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到底哪国人?尼泊尔学者:是华夏人,印度脸皮厚不肯承认

发布于 2021-10-11 15:24

前言:

“能依佛教绵遗址,大胜焦家裕后昆”。佛教虽然不是我国的本土宗教,但是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自从它传入中国以来,信仰佛教的人特别多。传说中佛教的创立者叫做释迦牟尼,是世界宗教史上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菩提树下领悟教义,最终成佛的故事,也流传不止。不过有一个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那就是释迦牟尼究竟是哪一国人?

釋迦牟尼的诞生地

对于名人出生地的争执,从古代开始就是一直存在的,所以说我们无法确定释迦牟尼这个人到底存不存在,但是人们依旧还在争夺他的出生地。其中湖上最高的两个国家分别是印度和尼泊尔。如今印度所在的位置就是古代的天竺,所以印度方面也一直都认为,释迦牟尼是他们国家最伟大的神。然而经过许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后,确定了尼泊尔的蓝毗尼才是佛陀的诞生地,佛陀其实就是釋迦牟尼的别称,因此大部分的史学家都承认佛教其实是从尼泊尔开始诞生,并且向世界传播的。

其实不管说它是尼泊尔人还是印度人,都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他确实出生在蓝毗尼,正位于尼泊尔国境的西南位置,也是尼泊尔和印度相接壤的一个城市,光从地域方面来讲,释迦牟尼就是尼泊尔人。但是在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里,蓝毗尼还不属于尼泊尔的领土,而是属于印度的,当时这个国家有释迦族人统治,释迦牟尼就是族长的儿子,因为家境优越,他从小都过着富裕的生活。但是在他结过婚生了孩子之后的某一天,他突然有了要修行的打算,如果是从古代印度的区域范畴来看,释迦牟尼也能算是古代印度人。

新的说法

当名人的出生地和地域纠纷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到底应该如何下定论,其实人们也不好说。尽管释迦摩尼的出生地如今是在尼泊尔,但是从文化,身份等各方面来看,还是称呼他为印度人更合适,而且,如今的尼泊尔,当年也只是印度的一部分而已。

大部分人都接受释迦牟尼是印度人的设定,然而在近些年来,有一位叫做阿木汉松的尼泊尔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表示自己对于印度,尼泊尔和中国的历史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释迦摩尼应该是华夏族。而他的这种观点并不是随便说说的,他提出了不少的证据。首先他认为,当时的古印度并不能算是一个国家,只是因为类似的文化而被统称为古印度区域而已,和今天印度这个国家有着巨大的区别,所以不能直接把它定义为印度人,而且我们也不能因为它是从印度开始传教的,就直接把它定义为印度人,要分辨他的故乡,还是得看他的血统。

阿木汉松的证据

他在研究各个区域的历史时发现,在很早很早之前,尼泊尔地区其实也是被华夏人所统治的,而大部分尼泊尔人的祖先也是当年神农族的一个分支,他们在离开中原之后便向西行驶,最后迁移到了尼泊尔地区,所以说尼泊尔人和中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单单从人种方面来看的话,尼泊尔人算得上是华夏人种,而释迦牟尼也出生在此地,所以他应该也是神农族的后裔,也是华夏族的后裔,换种说法,那就是他很有可能是中国人。

不仅是在上古时期,在后来的历史中,尼泊尔曾经被归入中国的领土,就比如说在明清时期,中国的朝廷还专门派遣了军队来这里驻军,直到后来清朝国力逐渐衰弱,西方列强入侵亚洲,尼泊尔才脱离了中国的管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证据,那就是佛经中的记载,我们知道大部分的经书都是从印度或尼泊尔传过来的,是释迦摩尼及其他的徒弟与后人所写,中国本土自然也有一些自己创造的佛经,但是最经典的还是传进来的那一些,而在这些古老的佛经中,多多少少都记载着一些华夏文明。

他认为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发展如此迅速,也是因为在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说佛教是从印度诞生的,但是印度的主流社会却十分排斥佛教,尤其是在今天,我们几乎很难在印度见到佛教的影子。或许对于中国来说,佛教更像是本土宗教,而对于印度来说,它更像是外来文化。

正因如此,阿木汉松才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不管是从他的血统,还是他所流传下来的一些书籍,似乎都在说明釋迦牟尼是华夏族的人,他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印度人,只是因为他在印度悟出了佛教,并且在印度传教,这并不能说明他就是印度人,更何况在尼泊尔人们看到的釋迦牟尼像,也非常的像黄种人。

阿木尔汗的这个理论在被提出来之后,很多人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有些人觉得他说得有一定的道理,而有些人则觉得他完全就是在瞎扯,有一些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学者也同意他的说法。不过归根结底,不管是他提出的证据也好,还是他所下的定论也好,这些都只是简单的猜测罢了,没有史料证明,也没有关键性的证据,大家还是更愿意相信印度起源的学说,如果真的要证明阿木尔汗的理论,可能还需要收集更多的资料和证据,最终才能得出结果。

“老权有句堪佛教,谁为援毫刻翠屏”其实释迦牟尼到底是哪国人,到底是在哪里诞生的,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毕竟他之所以能够出名,能够被人们所熟知,还是因为他创建的佛教,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佛教对于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和我们国家的历史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