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2022年出版考研行业热点资讯解读
发布于 2021-10-10 15:28
第一次真正意识到“热点”有用是2015年12月27日上午,那时候热点不叫“热点”,有个词儿是“行业资讯”。
那是六年前本仙女考<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时候,上午9点,拿到试卷的第一眼就看到了那道关于“亚马逊”的题目——
高速运转的脑瓜儿立刻就想到了一个多月前看过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又被我扒拉了出来,网络记忆就是这么强悍啊!2015年11月5日发布的(亚马逊实体书店西雅图店是11月3日开业)——
大开眼界|西雅图亚马逊首家实体书店,没去过但一定得知道
主要内容一提炼就是:电商巨头亚马逊开了一家实体书店。
很庆幸,当时这篇文章不只是“资讯”,它还有解读,通俗有趣,有图有真相。转战实体零售——这在电子书火爆、电商盛行的2015年是一件不小的新闻,更何况是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不过新闻首发时并未在国内溅起太大水花。
直到半个多月后,当当网发声,宣称“计划在3年内开1000家实体书店”,这才在国内出版圈引发掀起热议,不少人指责当当“吹牛不上税”并对电商入驻实体书店的事情展开讨论,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亚马逊中国的这篇图文周全的官方文,直到六年后的今天,还是只有2K+的阅读量。
于我而言,就很幸运了——不仅读了,还特认真的读了,读完还在吃饭路上给一起备考的好朋友声情并茂地讲了一遍。
当时对这一新闻事件/行业资讯的理解还停留在浅层面,它新鲜、有趣、充满科技感,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嗅觉还迟钝得很,远想不到亚马逊实体书店这一通操作与日后的“O2O”“融合场景”“创意阅读空间”之间的关联,而书业在道路方向上的选择也绝非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之别,那时的自媒体才刚刚崭露头角,尚未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与出版业还隔着半片海。
不过在那之后,“热点”的种子就在心里种下了。
2017年,在微信群组做冲刺视频课,很大一个部分是在讲行业热点和见闻;
2018年,正式开始做热点资讯及解析的笔记
2019年,除了笔记资料,还配上了课程讲解(四大节,6个多小时,那时候嗓子还行,能一讲讲俩小时...)
2020年,时间精力有限,只做了一个《出版十大热点押题》的资料,4/10的主题命中率,还行
真是一年一个花样儿,常变常新。
转眼就到了现在,考研、读研、做课题,写论文、参加行业论坛,求职、工作、换工作的经历和经验都齐活儿了,对如何诠释和解读一些现象和事件开始形成一种相对稳固的价值观。
也愈发意识到,通俗易懂、删繁就简、灵活变通的重要性——放在行业热点资讯学习这回事上,那么重点是在理解。看的多?没用!背得多?也没用!能举一反三,网状联结并且灵活组织语言,简洁明了的表达,这才是关键。
毕竟……
很多时候,大家需要一个教练,而不是一本百科全书。
学习与生活并不是割裂的,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处世哲学,就有什么样的分析逻辑、思维惯性和表达方式,均衡发展,才能得到真正的、稳定的成长。
只学不活,行尸走肉;只活不学,大脑空洞。
与各位共勉。
AP姐
下面是今年的课程&资料介绍
《2022年出版考研行业热点资讯解读》
定价 ¥188
限时优惠 3 日 ¥178
主题是以课为主,资料为辅
【课程】1节行业常识排雷+10节正课*30min
【资料】纸质版(包邮,不单独售卖)
+赠去年《出版十大热点押题》(原定价¥89)
【开课时间】10月17日起陆续
*“排雷课”的原因是在前期的写作课练习及日常答疑过程中发现,好多跨考的同学对出版行业的常识不了解,直接赶鸭子上架式地开始学习产业的制度方针、商业模式、流程策略等“大知识”。
比如,一本名为
《全国高校专业解读指南》
的实用指导类书
却被认为是科普书!
再比如
一本书的定价50元
到底算不算贵?
再比如
什么样的书才是真正的“成本高”!
一道题答得再好
也架不住这种基础常识性错误
所以有了一节“排雷”
扫清基础常识障碍
*至于其它10节正课,是遴选2021年度出版行业内热度TOP10的新闻事件,从事件出发,由此延伸出的一连串知识点、话题和思考,打破纯粹热点资讯的堆砌,注重分析的连贯性和灵活变通。另外,要强调一点,这十大热点资讯的解读带有预估性质,无目录。
噢对了,考研成绩出来那天
父亲送了我一台Kindle Paperwhite
考研也可以很快乐!
每一个朴素的日子 都是良辰~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