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领域,滨州做到了“全国之最”“全省第一”

发布于 2021-10-12 12:12

2021

10 /11

10月11日,“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新闻发布会滨州专场在济南举行。现场,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宋永祥介绍了滨州的情况。他说:现在的滨州,经济稳健向好的“形”和高质量发展的“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已经迈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宋永祥向国家、省级媒体推荐滨州:“滨州的色彩,让人陶醉;滨州的味道,让人回味;滨州的温度,让人舒适。”

在现场采访的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也从宋永祥市长的发言辞中,听到了近年滨州在全省、全国创造的“滨州之最”。


滨州向海而生,
在渤海湾拥有1896平方公里海域,
126公里海岸线,130余万亩沿海滩涂,
渤海湾最大的凝析气田—渤中19-6项目
已经进入实质实施阶段。

同时,不断放大“虾贝虫藻鱼”特色优势,
向海洋要质量、要效益、要增长,
海洋食品、海洋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滨州是山东对虾的主产区,
大家平时吃到的山东对虾,
每两个就有一个产自滨州。

滨州不仅有自然奇观
贝壳堤岛、国家级森林公园鹤伴山,
还是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是一个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的好地方。

滨州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孙子、董永、范仲淹、
杜受田、梁漱溟等名家名师
都曾在这里长期生活工作成长,
拥有吕剧、剪纸等9个国家级、
35个省级非遗项目,
魏氏庄园、龙华寺遗址等5处国家级、
49处省级文保单位。

近几年,特别是去年疫情以来,
滨州有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增速
都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比如,工业技改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利润总额等指标增速
均位列全省前两位。

去年,滨州五大优势产业集群

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

食品加工、畜牧水产,

营收已超过1万亿元,达到了10234亿元。

果糖和金属板材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粮食、肉牛加工量居全国第一位。

绳网和厨具市场份额位居全国第一位。

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达到7406亿元,列全省第四位。

滨州的支柱产业,

与大家的吃穿住用行都息息相关。

比如,大家常吃的面条、牛肉,

做衣服的纱、布,厨房的厨具,

汽车的轮毂,手机的外壳等等,

很多都产自滨州。

强产业孕育出一批强企业,

在最近公布的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中,

我们滨州有9家企业上榜,

资产总额在全省是最多的,达到了4423亿元,

其中,魏桥创业集团营收总额持续稳居第一位。

在去年全省科技领域考核中,我们四项指标,比如,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成交额这三项都列全省第一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列全省第四位,科创领域总成绩列全省第一位。
滨州是全省唯一、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这是我们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金字招牌”。
2020年,滨州出台了全国首部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地方性法规,在全省率先攻克电子材料合法化、电子印章等4项关键技术,“一网通办”走在全省前列,打造形成了一流的“滨周到”服务品牌。
“十三五”时期,我们民生支出1462亿元、年均增长7.5%,就业、医保、社保都进入了全省第一方阵。

滨州实施了“全科大网格”治理效能提升工程,

网格化管理服务到边到底;

信访工作在全省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列第一位;

群众“治安环境”满意度也是位列全省第一位。

你的,我都喜欢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