别在哪里?

       企业职工加养老和灵活就业人员加养老,缴费比例不一样,退休年龄也是不一样的,但退休后计算养老金的标准是按照同一套计算标准。

缴费比例不同

①企业职工交养老

       企业职工交养老,是指有稳定的工作,通过单位交,单位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计算员工每个月需要交的社保费用,然后每个月从工资中扣除,然后由单位帮忙代缴,个人不需要操心。

       比如拿养老保险来说,有的会根据个人的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也有的公司以当地社平工资的档次为缴费基数,当地社平工资的档次有60%~300%可选。

       究竟按什么样的档次,这个就要看单位是怎么想的?也取决去岗位的价值。

①有的单位给员工交养老,想缩减开支。

        那么就会以最低的社平工资档次为标准,那么对应的,员工每个月所交的社保费用比例也比较低。

②如果公司想留住人才,也有的公司会以按照高的缴费标准。

        会给员工承诺社平工资档次高的缴费基数,但是不会超过社平工资的三倍,来作为缴费基数。

       养老保险单位一般缴费20%,个人缴费部分8%,每个月单位会从个人工资中将个人缴费部分的8%扣除。

所以企业职工交社保,拿养老保险来说,缴费基数是以都单位的情况来定,或者是公司跟员工的约定来定。

       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高或者低,就要看公司给你按照多少缴费基数,缴费基数高,那么对于将来的养老金肯定自然也是高的。

②灵活就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通常是指,没有固定工作的居民,或者是自由职业者,个体户等。也想参加养老保险,就只能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性质,跟企业职工交社保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分为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只不过是灵活就业人员需要自己全额承担单位缴费部分和个人缴费部分。

       缴费基数是以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社平工资的60%~300%的档次,自由选择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划入社保统筹账户8%划入个人养老金账户。

小结:企业职工交养老和灵活就业人员交养老的共同点和区别。

共同点:企业职工交社保和灵活就业人员交养老本质上是一样的,缴费类型都是由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组成。

区别:费用承担上,企业员工交养老个人只需要,承担个人的缴费部分,不需承担单位缴纳部分。

       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就需要个人全额自费承担,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费部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成灵活就职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不划算?

这个不划算就在于:自己需要承担单位缴纳的部分,并且这部分钱是计入社保统筹账户,不计入个人账户。


退休年龄

①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界定标准

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比较复杂,不是统一而论,为什么是这样说呢?

这个跟职工的工作类型,还有个人的自身状况有关。

企业职工正常的退休年龄:是男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女管理岗位的55周岁。

但是像一些非普通岗位的工作人员:比如高温,井下等类型的岗位职工,只要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男55周岁,女45周岁就可以退休。

      还有身体条件不允许,或者是非因工致伤的人员,经鉴定之后,确实丧失了劳动能力,退休年龄,比正常退休年龄要提前。

       所以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除了要看个人所在的岗位,还要综合个人身体状况来看,正常退休年龄都是男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女管理岗位55周岁。

     特殊工种的一般男55周岁,女45周岁,因病或者非因工致伤,也可申请提前退休。

退休条件

     不管是灵活就业人员,还是企业职工,退休的条件,除了达到退休年龄以外,前提是必须满足,养老缴费年限最低15年,才可以在退休之后,享受养老金待遇。

比如李大爷,是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在他50周岁的时候,养老保险已经交满了15年。

他个人觉得经济压力大,交满15年已经是勉为其难了,他不想再继续交养老,可是还没有到退休年龄。

是否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

答案是:李大爷可以停交养老保险。

等到60周岁的退休年龄,办理了退休手续,就可以每月享受养老金待遇。

再举个例子:王阿姨,在企业上班,工人的岗位,今年49周岁,养老保险交了12年,明年王阿姨就50周岁了

可以办理退休,并享受养老金待遇吗?

答案是:不可以,且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一:50周岁后,如果王阿姨可以继续留在单位上班,那么退休年龄是52周岁,无法按照50周岁的正常年龄退休,需要延迟退休2年。

因为王阿姨虽然到了50周岁的规定退休年龄,但是他的养老只交了13年,不满足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15年的要求。

所以需要延迟退休两年,达到养老保险15年的最低标准,才可办理正常退休,且延迟退休,只能延迟两年,不能超过累计缴费年限15年。

情况二:王阿姨50周岁之后单位不同意其继续上班,而王阿姨的养老保险只交了13年,不满足退休的条件。

且这个时候王阿姨是没有工作的,如果想享受养老金待遇,只能再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继续交养老保险。

可是养老保险交满15年的时候,王阿姨只有52周岁,仍然是无法退休的。

因为王阿姨后面是按照灵活就业人员交的养老,只能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女55周岁。

所以王阿姨这一种情况的退休,不属于延迟退休,是灵活就业人员,正常退休。

这种情况就是我们题主问的,如果企业职工改成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会不会容易受影响?

答案是:受影响。

上面王阿姨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企业职工改成灵活就业人员

原因是出在养老保险没有达到最低缴费年限15年,到了规定的退休年龄,无法办理退休。

退休年龄规定: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50周岁,灵活就业人员女的55周岁退休。

如果已经满足了缴费年限,等着50岁退休就行了,何必再多此一举,改成灵活就业人员呢?

那么情况只有一种,那就是到了规定的退休年龄,但这时没有固定工作了,或者是下岗了,且养老保险没有满足最低15年缴费。

无法正常退休,无法享受养老金待遇,只能改成灵活就业人员,继续交社保。

企业女职工50岁就可以退休,领取养老金,而灵活就业人员需要55周岁才能办理退休。

相同的条件下,企业职工50岁退休,可以多领5年的养老金,哪怕按照最低的缴费标准,一个月也可以领七八百块钱,一年也是有1万块钱,且养老金每一年都上涨调整,5年多领5万块钱合情合理。

所以改成了灵活就业人员,却在55岁才能退休,光这五年的养老金,已经是好几万元了。

那么就有朋友想知道,企业女职工按照灵活就业人员退休还要晚5年,不想按照灵活就业人员退休,有什么办法吗?

答案是:有办法。

那就是挂靠公司,按照职工来交养老,但是这种情况却不建议。

为什么不建议挂靠公司交社保呢?

原因之一:缴费比例高,还有手续费

挂靠公司交社保,公司没有义务承担单位缴纳部分,个人需要全部承担个人缴费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

且不止是交养老,单位给员工交的五险,挂靠公司交社保,五险都得交。

五险单位缴费部分,一般是养老保险20%,医疗8%,工伤1%,失业2%,生育1%,合计32%.

个人缴费部分,养老8%,医疗2%,失业一般0.8%-1%,合计11%。

企业职工改成灵活就业人员,会影响退休金吗?

由于职工身份的改变,对社保缴费和待遇计算肯定是有影响的。

1、企业职工社保缴费分两部份,一部份为单位缴纳,一部份由职工个人缴纳。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相同缴费基数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负担大了很多。

2、可能涉及到缴费基数的变化。假设在职工资为8000元,而当地的社平工资为5000元,缴费基数就会变得不一样。单位缴费按规定是按职工的实际工资标准缴费,单独说一下每个月养老缴费,企业职工养老缴费率为16%(单位部份)+8%(个人部份)=24%,总缴费为8000*16%+8000*8%=1920元,其中个人缴纳640元会进入个账。那么在单位缴费的比率为8000/5000=160%。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要达到单位缴费的基数8000元,自己要承担8000*20%=1600元,比在单位缴费多负担1600-640=960元,缴纳15年大概需要多缴纳960*12*15=172800元。如果灵活就业人员按100%社平比率5000元缴费,那么肯定到退休时退休金要比在企业按8000基数缴费低一些。所以在缴费基数、缴费时间、年龄等相同情况下,表面上看退休金待遇是一样的,但灵活就业人员多缴纳了十几万,缴30万每个月拿2000元退休金和缴15万每个月也拿2000元退休金能一样吗?折算下来,对退休待遇的影响就显而易见了。

3、对于女职工来说,转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要特别慎重。因为女工人的退休年龄是50岁,而灵活就业人员女性是55岁,这之间的差别很大。

所以,有就业单位的应当在单位参保(不考虑挂靠社保全额负担费用的情况),尤其女工人一定要在单位参保。否则对缴费、退休时间及待遇有很大的影响。更别提有关工伤、失业、生育保险方面的待遇了。

重要消息,紧急通知:缴纳职工社保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以免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导致退休金受损严重,而且缴纳社保的费用会高出好几倍。

很多人工作期间纷纷辞职,以为企业职工退休金转成灵活就业人员不会影响退休金,可是让他万万没想到退休以后自己的养老金缩水到一半,原本每月有3000元的养老金,到现在只有每月1500元。

知道情况的这些人后悔的直拍大腿,所以缴纳社保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养老金的政策。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只有简单的八个字,诉说了中国几亿老年人心目中的问题。

所以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购买了不同的社保,就是为了老年能有一份保障。

而社保的种类有很多分别是: 企业职工社保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城乡居民社保,新农保。

每种的社保都是针对不同的人群,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那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企业职工社保转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那么退休以后,养老金有没有影响呢?

答案:影响非常大,你的退休养老金会大大缩水,一旦转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在缴纳费用方面要比职工社保多出很多钱。

所以接下来就说一下灵活就业社保和企业职工社保有什么区别?通过以下的区别对比,你就可以得出有什么影响。

1、在缴费方面,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①、企业单位缴纳社保:在缴纳社保时,养老金的缴费比例为24%。

但是在缴费的时候,单位替你承担16%的社保费用,自己需要承担8%的社保费用。

医疗保险的占比为8%,其中企业单位为你承担6%的费用,自己承担2%。

简单的来说,只要在单位缴纳社保,在费用方面,单位承担一大部分,自己承担一小部分,在缴费方面,非常的划算。

②、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费用比例为20%。

这20%需要自己全部承担,如果按照20%的比例交的话,假如每月2000元,那么这2000元有你自己一分不少的缴纳,没有任何单位替你承担一部分费用。

所以如果企业单位社保转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光是美元的社保费用就要多出很多,而且这些社保费用必须由自己完全承担,所以在这点上就有很大的影响。

2、退休以后再领取养老金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①、企业单位缴纳社保:有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每月按时缴纳社保费用,单位承担一部分费用。

所以没有任何的压力,那么也能每月按时的缴纳社保费用,这样一来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水平也就越高,比例基数也就越大,那么退休以后,养老金的待遇也就越高。

②、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张阿姨是个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那么就需要承担全部的社保费用,张阿姨的实际工资为基数,而且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收入非常不稳定,那么它的基数也就不稳定。

而且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的方式一般都是根据当地所在的社会平均工资来为基数,而且缴纳的费用标准,有些地方最低达到60%,最高达到300%。

同样的缴费年限,同样的缴费金额,但是缴费方式不一样,一个是灵活就业人员缴纳方式,一个是企业单位缴纳方式,那么退休以后养老金待遇肯定有区别,也有影响。

因为退休以后养老金的待遇是根据你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水平比例基数以及指数来决定的。

举一个假设

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那么它的比例只有2%。

如果是企业单位缴纳社保,那么他的比例就能达到3%。

再用个人账户养老金乘以比例,那么养老金的差距就出来了。

肯定是比例基数越大,养老金越高。

所以说企业单位社保转移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退休以后,养老金有很大的影响。

对此,三味小镇哥的看法就是:

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将自己的企业单位社保转移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里,无论是对缴费方式和养老金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缴费方式上,企业单位要比灵活就业人员更加的好,不需要自己全部承担费用,而是由单位占一大部分,自己承担一小部分,这样就解决我们这方面的经济压力。

毕竟企业单位缴纳社保是比较稳定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是根据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来做一个一定比例的标准缴纳。

而且每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上下幅度不定,那么它的比例基数也就有不同。

退休以后,养老金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有的人想问:我是因为特殊情况,不得已才提前离职,那么我企业缴纳的职工社保能否提前办理退休呢?

答案:肯定不能。

原因:对于社保方面最低缴费年限是缴满15年,只有缴满15年以后才能享受养老金的待遇,如果没有缴满15年,那么不能享受。

一般像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使用以下三种情况。

1、挂公司继续缴纳职工社保。

现在有很多因为工作期间某些事情不得不辞职,自己缴纳的职工社保还没有到期限,但是为了享受职工社保的待遇,只能选择将自己的社保挂到其他公司,继续缴纳职工社保。

所以这也是一个办法,但是挂其他公司继续缴纳职工社保,要交一定比例的手续管理费。

2、将自己的职工社保转移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

虽然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在缴费方式方面没有职工社保那么好,但是退休以后完全可以参加养老金的三结合调整。

①、定额调整。

只要在同一省份,每人每月上调一定的金额,向河南省每人每月上调50元。

②、挂钩调整。

根据缴费年限挂钩、养老金水平挂钩、工龄挂钩,用一句话形容也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缴纳的社保费用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也就越高,缴费年限越久,那么每月上交的金额也就越多。

③、倾斜调整。

这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军转干部以及边远贫穷地区人员的一种福利对策,根据每个地方对高龄人员的不同标准,按照规则,每月上调不一样的金额。

总结:

所以说如果尽量能够保留职工社保,就保留职工社保,如果因为某些关系确实要离职,那么可以将自己的社保挂到其他公司,继续缴纳社保,或者是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

但是有一点职工缴纳社保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肯定有不一样的区别,也有不一样的影响,要不然干嘛要将这些社保分开来呢?

有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多缴长缴,这样退休以后,养老金的待遇才会越高。

企业职工变成了灵活就业人员,就等于断粮了,您想呀,粮都断了,能没有影响吗。不仅有影响,影响还会非常之大,而且还是长远的

作为职业职工的时候,您的一切费用都由单位承担了,除了基本收入之外,还要为您缴纳或高或低的职工社会保险费,职工是没有什么负担和风险。

上边说的这一点,您在企业作为其中一员的时候,可能体会并不深,甚至都没有体会;但是,一旦离开了企业,您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就随之而来了。

其中,一个最大的负担之一就是高额的社会保险费。灵活就业人员最为诟病的一点就是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的费用实在是不低呀,并且是越来越高了,高到甚至无法承受的地步。

灵活就业人员,每个缴费年度缴纳的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过万元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2020年这个缴费年度,北京灵活就业人员每月需要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为1252元,平均每天就是42元,这个消费程度已不低了。

北京低保的标准为每月1170元,灵活就业人员每月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超过了低保标准,您说这是一件好事吗。

有不少灵活就业人员的处境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特别是那些从国企出来的大龄失业人员,他们基本的生活开支都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再去缴纳高额的社会保险费,真是难上加难。

既然您提到了一个非常之现实、也是大家非常之关心的重要问题,那就是成为灵活就业人员之后,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您,对于未来养老金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达到您无法想象的地步。

一说到养老金的高低,无非就是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社会平均工资这三条,这三条都重要,没有谁第一重要,没有谁第二重要之说,只有这三个条件达到了最佳程度,您在退休之时所拿到的养老金才能高,甚至才能最高

如果您成为灵活就业人员,同在一个城市中,缴费年限您可以自己定,社会平均工资这一条也都一样了。最大的差别就在缴费基数(缴费指数),缴费基数虽然可以由灵活就业人员在全口径平均工资60%至300%的框架之内自己选定。

但是,绝大多数灵活就业人员都选择60%这个最低标准(有的地方还有46%的标准,比如北京),即便是这样的话,灵活就业人员都未必能承受得起,因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2020年这个缴费年度,北京灵活就业人员需要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一共是15024元,但是这其中只有3468元进入个人养老保险缴费账户,也就是说,仅有23%的钱还是自己的,其他的钱都不是自己的了。

您说灵活就业人员对于职工社会保险的贡献大不大吧,非常之大,但是留给自己的钱却只有23%,你说您的负担大不大吧;如果您还在企业当职工,所有的开支都由企业为您承担了。

上边所说的还是在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承担的最低标准之下的缴费,如果灵活就业人员连最低标准之下的缴费都支付不起了,那就只能停止缴纳社会保险费了

那么,其缴费年限就会随之缩水,时间长了就会严重缩水。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在退休之时拿到的养老金之所以不高,除了缴费基数一直都是最低标准之外,与缴费年限不长也是息息相关的,有的缴满十五年就停缴,你说拿到的养老金能高吗

您一旦成为了灵活就业人员,并且此后一直都保持这种状态的话,您就不再是仅仅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上,而是此后的整个进程都输了,直到退休乃至退休之后都是如此

有的灵活就业人员还问这样的问题,在距离退休还有五年的时候,将职工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标准(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提高到最高标准(全口径平均工资的300%),退休后能多拿多少养老金,并且还问是否划算呢?

可以非常明确地说,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并不划算的为时已晚的一笔买卖。养老金肯定是多了,因为您交钱多了吗,但是多出的这一点养老金,与您的付出完全不成比例。您要是真有那个实力,还不如配置商业保险,何必跟多出的那点养老金较劲呢。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