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写作高分素材:范文Day15

发布于 2021-10-12 12:03


高分写作——范文

1

教育理论


人是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与归宿,正如教育家顾明远所言,信息技术时代的变革给教育环境、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模式、师生关系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但学校及其教师不会消亡,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未来的教育发展,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中的主导地位,自觉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让每位学生发现自己。教师要在未来的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分析材料,结合报考岗位,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教育写作结构思路

以“新时代教师角色如何转变”为例:

1.新旧师生关系的对比。

2.新时代教师角色应朝哪些方面转变。

3.角色转变对教师的意义,号召广大教师要积极改变,顺应时代。

(二)佳作示范及点评


01

新时代教师角色如何转变

长久以来,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都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权威,他们全权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把控着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学内容全凭个人制定,而学生只是一个服从者、执行者,完全被“格式化”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改革、新课改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广,教师的角色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在教师角色重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清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重新审视教师的角色定位。

从“教书匠”向“专家学者”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的视野也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在知识快速更新、学生个性突显的当下,教师这种画地为牢的状态显然已经落伍。因此,教师应该突破学科壁垒,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涵养,唯有如此,才能带得动课堂,教得了学生。

从“主宰者”向“主导者”转变。以往的教学中,以教师为本的现象太过泛滥,太过严重,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教师说的全部都是对的,教师让做什么学生就得无条件去做,完全是“一人主宰全世界”。新时代下,我们应摒弃这种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要时,教师要适当指导,不致学生走偏、走歪。

从“传道授业解惑”者向“学习伙伴”转变。传统的教师形象都是威严地站立在三尺讲台,高高在上,与学生之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但新时代的教师需要把这种距离缩短了,要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和蔼可亲,与学生平等对话;要走入学生群体,做他们最可亲的大朋友;要嘘寒问暖,在学生困难时伸出双手。当下的教师要降低身段,做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促进者,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信息技术的变革、新课改的实行,为教育行业带来了转变的机遇,也为教师角色的转变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广大教师要借着这股东风,将自己的形象由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主导,将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教、学生学转向师生互教互学,与学生形成一个完美的“学习共同体”,从根本上实现自己的华丽大变身。

专家点评:

整篇文章中心突出,逻辑严谨,作者先对新旧师生关系作出对比,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接着层层论证,说明当前教师角色转变的方向,最后发出呼吁,让广大教师及时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做出改变。全文行文流畅,语言简洁精练,足见作者极强的表达能力和深厚的写作功底。

02

以生为本应为教师的内在自觉

有这样一组教学实例:

一语文老师正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老师不紧不慢地先介绍作者,然后讲解生字词,接着领读全文,给大家分析课文大意。全程除点名让一两个学生朗读课文外,没有其他互动。结果,课程只进行了十几分钟,已有大半学生昏昏欲睡……

另一语文老师同样在教授学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他带领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了解了作者,掌握了重点生字词,领悟了文章的中心内容,接着他让每个学习小组抽出代表,让他们尽可能想象文章中的角色,然后进行情景剧排演。一整节课下来,学生们兴致勃勃,不仅学到了基本的知识,还提升了沟通表达能力,直到下课,学生们还意犹未尽。

我们不禁思考,同样是语文老师,讲解同一篇语文课文,收获的课堂效果为何全然不同呢?也许有人要将原因归于老师的教学素养不同,又或者是前一个老师古板,后一个老师活泼,但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源。根本原因在于是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课堂情景教学,如今的师生关系,甚至是整个教育事业,都普遍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作为老师,应深刻反思,努力改进。

以生为本,就要更加重视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或教学结果固然重要,但不能只单单为了追求更高的教学目的或更好的教学结果,而对学生生硬地灌输,完全由教师一人说了算。教师应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进行,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把课堂搞活。

以生为本,就要更加注重教学互动。教师要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只有实现教学互动的良性循环,教学活动才能正常展开,并收获师生共赢的好结果。

当代教育中,教师要切实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真正的学习主体在于学生,只有认清这一点,教师才能更好地成为教师,学生才能更好地成为学生。

专家点评:

1.角度新颖,观点明确。作者以一组小小的课堂教学情境作对比,从中总结出不同的原因,进而提出“以生为本”的中心论点,颇有新意和想法。

2.以小见大,文采飞扬。作者以教学实例引申出“以生为本”的深刻理论,体现出作者善于从微小的事件中提炼出宏观大义,有一双见微知著的眼睛。作者运用对比、排比等手法,层层深入,逐一论述,使文章显得又有文采又有深度。

【干货】写作高分素材:范文 Day9
【干货】写作高分素材:人物素材 Day10
【干货】写作高分素材:金句 Day11
【干货】写作高分素材:范文 Day12
【干货】写作高分素材:人物Day13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