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文话题素材5—学者功利化、追逐风气
发布于 2021-10-11 17:39
学术与真理是真题考试中常考的一个主题。
2010年1月 追求真理与功利化
2012年1月 追逐风气
因此考生需要积累一些理论素材,记住一些分析角度,以此来应对这些话题的文章。
理论素材1:学者追求真理的意义
1.职业道德:学者的本职工作就是要追求真理。
学者作为一种职业,任何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发挥自己的能力,取得科研成果。
2.促进学科发展:学者的学术研究可以促进学科发展。
学者追求真理,可以让学科知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扩宽了学科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有利于整个学科、整个学术界的。
3.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是学者追求真理的终极意义。
学者对于真理的追求,最终的目的就是以获得的真理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让人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通过自己的知识来更好地认识世界,从而利用学到的知识来改造世界,但是这种改造世界应该是遵循规律的情况下。
理论素材2: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
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其实就是对学者追求真理的破坏,所以也可以从三个角度来书写:
1.让学者丧失职业道德。
不但产生了学术造假、抄袭剽窃、沽名钓誉等现象,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会严重影响学者对本学科的钻研,使其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做研究。
2.延缓了学科的发展。
学术不端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学者对本学科的钻研,并且还会导致对其他学者的不公平,最终可能导致延缓学科的发展,让人们丧失对学者的信任。
3.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科学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对社会的影响上来,因此一旦学者因为学术不端行为而导致了学术界的不公平,影响学科发展,最终一定会反映到对社会的发展上来。好的学术氛围会促进社会发展,不好的学术氛围会阻碍社会进步。
理论素材3:学术不端的原因:
1.自身追求真理的理念不够坚定,急功近利。
对于学者来讲,自身对于追求真理的理念不够坚定,导致其看到别的学者在获得一定的名和利之后,内心产生了动摇,甚至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态。于是,可能就弃追求真理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意义于不顾,开始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来达到其对功利的追求。
2.外界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不科学、不完善。
由于外界对于学术界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基本上都是以出成果的多少来作为参考,因此导致了一些容易出成果的学科获得大量的学术资源和资金,从而对学者研究学科的选择产生了一种引导作用。同时,不易出成果的学科由于缺少学术资源和资金,不仅科学研究很难进行下去,甚至相关学者的生活保障可能也会受到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学者功利化现象的出现。
3.违规成本太低。
学术不端行为所带来的名与利是巨大的,不仅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且还可以满足自己对钱财的实际需要。但是,一旦学术不端行为被揭发,其所要承受的惩罚却是很低的,导致付出与收益并不对等,因此很多学者在巨大的利益引诱面前,很容易就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
理论素材4:如何解决学术不端行为
1.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
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大违规成本,使学者通过衡量学术不端行为的利弊之后,发现弊大于利,从而达到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
2.政府要做好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
一方面,在教育上应该从小抓起,使学者遵纪守法,“追求真理,避免功利化”的思想根深蒂固。政府也要对于一些积极追求真理,献身真理的学者给予一定资金福利,可以让他们一心搞研究。另一方面,让公民去监督和举报不法学者的不良行为,让这种不良风气无处可逃。
3.完善衡量和评价体系。
改变“以成果论英雄”的评价标准,将成果的难度和时间等因素纳入评价体系中去,做到评价得更科学、更合理。这样,可以让学者潜心研究,不会因为短期内是否出成果而影响学术资源和资金的倾斜。
模拟题:
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2019年2月7日,翟天临被一篇微博指出其论文造假,进而引发了网友对其学术打假,最后其学术造假行为被证实。后来,翟天临的学位被追回,也被演艺圈封杀。对于此事,有人认为翟天临是咎由自取,学术造假行为是对学术界的伤害,更是对其他学子的不公平。也有人认为,翟天临作为一个演技很不错的演员,其学术水平能力并不是最主要的,应该适当宽恕。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