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写实课堂,落实“双减”政策——孙红霞名教师成长营暨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团队第7次研讨活动

发布于 2021-10-10 12:21

基于写实课堂

落实“双减”政策

      为深入落实“双减”政策,优化课堂教学,给青年教师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10月9日下午,孙红霞名教师成长营联合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团队在戚墅堰东方小学开展了第7次研讨活动。

01

《我是果树养护师》 朱华锋

      首先由戚墅堰东方小学朱华锋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研讨课《我是果树养护师》。朱老师基于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环境,依托校园果树养护师岗位竞聘的任务驱动,围绕果树养护师岗位职责,搜集资料加工处理,合作制定竞聘计划书这三个活动板块进行教学。

 课堂上学生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活动任务。朱老师善用小组评价推进活动开展,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02

《表现性评价在综合实践中的运用》朱黎叶

      随后南塘桥小学的朱黎叶老师就《表现性评价在综合实践中的运用》做了微讲座,她从自身对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的认识、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性评价以及表现性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策略,层层深入地展现了表现性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03

教学研讨

紧接着成长营的小伙伴们就朱老师呈现的课堂案例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大家畅所欲言,或提出教学环节的处理意见,或给出重构设想,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观点在分享中明晰。成长营领衔人孙红霞副校长指出,“双减”政策要真正落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眼中要有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段特征进行架构。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科属性特征,善于设计有趣、有意义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培植价值观。

小组活动前,教师要提出明确具化的要求,同时也要根据学情为学生搭建好扶手或平台,助力学生有效活动。活动时,教师要及时跟进指导,善于捕捉生成性资源巧妙进行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40分钟的课堂上学有所获,习有所得。这也是双减政策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接着,成长营成员逐一交流了新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设想,彼此相互启发,论证研究的可行性。最后大家分享了2021年度的成长营发展手册,一本本厚厚的发展手册见证了成员们在成长营的成长与蝶变。

      研行至深,笃行致远。相信孙红霞名教师成长营联合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团队,将会继续脚踏实地地深化写实记录下表现性评价的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推动“双减”政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落地生根。

文字 | 潘忱俪

摄像 | 张佳美

推送| 吴焱云

审核| 孙红霞

我在这里

等着你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