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为自己焦虑吗?”
发布于 2021-10-10 19:21
文/清宴
编辑/C姑娘
图/花瓣网
听首歌吧
随之,我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掉头发、失眠、体重下降、生理期延迟……
会这样,主要原因是我要考试了。
六月底的期末考和七月初的考证,压得我快喘不来气。
尤其是临考前的一周,我几乎没有合过眼。
起初我以为只是普通的临考紧张,只要把该复习的复习到了就不会再焦虑了。
所以在每个辗转难眠的夜,我一遍又一遍地翻着资料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
可,这样的日子过去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却发现,无论我看多少页书、背多少个知识点,我还是会焦虑无比。
甚至,看得越多我就越焦虑。
本想着,没准考完这两场试就会好了。
但这种极度焦虑,在我考完试之后却更加严重:
因为每当一看到那些熟悉的文字,我就感觉,我好像又回到了备考的日子。
那段日子,我一直认为我是害怕对不起自己,对不起那些无数个为梦想拼搏的日日夜夜。
可在这么痛苦地过了两个月后,在某个失眠的夜里,我忽然顿悟了:
原来我焦虑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他人。
而这,就像是那句老话: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没错,我努力到只“感动”了自己。
02.
现在想想,这个世界传输给我的理念,大多都是评分标准。
而大部分的评判标准,则都是来自他人特定的标准。
就比如在学校里,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学生?
门门优秀、绩点满分、待人友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没错,好学生从来离不开这些标准。
所以我,为了追求一个好学生的名号,也被深深困在了其中。
想起在以前,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个好学生。
因为,好学生可以处理遇到的所有麻烦事。
可我,做不到在兼顾学习的同时,参加那些繁琐的活动。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在考取第一名的同时,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且大放异彩。
可大家都理所应当地觉得我可以,我应该是个“好学生”。
所以,在这种期待的目光下,我开始变得不得不采取行动,来迎合大家的想法。
并且,我也开始“被动”地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因为自己就是好学生。
于是,这样做的结局,当然就是让我在学习和活动之间忙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
让我在每个为活动和学习挑灯夜战的晚上,除了满身的疲惫就只有内心的空虚。
而这种空虚,也在夜晚无时无刻地提醒我:
可要是说到不快乐的原因,那时的我其实并未明白。
直到有一天,在听到一名女生回答为什么跑田径的原因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我在一味迎合大众,却未能取悦自己。
还记得那个女生说:“没错,虽然我腿会变粗,会有很多肌肉,会不符合大众的审美。但跑田径是我喜欢的事,我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不得不说,她的这番话,让我瞬间想到了自己。
我害怕自己不能达到大众制定的那套准则;
我在意其他人的目光。
所以,我每天都活在自我怀疑与否定当中。
这就像是灰姑娘的姐姐,为了穿上水晶鞋砍掉了脚后跟一样。
我为了达到大众的标准,逼的自己焦虑不堪。
于是,想来想去,我终于在之后的某一天下定决心——
让自己过得开心点。
03.
在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后,我不是没有反悔过。
记得有一次系里举办外语演讲比赛,尽管老师没有要求我必须得奖,可从前的“好学生”心理却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
“你当然可以拿奖!
因为你可是好学生啊!”
于是,我又开始四处搜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并且开始有意无意地“打听”其他同学的演讲内容。
而好学生的心态,则在我每次想放弃的时候,逼着我继续前行。
所以,我被这些驱使着,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好学生”的稿子。
甚至,我还精心制作了PPT。
但,当我看着手里被改了很多遍的稿子时,忽然有一种恶心涌上了心头。
“这不是我想表达的东西。
可大家都这么写,这也是老师希望看到的。”
一个声音在心底大叫着。
果不其然,我又开始变得烦躁异常。
最终,在枯坐了一个小时后,我把写好的手稿扔进了垃圾桶。
紧接着,我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篇新稿子,并拿着它站上了演讲台。
最后,我离得奖就差一名。
我想,大概原因是因为不符合主题。
可我却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甚至还觉得有些开心。
因为我做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不是大众希望我去做的事。
并且,我也终于摆脱了别人眼里的“好学生”头衔,做到了自己的“好学生”。
所以,那是我第一次庆幸:自己没得奖,可真是太好了!
04.
现在的我,变得比以前豁达了。
毕竟,我接受了自己不完美的选择:过快乐的人生。
而我,也不再参加那些繁琐的活动。
因为说实话,我觉得那些活动无聊至极,且又毫无意义。
所以现在的我,除了不去强迫自己搞懂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之外,还允许自己“虚度光阴”睡上整整一下午。
同时,我也接受了自己的神经大条没有运动细胞,会在跑步的时候总是比别人慢一拍的不足。
如此,我坦诚地接受了自己的同时,放弃了做别人眼中的好学生,让自己成为了自己的“好学生”。
想起当初的我迷失了本心,所以在不知不觉间,便被套上了世俗制定的枷锁。
不知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当初如此努力,究竟是想要做出成绩让自己满意,还是为了满足大众的欲望?
这一路的坎坷弯折究竟是为了几分浮名,还是为了让自己手中绽放出独一无二的花火?
后来,在反复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后终于发现:其实我会这样,也跟外界的想法有关。
因为,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就把这套“枷锁”定为金科玉律,给那些符合他们标准的人加冕。
但是呢?
那些看似优越的王者,却被从王冠上长出毒刺和荆棘来刺穿,让精致的王座下尽是荒芜。
可我们,为了坚持这套金科玉律,从而包装了那些有着伤口的王者,让他们变成了橱柜中的展品,吸引着下一个想要摘得王冠的热血青年。
如此周而复始,我,“有幸”成为了那个热血青年,也成为了大众欲望下畸形却不自知的产物。
所以,为了摆脱它,也为了不再焦虑,我释怀了过去的不如意,承认了自己的平凡,允许和接受无法满足大众的各项要求的自己。
并且,我也开始认真地为自己,去做些什么事情。
也开始认真思考,我所做的一切带给我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所以,请你每次因为外界的眼光而感到焦虑不堪、不敢做出改变时,给自己三十秒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假设你可以活到八十岁,用八十减去你的年龄,在剩下的这些年里真的要这样渡过吗?
我知道,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
既有人愿为了碎银几两慌慌张张,也有人为了内心安愉此生固守一方净土。
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互不相同却又各有千秋,我想这才是这个世界的可爱之处。
但,就像史铁生说过: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自己的路。
所以,请:
大胆真诚地活;
不惧世俗地活;
独一无二地活。
不要去在乎世俗的眼光,也不要为毫无意义的虚荣放弃自己想做的事。
我们,只管快乐且热烈地活在当下。
我们,只管活得干净且有趣。
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
哪怕就算会焦虑,也不是为他人,只是为自己。
为自己不够快乐、不够洒脱、不够赤忱地热爱生活而焦虑。
同时,我们不必向他人证明什么,也不需要因为他人的声音而影响了自己的内心。
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
我想,如果此生可以这样,那么此生便足矣。
-END-
-下次见-
号内的第四十二篇过稿文章~
望喜欢~
比心
往期你可能会感兴趣的读者原创文~
“如果让你再选一次,你还敢退学吗”
“冷战不如吵一架?”
“你也有社交恐惧症吗”
“我们,不必追”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