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解读丨游泳入中考?来看看贵州会怎么做
发布于 2021-10-11 17:35
2021年1月,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易敏提出“关于将游泳技能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建议”。
2021年10月8日,省人大针对此建议作出答复。
来自“贵州人大网”
近日,贵州人大网发布了一系列贵州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议案的答复,省内各主管部门针对不同行业的议案给出了近期的工作情况与应对措施。
其中,省教育厅针对82号议案的答复明确表明:今年将修订中考体育方案,新的体育考试方案将游泳列入学生自选项目。
自选项目内容为:让学生任选泳姿完成50米和200米游泳,考核其速度和有氧耐力素质,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推动普及游泳。
这也意味着贵州新中考将有重大变化。
以贵阳市为例,2021年作为中考改革的第一年,体育考试已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行“一年一考”。
考试内容为“1+N”。
“1”是指三个年级都考的项目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N”为其他考试项目(七年级跳绳,八年级足球、篮球、排球三选一,九年级立定跳远)
贵阳市中考改革体育科目示例
将游泳加入体育自选项目中,虽然看起来只是增加了选项而已,因为现在只有少数地区将游泳纳入了中考的选考,但是像贵州这样整个省都纳入中考还是十分少见。
2020年起,云南省中考体育分值从过去的50分提升为100分,成为第四大主科,增加游泳选项;
2021年福建漳州中考项目中,必考类项目为长跑和游泳(二选一);
2022年起,湖南省长沙市城区学校体育中考增加了200米游泳等考试选项;
2022年起,广东省湛江市10个县(市、区)将100米游泳列为中考体育必考选项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文件
云南和湖南为贵州省邻省,都已将游泳加入中考体育科目。
尤其是云南省,不仅是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还将体育分值提高至100分,成为名副其实的“第四大主科”。
虽然教育部未统一要求将游泳加入中考,但各省份地区都有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将游泳作为体育科目考核项目。
这不仅是在响应国家号召的“美育进中考”指导方向,在更综合型的考核方式上探索,也为考生们提供了更多的项目选择,打破了中长跑考核的局限性。
800米和1000米考试是很多学生的满分障碍
考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中长跑或者游泳两个必考选项里选择其中一个项目进行考试,这样既能达到引导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又可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开展学生游泳教育的重要意义和育人功能。
现在来看,贵州中考加入游泳项目势在必行。
喜爱和擅长此运动的学生有优势了,可提前了解相关政策,准备应对考试。
从没接触过游泳的学生也无需慌乱,相比于中长跑的体耐力要求,游泳更注重的是身体的协调性,并且改革初期达标的标准不会过高。
通过其他地区近年来的游泳考试数据来看,选择游泳项目比选择中长跑更具优势,达满分的比例更高。
并且实行“校内先测、择优报考”的原则,让考生们在备考期间选择较为合适的体育考试项目,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贵州省教育厅答复内容
一、将游泳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困难重重
每年夏季全国各地因溺水造成儿童意外死亡人数多达2万名,数量令人触目惊心。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我们非常赞同您提出的学会游泳是预防溺水的有效手段,要让游泳成为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生活技能的观点。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二项运动技能。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化学校担负主体责任实施校内运动干预,必须建立家庭负主体责任的学生运动能力提升“第二战场”,必须建立内容丰富、方法科学、形式有趣、锻炼有效的体育课程资源库,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但是受学校游泳池严重匮乏等客观条件制约,中小学校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以及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界定不清晰等问题,现阶段学校体育课程难以做到让学生自主选择多样化运动项目学习,中小学校开展游泳运动困难重重,普及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将游泳纳入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破解困局
熟练掌握游泳技能需要长时间的专业性学习,在有限的体育课时间里是学不会游泳技能的。体育课程改革要转变发展思路,体育教学应转向“个性化、可选择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能力,运动技能习得要围绕“教会(学会)”“勤练”“常赛”的模式进行,建立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打通的一体化行动方案。为积极推动游泳运动在中小学校普及,省教育厅、省体育局于今年6月联合举办2021年全省中小学生游泳比赛暨全省游泳锦标赛达标赛,通过搭建省级竞赛平台,强化竞赛“杠杆作用”促进学生掌握游泳技能。今年省教育厅还将修订中考体育方案,新的体育考试方案将游泳列入学生自选项目,让学生任选泳姿完成50米和200米游泳,考核其速度和有氧耐力素质,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推动普及游泳。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普及游泳。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