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补书,书可春——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成果展
发布于 2021-10-12 09:39
中华5000年文明源远流长,在这长河中,古籍作为其中的一个历史文化赖以生存,自古人食五谷会生病,因此人需要医生,而古籍在流通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因此“古籍修复”就应运而生了,古籍修复是一项汇集技术性和艺术性的手工操作技艺,这不,古籍修复技艺竞赛于2020年9月1日在国家图书馆得以展示,使人们能够全方位的看到“古籍的死而复生”。
古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也是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门径。然而由于纸张本身不易保存的特性,以及千百年来无法预知的自然、人为灾祸,古籍文献在流传过程中通常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出现酸化、老化、霉蚀、粘连、虫蛀、鼠啮、絮化、撕裂、缺损、烬毁、线断等现象。
正德三年进士登科录
安徽省图书馆 臧春华修复
进士登科录是研究进士出身及科举制度的第一手资料。此本为明正德刻本,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国仅存两部。该书多致书叶脏污,缺失、残破、顺序颠倒者有之;书口全部开裂;护叶残缺;书皮受损;天头被切;装帧形式被改变,且有受潮、水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通过分解书册和比对国家图书馆所藏全本,采取清流,增补书叶,修补书皮,接补天头,改装书册,残片修复及保护等方式进行修复,为同行提供了借鉴参考样例。
百花诗不分卷附和十二咏诗
安徽省图书馆 耿宁修复
清雍正元年(1723)婺源汪高骥抄本,含《百花诗不分卷附和十二咏诗》《一木堂诗尘二卷附诗规提要》,是珍贵的徽州文献。原书用旧报纸包裹,前后书皮污损,褶皱较严重,且没有扣边,护叶缺失,书芯虫蛀严重,罕见竹签毛装岌岌可危。修复书皮的同时,采用纸浆补书机和手工修补相结合的方式,细致拼接书叶碎片。在还原其独特的装帧形式时,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
五车韵瑞
中山大学图书馆 张亮修复
明刻本,共16册。缺封面﹑护叶,每册之间仅用纸条隔开。有字根,但由于老化焦脆严重,字迹模糊。有前人修复痕迹。此次为最后三册合计475叶的修复工作。书叶纸张老化焦脆,四边焦脆尤为明显,天头地脚缺损,书口断裂。书叶有虫蛀缺损,书口和地脚、书芯近书脑处较严重。修复前,对印迹做洇染测试。为减少书叶翻动,防止二次伤害,不集中标记页码,每修复一叶标注当前叶页码。中间书叶纸张强度稍好,使用纸浆补书机修复。手工修复时,浆水量适中,笔尖稍微直立,轻刷书叶,避免造成新的撕裂。
古籍修复基本原则与技法: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图书馆在修复敦煌遗书的过程中,结合我国传统古籍修复经验和现代科学文物保护理念,就开创性提出了古籍修复的四项原则:可逆性原则、最小干预原则、可识别性原则、整旧如旧原则。
1、影像记录
2、数据监测
3、拆解
4、揭除
5、去污
6、溜书口
7、补破
8、拆页
9、剪齐
10、锤书
11、装帧复原
清閟阁全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穆笛修复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刻本。书叶为竹纸,主要破损类型为虫蛀,蛀洞形状细长、分布密集,呈贯穿式蛀透全书,破损面积约占书叶面积的30%至40%。原书为四眼装订,装订线已散佚,依靠纸钉连接。每张书叶夹有衬叶,地脚有字根,基本清晰完整。由于该书的破损程度尚未达到使用整托法的级别,且修复时间正值一月,是广东气候潮湿时节,书叶不宜大量湿水,否则会增加霉变风险,遂采用整旧如旧、最小干预,手工补洞法进行修复。
檀弓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彭道友修复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闵氏刻朱墨套印本,此书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原书四眼线装,断线,书衣脱落、无书根,有新蛀孔洞,主要集中在天头、地脚、书脑处,书口断开兼有卷曲痕迹,且有被修复的痕迹。以传统手工修复技术为基础,对虫蛀孔洞采取手工补洞方式完成;对断口及脆化的部位,用相应的皮类纸进行粘口及平贴加固,对之前的修复部位进行二次揭开并进行修复,对搭缝进行精细处理,力争在现有条件下适度修复,不做超前修复,为后人再次修复留有余地。
焦氏笔乘六卷续集八卷
南京图书馆 吴睿修复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谢与栋刻本。本书的主要问题是虫蛀,而且每叶书叶都有很多小的虫蛇、沙眼,且有前人修复的痕迹。本书为善本,修复前在做好前期的检测详细的记录之后制定初步修复方案。修复过程主要分为拆分书叶、除尘,补纸、修复虫蛀、还原成册等步骤。每一步都根据书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精细处理。反复对光确认没有遗漏后,才会喷水、晾干、倒叶、压平。齐栏是还原成册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因本部书中有三册书有书根字,在齐栏的时候要考虑保存这方面的文物信息,保证书根字和书口都能够恢复原来的位置,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后期运用原书眼对书籍进行整理装订,使用经红茶染色的丝线进行装订。
古籍修复的工具、材料的介绍
浆糊制作
经长期实践经验证明,从粘合力、干燥后硬度、防腐性能、可逆性等方面评估,小麦淀粉浆糊目前是用于修复古籍的最佳粘结剂材料。小麦淀粉浆糊的制作流程包括:1、除面筋:把小麦面粉用水和成面块后,在适量的水里一直洗揉,直至面块只剩下面筋,取出面筋,把洗出的面汤静置沉淀去水,晾干打粉备用。2、浆糊的冲制:先以凉水将淀粉调成粘稠的糊状,然后用开水冲调,边冲开水边搅拌,直到浆糊出现凝固,继续搅拌至浆糊呈现透明状。3、浆糊的调兑:浆糊使用前,需根据不同的修补部位及古籍纸张状况,以冷水对浓稠的浆糊进行适当的稀释。
修复工具:
尺子、棕刷、剪刀、修复专用水笔、针锤、毛笔、软毛刷、浆糊碗、压书石、锥子、线、镊子、喷壶、锤子
修复材料:
修复用纸:
宣纸(单宣、棉连、扎花等)
皮纸(构皮、桑皮、马尼拉麻、高丽纸等)
竹纸
书皮纸(棕色书皮纸、瓷青色书皮纸、粉蜡笺书皮纸)
吸水纸(用于修复时与压平时,吸去多余水分,一般选用吸水性较好的草纸或木浆纸)
传统丝织品:锦、线子、绢
修复用粘合剂:小麦淀粉
染料:植物染料(橡碗子、茶叶、发色中药材等)国画色片料
人生病了需要医生,古籍生病了同样需要古籍修复师,对于小编来说,古籍修复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才能做好这件事情,小编还是学生时也学习过这门课程,可惜不是这块料,回过头来再看古籍修复这门技术,确实特别的有意思,各位朋友喜欢的话,就试着来做一做吧,先从缝好一个本子开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