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素材】

发布于 2021-10-10 23:40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长津湖》,再现一个伟大民族的战斗姿态

持续领跑“国庆档”,《长津湖》为何能引发年轻一代共鸣?

 

2021年10月04日 18: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主旋律影片在全国院线持续热映。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之战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自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领跑,全面调动了观众的观影热情,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之战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官兵为了争取胜利,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军人荣耀的感人故事。影片展现了志愿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在观影人群中引发热烈反响。

  据灯塔专业版10月4日消息,电影《长津湖》累计票房已突破18亿,最终票房有望冲击50亿元。影片不仅在同档期影片中占据排片占比、观影人次、上座率等多项数据的第一,豆瓣评分目前也高达7.6分,赢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电影《长津湖》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的冬天,长津湖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严寒,白天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面对着艰苦的条件和悬殊的装备差距,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义无反顾赴朝作战,凭借超乎寻常的战术设计与过人的意志,打败了美军王牌部队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战争奇迹。

  在剧情推进上,影片摆脱了以往主旋律战争片单纯以大战为核心的剧情走向,以入朝遇袭、遭遇战、长津湖大战的三幕式展开,在沿袭中国战争电影一贯史诗风格传统的同时,在技术层面达到了国产战争题材影片的新水平。

  《人民日报》评价,电影《长津湖》“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无情,更生动诠释了志愿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血性胆魄”、“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解放军报》同样发表文章表示,影片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志愿军官兵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无畏斗志、胜战智慧、牺牲奉献展示了‘最可爱的人’的壮美形象,彰显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书写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英雄传奇”。

  激发年轻一代共鸣,掀起全网爱国热潮。

    71年前的长津湖之战中,志愿军第9兵团物资供应极其困难,平均下来每个班只有两三床棉被,夜间官兵们只能互相搂抱着取暖,有的人冻得耳朵一碰就掉。志愿军官兵克服衣着单薄、粮弹缺乏、冻伤减员严重等难以想象的困难,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保卫了身后的国家。影片中借梅生的话道出了志愿军战士们的心声:“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一往无前、无私奉献的中国军人精神,跨越70年的时空,撼动了一大批年轻观众的心。

  有90后及00后观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前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而电影不仅带来视听震撼,更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他们愿意在观影后阅读更多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抗美援朝这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有网友在影评中表示:“在和平年代更应让下一代知道,先辈们拼了命为我们争取来的盛世家园多么不易。”也有网友在“共青团中央”的文章评论中表示,自己的太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于99年去世,“虽然我没有见过他,但是我知道,他是最可爱的人!”新一代的年轻人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抒发爱国热情,表达对先辈诚挚的敬意,由情感共振引发了一股席卷全网的热潮。

  一部大气磅礴、感人肺腑的《长津湖》背后,凝聚了无数电影人的心血。据悉,《长津湖》由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领衔出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整部电影投资超13亿,7000位剧组人员,整个项目的工作总人数达1.2万,超7万人次群众演员参演。

  作为国产电影史最大规模的战争片,如今《长津湖》的爆火表明,写正史、颂正义、扬正气的主旋律电影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随着中国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相信会有更多优秀国产主旋律电影涌现,更好地诠释新时代下的中国故事。

中安时评:热!《长津湖》火爆说明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1-10-05 18:00:28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范子军

    电影《长津湖》以史诗级的手法,全景式展示了长津湖战役的全貌,上映第4天票房已经突破15亿元,其市场表现和观众口碑持续升温。该片不仅让观众走近并了解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更使观众铭记祖国因何山河无恙,今天因何国泰民安。

    影史历史片首映日票房纪录、影史战争片首映日票房纪录、影史国庆档影片战争片首映日票房纪录、影史国庆档影片首映日场次纪录……影片《长津湖》点燃观影热潮,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成为2021年国庆档有口皆碑的“爆款”。重温血与火中的战争洗礼,追寻光与影中的红色记忆,强劲票房号召力的背后,激荡着无限深沉、无比炽热的家国情怀。

    热盼:在血与火的历史回望中追寻红色记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一周年。人们从来没有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烽火连天的悲壮历史,从来没有忘记那些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的英雄先辈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要求我们格外深刻地认识到“从哪里来,到何处去”。《长津湖》自国庆档预热开始,便以一骑绝尘的预售成绩呈现“爆款”走势,观众对《长津湖》上映的热盼清楚地表明,爱国情怀、红色基因早已深植于民族血脉,善于从红色历史、革命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是最鲜明的民族气质。

    热映:在光与影的艺术再现中抒发英雄情结。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题材向来是观众情有独钟的国庆档影片。长津湖之战是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般的意志,用冰与血凝聚成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影片《长津湖》高度真实还原了历史原貌,以气势恢宏的画面全景式、史诗般地呈现了震惊世界的长津湖战役,深刻表现了人性中的兄弟情、战友情、爱国情,生动呈现出广大志愿军战士敢于斗争、不畏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世界,张扬着直抵人心的昂扬主旋律和磅礴正能量,激荡起观众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精神共振、对革命英烈和英雄精神的无限崇敬之情。

    热评:在家与国的情怀浸染中汲取奋进力量。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打仗,是为了保护我们的下一代不用打仗”“我的爷爷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常跟我讲起当年在前线啃冻土豆的经历”“正是前辈的英勇付出,才有了现在的山河无恙。”“前辈,这繁华盛世,如您所愿”……《长津湖》上映后引发的热评,显然不仅缘于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等光影艺术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更缘于大气磅礴、悲壮深情的战争叙事演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带给我们的精神震撼,进而引发我们对家与国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励我们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雄精神,胸怀使命担当、不惧风险挑战,无私无畏、勇往直前。

艺论场:《长津湖》,再现一个伟大民族的战斗姿态

2021-10-04 15:00 未来网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近日,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映,再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慷慨赴朝,与武装到牙齿的敌方王牌之师血战到底的英雄史诗。9月30日也正值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有观众感言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走进影院,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向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特别有意义!”这样的心声颇具代表意义,《长津湖》上映首日总票房破亿,仅仅用时5时12分19秒。从对英雄的感动,到观影的行动,无数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英雄,通过大银幕回首那段惊心动魄的战争史诗。

    不管站在哪个年代俯瞰,也无论从哪个方面论证,抗美援朝这一立国之战都注定是彪炳青史的。要论及这场战争的几个标志性战场——“上甘岭”“松骨峰”“长津湖”,恐怕国人最有印象的当属上甘岭,这是源于电影《上甘岭》的经典魅力,而“松骨峰”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部不朽名篇的故事诞生地。相较之下,“长津湖”更在历史深处,不为更多人所知。引领时代风气之先,一定要把镜头对准为这个国家舍生忘死和流血牺牲的英雄。电影《长津湖》的适时出现,弥补了之前的空白和遗憾。值得肯定的是,电影《长津湖》站在了当下的审美坐标,输出着具有时代性的故事样态和创新性的艺术表达。对于青年观众来说,这样的《长津湖》,既可“破圈”,也可“破防”。

    能战方能止战,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长津湖》以此来立意,并用剧中领袖所说的“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取得”的台词来予以升华。国际竞争的丛林法则从来就没有改变,铸剑为犁仍只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很多大国的和平崛起,都是从一场抵抗侵略的战争开始的。《长津湖》把这番宏观语境细致地落在七连的志愿军战士身上:连长伍千里是战友们最可靠的主心骨,弟弟伍万里是从孩子蜕变而来的战士,火力排排长余从戎是大家的“开心果”,三营营长谈子为是“打不死的英雄”,炮排排长“雷公”是七连志愿军战士的“爹”……而贯穿全片的战士们的信念,则是狂蹬了十几个小时自行车“压线”归队的指导员梅生所说的,“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这不正是这场立国之战所蕴藏的朴素道理吗?

《长津湖》能校准好每个人心中的一把“秤”

来源:中国网  作者:江鸿  时间:2021-10-07  责编:乐水

江鸿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内蒙古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的国庆有点“冷”又有些“热”。一部爆燃的电影《长津湖》让我们在抗美援朝一个冰天雪地的冬天感受到了“冷与热”的交替,“冰与火”的交融!“冷”的是严寒,“热”的是内心更是眼泪。

    一部影片、一场战役,不变的是历史,变动的是时代。对标历史,我们会发现,享受幸福生活日久的我们,是不是要重新调校一下心中的那把价值观、历史观、人生观之“秤”,好好称一称我们今天的爱国心、精气神究竟净重几何?

    称一称爱国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国家发展的艰难。

    抗美援朝之前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局会议上有过一个经典判断,“对朝鲜问题,如果置之不理,美国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我们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尖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

    但对于刚刚建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打这场仗又谈何容易?且不说武器装备落后,单单一项最基本的后勤保障都难以保证。但不打不足以立国,不打也不会有和平。“为了后代不打仗”,影片中伍仟里他们这一代人以拳拳爱国心、保家情生生啃下了抗美援朝这块硬骨头。

    爱国心这个词好说,但是真正付诸实施却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好,更何谈当面对千辛万苦甚至需要我们付出生命时!但伍仟里他们用一腔热血做到了!

    《长津湖》放映后,云南一位网友很好奇,当时战士们 “一天一个冻土豆”是怎么扛过来的?这位网友尝试着把土豆煮熟,冻在冰箱中,结果发现“非常硬,根本咬不动……吃的第一口就很心酸,特别想哭,很难受,就觉得现在的生活太美好了,都是他们(志愿军)奋斗过来的”。

    这一幕又何尝是一个人的感受,很多网友都在帖子中发出了“一天一颗土豆,还要使出全身力气上战场,前辈们为我们打出来的天下,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我也要去看看这个电影,在国庆期间提醒自己祖国的繁荣是多么来之不易,提醒自己国旗为什么是红色”“影片结束后,发现长津湖没有彩蛋,出影院后,看到繁华的都市,才明白,原来这就是彩蛋”……

    战争是残酷的,那我们为什么打仗?每个人都有家人,每个人都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恐怕每个人都不希望打仗。但电影中指导员梅生手中不停地抚摸着女儿照片的动作给出了我们答案,这是一位父亲保护女儿的勇敢和坚毅,这更是一个军人保家卫国的决绝,千言万语汇成了梅生那句平静但却催人泪下的话语“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有了这种爱国心,有了这种信仰情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盛世中华! 

    除却爱国心,再称一称“精气神”,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幸福生活的不易。

中国经历太多苦难,但中国人始终未曾弯下自己的脊梁,这背后支撑我们负重前行的力量之一就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这种“精气神”在古代有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决心,在近代有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度量,在当代更有着“迎难而上”“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气魄。

在这种气魄的感召下我们涌现出了王进喜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有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长津湖》最后美军将领为什么由衷地说出了“一个拥有这样的精神的国家,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征服的”这句话!

正如一位网友在网上分享的他女儿对这部影片写的观后感一样:

一颗蛋,从外面被敲开,注定被吃掉。

但从里面啄开,没准儿是只鹰。

你们,

不怕、不惜、不顾生命,

我们,

不能、不会、不敢忘记。

感幸福来之不易,

致敬最可爱的人。

如果,

信仰是红色,

那一定是

用鲜血染成的!(责任编辑:乐水)

陈凯歌谈《长津湖》:哪怕再多的磨难,我们也要用胜利赢得尊重

日期:2021年10月07日 00:30:08

    国庆期间,电影《长津湖》热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感动无数国人。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影片监制、导演陈凯歌在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节选。

    经过几年的剧本准备、长时间的艰苦拍摄和繁重的后期工作,电影《长津湖》在国庆档上映了。《长津湖》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东线战场上,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克服缺衣、少食、极寒等难以想象的困难,不怕牺牲,英勇奋战,敢于胜利,重挫美军精锐的陆战第一师,改变了敌我之间的战略态势。长津湖战役以“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而彪炳于我军战史。

    我在创作《长津湖》的过程中,体会最深刻的就是——写戏要写人,写戏先写人。许多战争电影的成功都是因为写出了鲜活生动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就没有观众情感的寄托点;没有惹人喜爱的人物,就不能引起观众的关切和共鸣。只有人物成功了,才能带领观众走进战争,观众才会和银幕上的战士共情,在几个小时里同生死、共患难,心为他们痛,泪为他们流。《长津湖》也不例外,我们要让观众的情感体验建立在对人物的认同之上。

    首先,要拍出我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士气。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军队可谓举世闻名——英勇作战、以弱胜强的传统是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培育起来的。这支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这是我军特征的生动写照,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生动写照。长津湖战役的主要参战部队是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团,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和兄弟部队一起横扫华东、解放上海,是一支胜利之师,因此整体的精神面貌必须饱满。我们拍摄了九兵团行军和倾听司令员宋时轮动员讲话时的雄壮军威,为战争中的浴血奋战奠定了精神基础。

    其次,我们在每一个具体人物身上下功夫,写出他们的个性。不仅作为主角塑造的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俩性格突出,他们所在的七连其他将士,一个个或爽朗,或豪放,或冷静,或机智,笑口常开,勇敢善良。无论是家乡还是军列,车站还是战场,我们都试图在情节进展中给人物定调子,给群戏打基础,为每个人留下其后发展空间。两位编剧都为银幕上的人物再现,进行了充分的构思和准备工作。只有把人物写好,戏才能有底气。

    同时,为了表现领袖人物的重大决策,我们专门搭建了丰泽园、颐年堂等领袖人物举行会议的场景。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保家卫国”为号召,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得到全国人民的热切响应,这个事实,体现了领袖人物和人民所具有的共同意志。

    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们拍摄九兵团大军到达东北辑安车站准备入朝这场戏时,北京的气温突然降到了零下18摄氏度,是入冬后最冷的一天。伍千里、伍万里和所有扮演七连战士的演员们却兴高采烈,他们穿着和当年九兵团战士一样的薄薄夹衣,不畏严寒地拍摄了一整天,双手冻僵了,吐气成霜。他们说:“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才能拍出真实,我们现在终于明白志愿军战士们该有多冷了。我们才坚持了一整天,他们坚持的是整整一冬天!”

    在拍摄战斗场面时,扮演志愿军战士的演员们更是不畏艰难地努力入戏,他们顶着爆破炸点,冲破硝烟,在英勇奋战的志愿军精神鼓舞下,出色完成了拍摄任务。

    我也曾在少年时代入伍参军,在军队度过了5年青春时光,因此深知这支军队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从何而来。为正义而战、为和平而战是我们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根源。《长津湖》的拍摄,让我有了回到军队的感觉,像是又和战友们一起奋斗、一起喜悦,也一起悲壮——哪怕再多的磨难与牺牲,我们也要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