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画||第四十八期(名画解读与学生作品)

发布于 2021-10-10 18:25

解读 
《清明上河图》

(图片为长卷节选)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背景:《清明上河图》是宋代张择端绘制。宋初市民阶层的形成,出现了以市俗生活为中心内容的风俗画。
(2)内容: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个段落,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街市景象。
(3) 艺术特色:
1)构图采用散点透视,再现了12世纪我国都市社会的生活面貌,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习尚。
2)结构严谨,繁面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主题突出。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
(4)价值: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对研究宋代的城市生活以及民俗、服饰、建筑,工商、交通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206班 王若琦《遨游太空》

  画中有话


祖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了,将越来起多的宇航员护送上了太空。看!这三位宇航员在太空中遨游的多么欢乐呀!真希望有朝一日太空中也能出现我的身影。
我是二零六班活泼可爱的王若琦,我绘画的《遨游太空》希望同学们喜欢,也希望我的梦想能够实现。

——206班 王若琦  

教师点评


 ——蒋文仙

weixin_qysx

信息报送:金晶

文字校对:姜文琴

图文编辑:宋禹彤

责任编辑:陶乐

信息审核:王云峰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