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民国历史,是一段先贤们的奋斗史,又是中国屈辱近代史的延续。压迫、剥削、反抗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的标签。无数仁人志士,面对外侮入侵、面对内忧,抛头颅洒热血,砥砺奋进,而身处历史旋涡中的百姓,也同样难以置身事外。
1938年6月,黄河花园口决堤事件便是明证。适时,为了阻挡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步伐,国民党守军掘开了位于郑州花园口的黄河大堤。在事实上,阻止了日本侵略者侵略步伐的同时;一时间,黄河这条曾经的母亲河,没有了河堤的束缚,洪水肆虐,位于其下的河南、皖北、苏北等地大面积被淹,无数百姓更是流离失所。
那么蒋介石政府为何一定要引用黄河之水来对付日本军队,这次与以往黄河自然改道造成灾难不同的人为灾难又究竟造成了怎样深刻的影响呢?
这一切还要从国民党的兰封会战开始说起。
沦为笑谈的一场战争
国民党中有许多积极抗日的将领,但更有许多自私自利之辈,比如在兰封会战中逃跑的桂永清、龙慕韩、黄杰。
当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人开始实施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后,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华北等地,而后处于陇海铁路枢纽位置的徐州也自然成为了他们的目标,日本侵略者并打算以此向西发动战争。
兰封会战发生在这次徐州会战的后期,纵观整个战场,所有的国民党军队虽然在兵力上占据优势却都在为撤退做准备。不过日本人为了能够全歼国民党军队,打算摧毁陇海铁路。
就在1938年5月12日,土肥原率领的第14师团孤军深入兰封,战略意图明显。
国民党军队为了不让日本人切断陇海线,前后派了十五万人马围剿日军土肥原的14师。当向兰封突进的丰鸠旅团被宋溪濂打败后,这场战争的主动权重回到了国民党手中。
按照日本军队当时的编制来看,战场上的兵力是两万人,实际上加上各种迫击炮队等士兵,总人数将近四万。不过国民党人数上的优势最终并没有带来战场上的优势,甚至由围剿者变成了防御者。
在宋希濂、王耀武部取得了胜利,攻克了内黄、仪封的同时,负责守护兰封线的桂永清却尽显无能之处。指挥上的后知后觉,也让其所部先后丢失马集等地,甚至导致27军全线溃逃。其所命令坚守兰封的龙慕韩也畏敌逃跑。
而一座战略重镇就此沦为空城,日军原本突起前冒进的土肥原师团随即占领兰封,陇海铁路也被切断。兰封的失陷,也让开封、郑州岌岌可危。
蒋介石暴怒之下,龙慕韩被处决,薛岳临危受命,负责指挥胡宗南、宋希濂等部组建的第1兵团,目的在于夺回兰封。
然而纵使有战神薛岳,面对“猪一样的队友”,他也难以回天。于是便有了“在战史上亦为一千古笑柄”的评语。
从实力上来讲,日本军队的防御战能力世界闻名,士兵的战术素养、武器装备也都占据优势地位,同时还要空军等支援,似乎能够打败国民党军队也“合情合理”。
但除了日本的战争素养和武器装备以外,兰封会战失败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桂永清一走了之临阵脱逃,黄杰也随后放弃了商丘。这使得正在布置围剿的薛岳不得不改变原有计划,分出一部分兵力收拾这二人留下的烂摊子。
当日军增援越来越多的时候,这次国民党主动发起的围剿成了一个笑话,越来越抵不住日军的反攻,眼看郑州和陇海铁路就要失守。
为了减缓日本对郑州的进攻,也为了能有时间布防武汉,蒋介石做了一个决定——决堤黄河。
水淹日军,流离失所
将黄河当做一个重要防线这个决定并不是临时起意,三年前就曾有人向蒋介石建议,一旦失守,可以将黄河当做重要屏障。只不过当时的蒋介石并没有明确表示要执行这个方案,但也没有拒绝。
当日本的侵略脚步越来越快后,在战争的压力下蒋介石也不得不将这个方案摆到明面上进行研究。虽然心中不忍心,也害怕留下千古骂名,但在战局的变换之间,尽管负责指挥决堤的刘和鼎也曾提出反对,可是蒋介石还是下定了决心。
“这次决口有关国家民族命运,没有小的牺牲,哪有大的成就,在这紧要关头,切戒妇人之仁,必须打破一切顾虑,坚决去做,克竟全功。”
地点就选在牛牟和郑州之间,由第一战区实施这个计划。
最开始蒋介石将决堤的地点选在赵口,没想到在施工的时候发现赵口的泥沙太多,经常会造成堵塞,不能很好地达到水淹日军的效果,于是将地点改为附近的花园口。
6月9日那天,当黄河之水从花园口决堤出喷涌而出时,谁都没想到它所造成的破坏那么大。尤其是黄河上游刚刚下过大暴雨,剧增的河水将最开始的赵口重开,两个决堤口的水开始在大地上肆虐。
花园口决堤后续
这次的黄河决堤到底造成了多大的日军伤亡?
根据《中国军队掘开河堤》记载,这次的决堤使得日本对郑州的攻击延后,溺毙了7000多名日本侵略者,同时还有一部分日寇被包围歼灭。这次事件同时对处于黄泛区的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死亡人数达到八十九万,一千二百万百姓流离失所离开家园。
蒋介石这一决定,使得未来七年之内河南、苏北、皖北地区哀鸿遍野,无数耕地被淹没,百姓饿死无数,瘟疫横行。
同时为了应付记者的采访,掩盖其内部的腐败、无能,蒋介石电令程潜严守消息,并宣传黄河河堤乃是日本侵略军炸毁。而且由于处于保密考虑,所以当黄河口决堤时,绝大部分百姓并不知道这一计划,也就没能来得及搬迁,这才造成了如此严重的灾难。
总结:
在花园口决堤事件中,无数百姓沦为齑粉,成为了那段屈辱历史中的悲惨存在。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乃是出于抗战所需,但是单从其结果以及缘由来看,这样的决堤都是不应该的。
其表面上是为了抗日的不得已行为,实际上确亦是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内部腐败、藐视百姓生命的表现。
参考资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第一战区长官部关于豫东作战部署》,国民政府军令部战史会档案等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